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今日当精进 >> 《入行论广释》1课 * 小测 返回

《入行论广释》1课 * 小测



1

《入菩萨行论·善说海》的作者是?(单选)

A. 索达吉堪布;

B. 无著菩萨;

C. 观音菩萨;

D. 文殊菩萨。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

【解析:主要考察《入菩萨行论·善说海》的作者姓名:无著菩萨。】






2

上师之所以要传讲《入菩萨行论·善说海》,是因为?(多选)

A. 作为修行人,我们除了学习甚深的中观、因明等知识,也要学习《入菩萨行论·善说海》这种有关修行的法门;

B.《入菩萨行论·善说海》学习难度不大;

C. 希望每个人都能从内心真正生起菩提心;

D. 为了圆满法王如意宝未竟的誓愿。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CD

【解析:上师在正式传讲《入菩萨行论·善说海》之前,讲到:“我们不仅要学习非常甚深的中观、俱舍、因明等知识……同时,我们也要学习有关修行的法门(A)”。“由于以前在上师(法王如意宝)面前得过清净的传承,也为了圆满上师(法王如意宝)未竟的誓愿(D)”。“通过这次的学习,希望大家能从内心真正生起菩提心(C)”。】






3

上师对学习《入菩萨行论·善说海》的学员提出的要求包括?(多选)

A. 如果智慧等各方面不错,则要参加课程考试;

B. 不能参加课程考试的老年人,则要每天念诵一些咒语或佛号来代替考试;

C. 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中途退出课程学习;

D. 如果既不能参加考试,也不能念诵咒语、佛号,至少也要圆满该课程的所有传承。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D

【解析:上师在正式传讲《入菩萨行论·善说海》之前,讲到对学员的要求时,说:“我对大家没什么特别要求,只是希望凡是听闻本论的人,最好有一种压力:智慧等方面不错的佛友应该参加我们的考试(A);实在不能参加的老年人,每天最好念一些咒语或佛号来代替(B);假如这两个都做不到,那至少也要圆满这个法的所有传承(D)”。】






4

学习《入菩萨行论·善说海》条件包括?(多选)

A. 如果智慧等各方面不错,则要参加课程考试对大乘佛法有信心;

B. 对利他的善举有兴趣;

C. 受过灌顶才能听闻学习;

D. 只有出家僧众才能学习。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

【解析:上师在介绍学习《入菩萨行论·善说海》的条件要求时,说:“因为它(指《入菩萨行论·善说海》)属于显宗法,所以也不需要灌顶,只要对大乘佛法有信心(A)、对利他的善举有兴趣(B),谁都可以加入听受的行列”。】






5

上师之所以开许通过网络、光盘等方式传播《入菩萨行论·善说海》,是因为?(多选)

A. 利用网络、光盘等方式传法的成本低廉;

B. 利用网络、光盘等方式传法的效果最好;

C. 为了让大家得到与现场听闻佛法同样的传承、加持;

D.《入菩萨行论》的所化众生本来就非常广,对象没有限制。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D

【解析:上师在介绍传讲《入菩萨行论·善说海》的传法方式时,说:“我们这次的学习与往常不同,在传统讲经说法的基础上,特意开许了一些现代科技的传播媒体,主要是因为现在很多大城市里的人,虽然对佛教很有信心、非常虔诚,但一辈子中不一定有机会来到学员或去寺院听一个完成的传承,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佛法,所以这次我特意开许,通过网络、光盘、磁带等方式来传播《入菩萨行论》。同时,祈请诸佛菩萨加持,我们现场所得到的传承、加持、悉地等,能够令大家都获得(C)”。上师还说,《入菩萨行论》的所化众生本来就非常广,对象没有限制(D)。】






6

从以下哪些方面,可以推知《入菩萨行论》在印度、藏地颇受重视?(多选)

A. 在过去的印度,一部论典安全、只有通过所有高僧大德的共同商量、审核,认为该论典能够利益众生,才能公开出版,而关于《入菩萨行论》的注疏数量就有108个;

B.《入菩萨行论》是藏传佛教的千经万论中,唯一一部所有教派、寺院共同认可的、必须要学的论典;

C.《入菩萨行论》是无著菩萨的著作;

D. 印度的主要论师和藏传佛教任何一个教派、高僧大德,在撰著大乘论点时,几乎都要引用《入菩萨行论》的教证。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D

【解析:上师在介绍传讲《入菩萨行论·善说海》的重要性时,说:“以前印度的造论规矩相当严格,一般的论典不能公开出版,只有通过所有高僧大德的共同商量、审核,认为这部论典能够真正有利于众生,才有“出版权”,故从108个注疏就能推知,印度对《入菩萨行论》是非常的重视(A)。”“不管是格鲁派、噶举派、萨迦派,还是宁玛派,每个寺院共同认可、必须要学的一部论典就是《入菩萨行论》(B)。”“印度最主要的几位论师,如普明论师、贤德巴的教言,基本上都已引用了。……藏传佛教任何一个教派、任何一个高僧大德,在撰著大乘论典时,几乎都要引用《入菩萨行论》的教证(D)。”。】






7

通过了知作者的功德,可以让我们?(多选)

A. 对作者生起无伪的信心;

B. 对作者产生个人崇拜;

C. 依靠对圣者的真实信心而生起菩提心;

D. 如果既不能参加考试,也不能念诵咒语、佛号,至少也要圆满该课程的所有传承具有向其他人炫耀的资本。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C

【解析:上师在介绍《入菩萨行论·善说海》的作者无著菩萨时,说:“一方面可使我们对作者生起无伪的信心(A);另一方面,依靠这种对圣者的真实信心,我们相续中的菩提心也很容易生起来(C)。”。】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