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大学演讲】在大乘佛教的精神中寻找包容 返回

【大学演讲】在大乘佛教的精神中寻找包容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8-01-02

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梦”,你经历的是恶梦还是善梦,完全取决于自己。恶梦也可以变得有价值。历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在人生遇到坎坷、磨难时,不但不会自暴自弃,反而会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在佛教的修行过程当中,我们也提倡这种理念。


首先,我们要有一种自我解脱的心,也叫出离心,就是希望自己从三界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心。然后,在出离心的基础上,还要有菩提心,也就是不但希望自己能够获得解脱,而且还要将自己所有的力量、资源都用来帮助一切众生。菩提心就是一种帮助众生解脱,且特别包容的心态。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一所非常包容的、多文化、多民族并且相当开放的国际化大学。在这里,我们的心态也要像大乘菩提心一样包容,不能因为小事而斤斤计较。有些大学教授,虽然名气很大,但心胸却很狭隘;有些大学生总强调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却总是对小事耿耿于怀。


我觉得我们思想上的开放和包容还不够,尤其是很少见到年轻人到大乘佛教的天地里遨游。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去藏地旅行呢?我想,不仅仅是因为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有辽阔的蓝天,更重要的是,自己可以在那里学习到一种非常包容的知识。当你真正学到这些知识后,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应该都不会再成为你的阻碍或违缘了,你完全可以用微笑去面对。


虽然我自己对大乘佛教的教义学得不是很好,但也不是很差,别人特别计较的事情,对我来讲并没有什么。但有些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有执著,特别不好意思去给别人讲课。但不管怎么样,我有我的缺点,你们有你们的优点、功德、智慧,我们可以互相督促、互相学习。我想,大乘佛教的菩提心确实值得大家学习。


摘自领悟人生——新加坡国立大学演讲


本月藏历


(向上滑动启阅)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 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报名澳洲菩提学会加微信号:zhengtaoyua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