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为什么一定要说后世不存在呢?——《中观庄严论解说》65(视频音频讲记)
讲记视频
中观庄严论解说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仁波切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科判
⬛ 甲一、所说支分
⬛ 甲二、所说论义
🔘 乙一、真实分析所说论义
🔷 丙一、名义
🔷 丙二、译礼
🔷 丙三、论义
🔴 丁一、抉择所知二谛之义
🔶 戊一、认清二谛之理
✴ 己一、宣说胜义中万法不存在
💠 庚一、立根本因
🔹辛一、真实立根本因
🔹辛二、旁述
▪ 壬一、分析有法
▪ 壬二、分析真因
🔺 癸一、分析是应成因抑或自续因
🔺 癸二、分析是证成义理因抑或证成名言因
🔺 癸三、分析是无遮抑或非遮
▪ 壬三、阐明喻理
💠 庚二、建其理
🔹辛一、建立宗法
▪ 壬一、建立离实一
🔺 癸一、破周遍之实一
🔺 癸二、破不遍之实一
🔸子一、破实一之外境
🔸子二(破实一之识)
丑一、破认为外境存在宗派所许的实一之识
寅一、破不共各自观点
卯一、破自宗有实二派之观点
辰一、破无相有部宗之观点
辰二、破有相经部宗之观点
卯二、破外道之观点
▪ 壬二、建立离实多
🔹辛二、建立周遍
✴ 己一、宣说世俗中有实法存在
🔶 戊二、遣除于此之争论
🔶 戊三、如是通达之功德
🔴 丁二、以赞如是二谛之理而摄义
🔘 乙二、如是分析之必要
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对于自己所趋入的大乘宗派的见修行果必须通达;同时也要遣除各种边执邪见,依靠不被他夺的智慧驳斥对方的观点。因此说,除佛教以外的各种观点,我们也需要了解,否则,以后在遇到外道的种种见解时,根本没办法面对并加以驳斥。
下面主要破顺世外道的观点。当然顺世外道的观点相当多,此处主要驳斥的就是实有的外境存在这一点。也就是说,实有的外境不存在,实有一体的识也就不复存在。
巳二、破顺世派之观点:
于许地等合,立为诸境根,
彼派所立宗,不合一法入。
顺世外道承许,
在胜义谛中也存在地水火风等,
而由地水火风的聚合,
可以安立五境及五根,
所有依靠微尘组成的五境
通过眼耳鼻舌身五根获得。
这一宗派所立之宗,无论五境还是五根,实际都是多种法的聚合,并非唯一的一体法。既然如此,由于外境的本体并非一法,缘取它的有境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体。
【往昔,天界与非天之间发生战争时,诸位天人由于秉性善良、喜爱白法,而不愿意浴血奋战。正当天人即将惨遭失败之际,天神造了无有前后世的论典,渐渐地被蚁穴师等人在人间传播开来。将此类的论典作为正量,被人们共称为天神派、顺世派、现世美……】
这一宗派的来源是这样的:往昔,天界与非天发生战争,由于诸位天人守持自己的见解和因果而不愿继续作战,一位叫做普巴天神的天人以狡诈的发心造了一部论典——《见藏论》,专门宣说前世后世不存在、业因果不存在的道理,从而抹杀了所有的因果和前世后世。
现在世间的很多人
根本不承认前世后世,
有关无有因果等方面的论典也是非常多,
而这一观点最早的来源,
就是普巴天神作了
无有因果的论典之后,
由人间的蚁穴师等加以弘扬的。
由于是普巴天神作了这样一部论典,
因此称其为天神派;
因为依顺世间随心所欲而行持,
又叫做顺世派;
唯一追求今生的快乐、
秉持现世乐观主义,
所以叫做现世美;
另外,还有草衣派、无有派等
各种各样的名称。
【如果归纳他们的观点,即一口否定前后世、业因果、遍知佛陀、未见的众生等,仅仅为了现世这一辈子的利益。此派将帝释天、日月视为本尊,将《见精华续》、《天神六续》等执为正量,依靠一理证门、三比喻、四理论而通晓宗派。】
总而言之,这一宗派对于前世后世、业因果等一概否认。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说:“欺骗自他害诸世。”宣扬无有因果的观点的确危害了非常多的众生,在研究现今人士是否信仰宗教的很多报告指出:全世界五六十亿人口中,不承认前世后世这一观点是最为低劣的一种宗派。
一般来讲,现在最为兴盛的应该是基督教,这一教派也是依靠战争、布施等各种各样的方法弘扬其教义;其次是伊斯兰教、道教等也比较兴盛。真正从人类所占的比例来讲,学习佛教的人不是特别多,但真正能够给今生来世带来真实利益的,唯一是佛教。
这一点并不是佛教徒自赞毁他,而是通过教理进行观察时,有智慧的人一定会获得真实无违的定解。现在世间上不信仰任何宗教的人相当多,而信仰宗教的人当中也有很多已经误入歧途,能够真正趋入佛教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不幸之中的万幸,我们在如此众多的人流当中已经遇到了珍贵的佛法如意宝,这可以说是千百万劫中积累无数资粮的果报,否则,仅仅依靠运气或者偶尔的因缘是根本不可能遇到的。
大家在遇到如此殊胜的佛法如意宝之后,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之下,千万不要舍弃自己心目中的佛陀和佛陀所宣讲的如甘露般的教法,甚至舍弃生命也应该爱惜如此珍贵稀有的佛法如意宝,作为佛教徒,这也是必须肩负的责任。
顺世派的观点总的来讲有七种,也即认为前后世不存在等。
他们认为:
眼睛可以见到的人类和旁生是存在的,
除此之外,佛教所讲的
饿鬼、地狱、天界等一概不存在。
其实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
他们一方面说未见的众生不存在,
一方面又承许自宗所信奉的论典
由天神所造,
因此还是存在很多的矛盾之处。
这一宗派认为:
身体遭受武器攻击时,
内心也会随之疼痛,
由此说明身和心应该是一体的。
身体出现时心也同时出现;
而身体毁灭时,
由于身体的四大融入器世界的四大,
心也随之融入虚空。
诸如此类的邪知邪见非常多,
这些观点表面看来似乎有一定的道理,
但真正去观察就会发现:
这类说法根本无有任何实义。
对其进行遮破也是轻而易举的。
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以及清辨论师、月称论师等,在有关中观和因明的论典中将顺世外道的观点称为最下劣的观点。
现在世间上的大多数人
都承许前世后世不存在这种观点。
他们没有任何根据,
只是说“我不承认”、“我不相信”、
“我没有见到”,这就是唯一的理由。
文革期间,
藏地的很多高僧大德被批斗时,
很多人经常会问他们:
“你们不是出家人嘛,
你们不是说前世后世存在嘛,
既然存在,你给我指出来看一看……”
实际上,虽然存在,
但也不一定要立刻指出来。
否则,
“将你的心脏指给我们看一看”,
这样对他说的时候,
他也不可能马上指出来;
如果他说“心脏就在胸腔里,
只要打开胸腔就可以看到……”
这时,我们也可以通过
丰富的教证、理证来论证前后世的存在。
不仅普通的世间人,包括从小对佛教具有一定信心的人,依靠辩证唯物主义的某些书籍,也是对前世后世心生疑惑,后来通过阅读有关前世后世的佛教论典,才逐渐恢复了正见。实际上,对于前世后世、业因果的存在产生怀疑会断尽相续中的很多善根,因此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建立前世后世和业因果存在的世间正见。这一点都不具足的话,即使灌顶、传窍诀也没有太大意义,这个问题一定要牢牢记住。
顺世派将获得现世利益作为唯一目的,
就像现在社会上无数的人一样,
除了今世的利益以外,
将其他的一切事情全部抛之脑后,
依靠各种各样的药物
或精神鸦片麻痹自己、
寻求一种自以为是的心理安慰。
由于此派将帝释天、日月视为本尊,因此在其他论典中也称其为帝释天派、太阳派、月亮派。将《见精华续》、《天神六续》等执为正量,认为依靠一理证门、三比喻、四理论可以通晓这一宗派的一切教义。
【一理证门:前后世等不存在,因为自己的根之行境前见所未见之故。】
顺世外道唯一的正量或者逻辑推理,
也即前世后世、业因果、
佛陀等不存在,
根识未见到之故。
这就是他们所谓的一理证门。
但《释量论》中说:“非未见故无。”没有见到不能说明不存在,以此对其进行了驳斥。现在世间上的很多人都是将自己的感官作为正量,只要眼前没有显现就不承认其存在,实际上,这是极其低劣的一种宗派。
【三比喻:一、无因之比喻——草地上长蘑菇;二、无果之比喻——风吹灰尘;三、本性而生之比喻——太阳升起、水向下流、豌豆圆形、荆棘尖锐等等。】
什么是三种比喻呢?
首先是无因之喻,如草地上长蘑菇。
实际上,草地上长蘑菇并非无因,
如果无因,则冬天也应该生长蘑菇,
石头上也应该生长蘑菇,
但事实并非如此。
其次是无果之喻,如风吹灰尘。
他们认为:风吹散灰尘时不存在果。
真正来讲,风和灰尘二者
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而且,风将灰尘吹向四面八方,
是依靠一种推动力起作用的。
但这一宗派以上述比喻为由,安立前世后世不存在,认为身体就像草地上生长蘑菇一样突然出现;人死之后根本不存在后世,就像灰尘被风吹走一样,全部消失于虚空当中。
他们认为一切万法都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如同太阳从东方升起、水向下流、豌豆是圆形的、荆棘树是尖锐的、孔雀的翎羽自然具有五彩缤纷的花纹一样,这就是第三个比喻——本性而生之喻。
对于上述几种比喻,《澄清宝珠论》中已经作过遮破,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也对顺世外道的观点有所遮破。
虽然顺世外道的观点认为,修慈悲心可以相貌端严、杀生会短命,但他们并不承许即生杀生来世短命,而是认为即生杀生即生会获得短命的果报,即生修持慈悲心即生中会相貌端严。这种观点,与现在汉地寺院大多数烧香拜佛者的想法基本相同,为什么呢?这些人表面看是佛教徒,但他们烧香、拜佛的目的,就是为了即生中事业成功、身体健康……,能够真正希求来世获得利益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这种观点其实在古印度弘扬得非常广泛,但现在来看,有很多佛教徒也是非常危险的,他们虽然表面上信仰佛教,但对前世后世的问题从来不承认也不想,这样与顺世外道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上师如意宝也曾经多次说过:作为修行人,对今生的事情一丝一毫不考虑是非常困难的,但对今世和来世进行选择的话,应该对来世比较重视,这是作为一个修行人最低的标准。如果表面上承认自己是修行人,实际却为了即生中的名闻利养、世间八法奔波忙碌,这样无有任何实义。作为修行人,即使不能完全为来世考虑,但最起码要将来世的究竟利益作为最重要的事情来行持,否则根本达不到真正修行的标准。对于这一点,大家首先应该从心态上作出调整,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理论: 一、(现世有理论:)虽说前后世是不存在的,但现今世间的苦乐等却是存在的; 二、(俱生理论:)心识并不是像神我、主物那样由前世迁移到后世,但在身体突然形成时同时存在; 三、(新生理论:)地等大种所具备能产生识的因聚合之后,就像酒曲中生出陶醉的能力般识得以重新形成; 四、(非枉然理论:)虽然依靠苦行修道无以解脱,但如果自然死亡,则一律安住于唯一解脱的法界中,而业果绝不存在。倘若了达这一道理而为了解脱,不依赖于疲惫战术等顺世派的论典并非枉然无义。他们安立宗派的根本因就是后世现量未见,所以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它绝对不存在,而唯独有当下的现世。】
他们还讲到了四种理论,
一是现世有理论,虽然前后世不存在,但现今世间的苦乐等却真实存在;
二是俱生理论,心识并非如同神我、主物那样从前世到后世始终不变,而是在身体形成的同时俱生;
三是新生理论,地水等产生识的因聚合之后,识得以重新产生,就像酒曲当中生出陶醉的能力一样;
四是非枉然理论,依靠苦行修道等无法获得解脱,如果自然死亡则会安住于唯一解脱的法界之中。
他们认为,人如果自然死亡,今生的一切痛苦也就随之消散。
现在很多的世间人
喜欢自杀的原因就是如此,
他认为人的这一生特别痛苦,
只要了结自己的生命
就可以一了百了,
由此也就可以获得解脱。
实际并非如此,
今生虽然可以随着你的死亡拉下帷幕,
但随着业风的牵引,
你仍然会在六道轮回中不断流转
并感受痛苦。
但这些人并未了知这一道理,认为依靠自然死亡可以安住于唯一解脱的法界中,所谓的业果是绝对不存在的。顺世派承许,只要了达这一道理,为了解脱也不依赖于疲惫战术等顺世派的论典并非枉然无义,这就是他们的第四个理论——非枉然理论。由于没有现量见到,因此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后世绝对不会存在,唯一存在的就是当下的现世,依靠苦行等修行也不会获得解脱,因此,依顺世外道的论典修持会具有很大意义。
【可怜啊,这些愚笨透顶的人!如果凡是没有摆在眼前的一切事物都妄加断定不存在,那么明天与后天的时间也应不存在了,也不该准备食物等了。虽然后世存在没有现量目睹,但不存在也同样没有见到,那凭什么断定说不存在呢?自己矢口否认比量是正量的同时,又紧紧抓住宗派的颠倒比量不放。对此,我一边流着悲悯的泪水,一边又觉得好笑,在啼笑皆非的同时深感这一宗派实在是莫名其妙。】
麦彭仁波切在此处讲到:“可怜啊,这些愚笨透顶的人!如果凡是没有摆在眼前的一切事物都妄加断定不存在,那么明天与后天的时间也应不存在了,也不该准备食物等了。”这是颠扑不破的一种真理,是非常强有力的理证。
的确,现在世间上的很多人相当可怜,他们虽然举不出任何教证、理证,但以“未见”这一唯一的理由否定了前世后世和业因果。
既然如此承许,
则明天、后天
在现在都没有见到的缘故,
也就不应该承认;
为明天、后天准备需要享用的食物
也成了多此一举,完全无有必要了。
当然,对于后世存在这一点
依靠眼耳鼻舌身虽然无法见到,
然而后世不存在这一点
依靠五根同样无法见到,
也就根本无法证实。
既然存在和不存在二者都无法见到,
你们为什么一定要说后世不存在呢?
对方如果能够举出非常可靠的逻辑推理来证明后世不存在,我们当然也可以承认,但对方既没有可靠的逻辑推理也不具足真实可信的圣教。实际上,只要站在公正的立场看待问题,依靠佛教的教证、理证来证明前世后世的存在并不是很困难。可是对方实在太愚昧了,仅仅以“未见到”就一口否认了一切前世后世、业因果的存在,其他真实可靠的依据根本没有。
在这个问题上,
后世存在和不存在二者
都是以肉眼无法见到的,
而有关存在的理由,
肉眼虽然无法见到,
但是现在国内外有很多
有关前后世存在的实例,
古代和现代的很多论典中
也有可靠的教证和推理,
依靠这些依据可以成立前世后世的存在。
反过来说,前世后世不存在这一观点,依靠什么样的依据可以成立呢?单单以未见到作为依据的话,电磁波也见不到、空气也见不到,是不是这些也不存在呢?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否则世界上应该有很多东西都不存在了。如此一来,这种说法即使在现实社会也根本无法立足,
因此,今后遇到不承认前世后世的人,首先应该给他提出一些问题,最后让他也不得不对前世后世产生比较合理的怀疑,逐渐逐渐建立前世后世存在的世间正见,这对当今时代的人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麦彭仁波切的这句话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记住,虽然前世后世不能以现量见到,但是不存在也同样无法见到,凭什么单单承许不存在呢?你们仅仅依靠未见来成立不存在是绝对行不通的,必须举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理由。
对方虽然口口声声说比量不存在,反过来却以颠倒的比量来成立自宗观点——“前世后世不存在,未见到之故”,实际这就是一种比量,他们牢牢抓住这一相似比量不放,口头上却说只承认现量不承认比量,这完全是自相矛盾的一种说法。
《如意宝藏论》中描述了很多顺世外道不承许自性比量、果比量、不可得比量的观点。实际对这种观点进行分析,他们只不过是没有分清总相和自相、显现和遣余,无数外道对所谓的比量、现量产生怀疑的根源就在于此。
麦彭仁波切说:他们对真实存在的业因果、前世后世也加以否认,实在是非常可怜!而在不承认比量的同时却承许了一种相似比量,这一宗派真的是非常可笑!现在的社会中有很多如此自以为是的人,他们经常依靠让人啼笑皆非的理由建立自己的观点。对这些人,我们一方面感觉十分可笑,一方面也应对其生起极大的悲心。
【作者针对这样的观点而认为:对于承许胜义中存在的地等四大种聚合安立为五境与五根的那一宗派所立的观点也是同样,所谓的“合”是指聚集许多法,由此取受“合”之识也应变成多种,而不会相合一个对境的实法而趋入。】
下面针对颂词作出解释说:承许胜义中存在的地等四大种聚合安立为五境与五根的这一宗派,实际上,所谓的“合”也是指聚集许多法,如此一来,取受“合”的识也应该变成多种多样,而不会相合于一个实有对境而趋入。
由于此处并非专门遮破外道的观点,所以未作特别的广说。
大家依靠殊胜的因缘已经进入佛教,凭借如此殊胜的教理应该遣除相续中潜在的外道习气,否则,在当今社会,很可能会出现随外道见解而退失信心的情况,这样非常可惜!
(小编注:【】里为麦彭仁波切所造《中观庄严论释·文殊上师欢喜之教言》的原文。)
○
○
胜妙刹土寂静眼,
如莲瓣饰笑盈盈,
现量照见何者前,
供此善说音令喜。
[终生学习 终生修行 终生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