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开示】以藏地的糌粑来阐明行苦的道理
殊
胜
日
本日藏历火鸡年十月十九,阳历12月7日。飞幡日(不适宜挂经幡)。大雪
下面就藏地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糌粑,华智仁波切再作一番剖析,以阐明行苦的道理:
糌粑,是青稞炒熟之后再磨成的粉,为藏族人数千年来的主食,就像汉地的面食、米饭一样。青稞一般生长在海拔3200米至3800米之间,3200米以下或3800米以上,都不会生长——我们学院就是3800米以上,坛城刚好是4000米,所以这里基本不长青稞,即使有人种一点,也长得不饱满。
历代许多高僧大德,对糌粑的赞叹非常多。譬如,金厄瓦格西说过:“修行人唯一不可缺少的殊胜食物,就是糌粑。”有人曾问一位著名的医生:“世上能治疗百病的灵丹妙药是什么?”他回答:“是糌粑。”有些大德也赞叹道:“食用糌粑,可祛除身体里的风寒,增长智慧。”而且历史中记载,糌粑是观音菩萨特意加持并赐给藏地的食物,谁若食用,相续中就能生起大悲心。
在藏地,从没有听说谁因吃糌粑中毒了,或者医生不让病人吃糌粑。一个人即使病得再厉害,其他食物都无法下咽(如患了食道癌),糌粑还是可以食用。甚至有些专家发现,糌粑对人体健康、寿命延长,有不共的功效。最近有学者研究后宣称:“在一百万人当中,能活到一百岁的,只占百分之六点几。但是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百岁老人却非常之多,他们延年益寿的主要原因,与常吃青稞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与肉类、鱼类相比,糌粑绝对称得上是“清净食物”。但此处为了阐明行苦的道理,华智仁波切告诉我们:糌粑的背后也有很多罪业。
他是怎么讲的呢?糌粑的来源是青稞,青稞在最初耕耘时,地上所有的虫被活活埋到地下,地下所有的虫又被翻至地面上,耕牛不论走到哪里,随之而来的乌鸦、鸟雀,都会跟在后面不停啄食着小虫。当灌溉田地时,水里的含生会干涸而死,旱地上的含生则溺水而亡。到播种、收割、舂磨等时,所杀的含生也不可胜数。想到这些,我们吃糌粑就如同在吃虫蝇粉末一样。
或许有人认为:“既然吃糌粑如同吃虫,那吃素和吃荤就没什么分别了。”这种想法不合理。此处所说的“一样”,是让我们认识到糌粑的背后有许多罪业,并不是说吃一碗糌粑和吃一碗虫真的完全相同。措智仁波切也讲过:“吃虫跟吃糌粑有很大区别。吃了糌粑以后,可令修行人身体健康、长久住世,行持许多善法。而他身体好的话,体内两万一千条虫也会健康,不会死去。虽说种植青稞时难免会杀生,但这些众生即使没有被杀,到了秋冬季也会冻死。所以,只要不是故意杀虫,过失不会有那么大。”当然小的过失还是会有,所以,大家平时享用食物时,应回向与之相关的所有众生离苦得乐,这样的话,功德会远远胜于过失。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看看功大还是过大。倘若盲目地认为不能吃糌粑、不能喝茶、不能吃酥油,一直等着饿死,那过失会更大。佛陀在任何经中都没有说,所有修行人一定要等死。华智仁波切之所以讲食物的过失,也主要是为了提醒我们:修行要以正知正念来摄持,否则,到时候会偿还很多债务。
又有人想:“既然糌粑、茶叶都有过失,那被称为三白三甜 的酥油、牛奶等,应该是无罪清净的食物吧?”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为了获得这些东西,大多数小羊羔和牛犊都会被杀,即使是未被杀的,也很难吃到一口甘甜的母乳。主人用绳子将它们拴在桩子上,行走时两个牛犊互相连在一起,吃一口奶的权利也被剥夺了,而主人则从牛奶中提炼出酥油。(藏地大德对酥油的功德也讲得特别多,但今天不讲了。因为最近酥油卖得比较贵,若讲得太多了,你们想买又没钱,可能会有点伤心!)
本来,母亲身体的精华,是孩子生命的源泉,但牛奶被夺走以后,牛犊会处于不死不活的地步——这些道理,当过牧民的人完全明白,而生长在汉地的道友,不一定特别清楚。其实在藏地有些地方,人们的行为极其恶劣,小牛刚生下来就被杀掉,如此主人在整个夏天中,就可以不断地取用牛奶。有些牛犊即使没被杀,也喝不到一口母亲的乳汁,这种遭遇,与人类的境况对比,真的相当可怜。而只有极少数信仰因果的牧民,在得到牛奶的同时不会伤害小牛,做任何事都能掌握分寸,这样他们生活上也没有太大罪过。就像汉地的一些农民,从来不去偷盗,也不故意杀生,完全靠自己的勤劳种庄稼,那他所享用的粮食,可以说是无罪的。就算有一些罪业,只要念些心咒作回向,即可得以清净。
总之,现在认为幸福的所有事物,包括口中吃的、身上穿的,一切财物、食品、受用,都唯一是通过造罪业才得来的。且不说无恶不作的有些行为,就算是看似清净的生活,阿罗汉等圣者去观察时,也直接、间接与罪业有密切关系。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根深蒂固,仅仅只听一两句佛法,不可能那么容易对治它。修行应该是有生之年,如果没有这样坚持不懈,依靠不断如理思维来调心,习气不可能被断除。
——索达吉堪布
本月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