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每日一颂】《四百论》 第五品 返回

【每日一颂】《四百论》 第五品

知幻园 2024-01-05



中观四百论广释

句义明镜论








此《中观四百论广释》分三: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五品 明菩萨行品




戊一、正说菩萨行

己一、明所得佛果的殊胜

庚一、佛陀所作的事业殊胜:



诸佛所动作,都非无因缘,

乃至出入息,亦为利有情。



庚二、佛果殊胜:



犹如死主声,世间皆生畏,

如是遍智声,死主亦生畏。



庚三、十四无记不能成立佛非遍智的理由:



佛知作不作,应说不应说,

以是何因说,遍智非遍智。



己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

庚一、修学菩萨行的等起发心殊胜

辛一、三业中以意业为主:


除心则行等,不见有福等,

是故诸业中,唯意为主要。



辛二、意乐善则一切成善法:


菩萨由意乐,若善若不善,

一切成妙善,以意自在故。



庚二、发菩提心的福德

辛一、最初发胜义菩提心的福德:



菩萨初发心,胜过大地上,

一切众生类,转轮王福德。



辛二、教他发菩提心的福德:


若有建宝塔,高与世间等,

调伏使发心,说福胜于彼。



庚三、修学菩萨行之规则

辛一、利他的身语行为:


师长欲利他,应承事弟子,

因彼不知利,故名为弟子。



辛二、意乐之差别


壬一、对不知罪的补特伽罗应悲愍之喻:


如鬼执虽嗔,医者不生恼,

能仁观烦恼,非惑系众生。



壬二、教导弟子的次第:


随彼何所喜,先应观彼法,

倘若已失坏,都非正法器。



壬三、对烦恼炽盛者尤应悲愍:


如母于病儿,特别觉痛爱,

如是诸菩萨,特意愍恶者。



壬四、随顺根器意乐而作利他之理:


或作彼弟子,或作彼师长,

以种种方便,令有情通达。



壬五、悲力增盛所得之果


癸一、悲力增盛而不受教益者少:


如善巧良医,少有不治症;

获巧力菩萨,非所化甚少。



癸二、观察利他不作策励的过患:


若菩萨境中,有由未策励,

堕落于恶趣,是智者所呵。



辛三、悲心微弱之过患:


若于他苦迫,不欲赞悲愍,

如何于无怙,能哀愍行施。



辛四、不信菩萨的过患和应修信心的理由


壬一、不信菩萨的过患:


若有为利他,久住于世间,

间住尚有损,况真心起嗔。



壬二、应修信心的理由

 

癸一、于行难行应修信心:


若一切生中,常具足五通,

于劣现劣身,此乃最难行。



癸二、思维菩萨无量功德而修信心:


方便诸时中,久远所集福,

如来说彼量,尚非遍智境。



辛五、能究竟圆满菩萨行的理由


壬一、欣乐布施之理由:


施声能显示,死法及余有,

是故于菩萨,施声恒优美。



壬二、呵责卑劣施之理由:


若谓今行施,当感大果报,

为取而舍施,如商贾应呵。



壬三、能修一切行之理由:


若昔所作恶,有亦成非有,

彼具善业者,无有不能办。



壬四、不希求独自寂静安乐之理由:


大势心意者,此间亦无损,

故彼视三有,涅槃无差别。



壬五、能得殊胜身之理由:


若谁一切时,从心自在生,

何因彼不成,一切世间主。



己三、成立佛果是遍智的理由:


世间亦现见,从胜出最胜,

故不思议力,应知亦定有。



己四、劣慧小乘怖畏大乘的原因:


如是甚深法,愚夫生恐惧,

如是劣根者,怖最稀有法。




〖第五品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