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再深,逃不过生死离别 | 学子FM.16
前行引导文
大
圆
满
龙
钦
宁
提
华智仁波切 著
堪布索达吉 译
学子FM
朗读:圆健
庚五、怨憎会苦:
我们再来看看怨憎会苦是怎样的情形。很多人都是担心财产遇到怨敌的打劫而白天守护、夜间巡逻。大多数人为了养家糊口等终生忙忙碌碌地度日,可结果却无济于事,一切财产受用也会意想不到地落入仇人手中,白天土匪明目张胆地抢夺,晚上盗贼偷偷摸摸地窃取,有时豺狼猛兽等会不期而至恣意糟蹋,弄得一片狼藉。总之,无论何等的富裕,都同样免不了给人带来积累、守护、增长等无穷无尽的痛苦,诚如怙主龙树所说:“积财守财增财皆为苦,应知财为无边祸根源。”又如米拉日巴尊者所说:“财初自乐他羡慕,虽有许多不知足;中被吝啬结束缚,不舍用于善方面,乃为着魔之根源,自己积累他人用;最后财为送命魔,希求敌财刺痛心。应断轮回之诱饵,魔之财富我不求。”
一个人,他拥有多少财产,就会有与之同等的痛苦。例如,拥有一匹马的主人也会担心它被敌抢走、被贼偷走、草料不足等等而整天顾虑重重,虽然只有一匹马,却给自己增添了许许多多的苦恼。同样拥有一只羊也会有一只羊的苦楚,甚至仅仅有一条茶叶也必定会有一条茶叶的痛苦。如云:“若无财产远离敌。”假设一个人清贫如洗,那么他绝不会有仇敌的骚扰,实在是一种莫大的快乐。所以,我们一定要追随往昔出世的诸佛、圣者前辈的足迹,根除对财产受用的贪执,像鸟雀寻找当天食物一样无牵无挂地唯一修持正法。
对此以上道理,我们要认真思维,反复观修。
庚六、爱别离苦:
流转世间的一切众生都是对自方爱恋有加、对他方恨之入骨,明显堕入亲戚、朋友、眷属的包围之中,结果为了他们而受尽苦难。实际上,亲戚朋友之间暂时相聚,也同样是无常离别的本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亲人离开人世,或者流离失所沦落他乡,或者被怨敌逼得走投无路,自己甚至比受害者本人还痛苦。
特别是,身为父母双亲都十分慈爱怜愍子女,一会儿担心他挨冻受凉,一会儿顾及他饿了渴了,一会儿又忧虑他生病死亡。如果是宝贝儿子或女儿生病,他们宁愿以自己死去的代价来换取子女的健康,他们挥之不去的唯一心事就是子女,总是为了孩子而劳心费神,含辛茹苦。同样,如果与亲友之间情意缠绵……势必也要感受与他别离的忧苦。
然而,我们如果认认真真加以观察,就会发现,亲人也不一定是真正亲,父母等虽然自以为对孩子情深意切、甚为慈爱,可是这种慈爱的方式其实完全是颠倒的,最终只能是坑害了他们。为什么这样说呢?你想想:儿子小的时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亲为他们做好所有的事情,到了成家立业之时,又为他迎娶作为终身伴侣的妻子,这实际是把他们捆缚在轮回的绳索上,并且教给他们如何制伏敌人,如何扶助亲友,如何发家致富等等作恶的方法,这无疑会导致他们无法从恶趣深渊中获得解脱,恐怕再没有比这更为严重的坑害了。
子女们又是怎样对待亲生父母的呢?最初吸取父母身体的精华,中间抢夺他们口中的饮食,最后夺取他们手中的财产。父母再怎么疼爱儿女,他们反过来却与父母作对,父母双亲将毕生不顾千辛万苦、不顾罪大恶极、不顾臭名远扬而积累下来的所有财富毫不吝惜地全部给予了子女,可是他们却无有一点一滴的感激之情。就算只是给了一个普通人一把茶叶,他也会喜不自禁地连连道谢,可是哪怕给了自己儿子五十两银板他也满不在乎,觉得这没什么,还认为我自己父母的财物由我本人来享用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且,兄弟姐妹之间也常常为了自己能得到财产而你争我夺,互不相让。就算父母给了他们,也没有答谢之意,即使父母已倾囊相送,可是子女却一要再要,甚至父母的念珠里有一颗记数用的精致珍珠,他们也是死皮赖脸地要走。如果是贤惠善良的女儿,也将成为别人家的荣耀,对自己方面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如果是恶劣的女儿,就是返回家中使家人痛苦。
其他的亲戚也不例外,当自己财力十足、幸福美满的时候,所有的人把你看成神仙一样,竭尽全力帮助你、利济你,明明不需要,他们也会主动将饮食财产送上门来。一旦自己身败名裂,即便没有做一丝一毫的错事,也会受到仇人一样的待遇,诚心利益他们所得到的却是恩将仇报。由此可见,子女、亲友等无有丝毫实义。
正如米拉日巴尊者所说:“子初悦意如天子,慈愍之心难形容,中间过分催索债,虽施一切无悦时。别人之女迎入内,大恩父母逐出外,父亲呼唤不答复,母亲呼唤不应声,后成冷淡之邻居。勾结狡者造恶业,自生怨敌刺痛心,应断轮回之耙绳,世间子孙我不求。”又说:“女初笑颜如仙童,掠夺财宝具大力,中间讨债无尽头,父前公开索要走,母前暗地偷偷带,施给不知报恩德,嗔恨大恩之父母,后成红面罗刹女。若善他人之荣耀,若恶自己祸害源,祸害魔女刺痛心,断除无觉之忧愁,祸根之女我不求。”并再一次指出:“亲友初遇见欢颜,密切来往漫山谷,中间酒肉如还债,送他一次还一度,后成贪嗔争吵因,恶友讼因刺痛心,舍弃乐时之食友,世间亲友我不求。”
庚七、求不得苦:
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说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自己幸福快乐,可是几乎谁也不能如愿以偿。有的人为了舒适安乐而建造房屋,可没想到房屋倒塌自己丧命;有的人为了充饥果腹而享用饮食,结果却染上疾疫危及生命;有的人为了获取胜利而奔赴战场,结果一命呜呼;有的人为了谋求利润而拼命经营,结果被仇人毁得倾家荡产,沦为乞丐等等。
虽然人们为了今生的幸福、受用得到满足,而尽心尽力、勤勤恳恳地劳作,但是如果没有前世的福德因缘,甚至解除暂时的温饱也成问题,不仅自讨苦吃,而且连累他人,到头来,所得到的只是堕入恶趣深渊无法解脱。
所以,古大德说:“勤劳如山王,不及积微福。”无有终止的轮回琐事究竟有什么用呢?从无始以来直到现在,很多人将全部精力都放在这些轮回琐事上面,可结果呢?只是痛苦而已。以前为了今生俗世的目标,大多数人的上半生与下半生都在百般努力,如果把这份辛勤努力用在修持正法上,恐怕现在已经成就佛果了,即使没有成佛,也绝不致于再度感受恶趣的痛苦。我们心中要这样想:如今已经知道弃恶从善的分界,此时此刻,千万不能再将精力放在成办没完没了的轮回琐事上了,一定要修持真实的正法。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