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 >> 智信——从骨子里产生的恭敬 ||慧灯FM·138 返回

智信——从骨子里产生的恭敬 ||慧灯FM·138

静怡苑·心灵乐园 慈诚罗珠堪布 2019-07-28

慧灯 FM·138


Hui Deng Zhi Guang

BY

慈诚罗珠堪布





希有诸智者,善达此二别,

尔时于圣尊,岂不从髓敬?


稀有难得的诸位智者在通达上述二者的区别后,怎能不发自内心地恭敬佛呢?这种恭敬,不是因为佛陀外相上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等庄严,而是因为释迦牟尼佛为我们指出了解脱的路。这种从骨子里产生的恭敬,叫做智信。


虽然刚开始学佛的佛教徒因为不明白佛教的道理,可以允许有暂时的迷信,但通过学习,就可以把迷信转换为智信如果一开始没有这种信心,对佛教不感兴趣,就不会进一步学习,更不会有进步,最终的智信也得不到,所以有时迷信还是有一些作用但最终一定要超越、突破迷信,由迷信转为智信。





纵于一分义,得少许决定,

尚与彼胜乐,况尊众多说?


即使对佛经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得到了定解乃至证悟,也能给我们最殊胜的幸福快乐,更何况是理解、通达了世尊所说的众多佛教理论呢?


下面宗喀巴大师用非常谦虚的语气说:


噫愚坏我慧,于如此德聚,

虽曾久皈依,未知德少分。


悲痛的是,因为我自己的愚昧毁坏了我的智慧,所以虽然皈依了具有圆满功德的释迦牟尼佛很长时间,却到现在为止,仍然无法圆满了知佛陀功德的一小部分。“噫”,就是悲伤、悲痛的意思。


当然,要想全部讲出释迦牟尼佛的所有功德,是任何人也做不到的,就连佛陀自己也做不到。因为宗喀巴大师了知佛陀的功德,所以用这种方式来称扬赞叹佛陀的功德。伟大的成就者们都是很谦虚的,佛陀有些时候也会示现谦虚。这一切,都是度化各种根基众生的方法。





每个人从生下来开始,就在以飞快的速度一天比一天向死亡靠近。生命非常短暂,获得生命也很不容易。在这一步步走向死亡的短暂过程中,若能在生命还没有终止时,对释迦牟尼佛生起稍许的信心,的确是极大的福报。


我们要知道,真正的福分,不是拥有宽敞的别墅、豪华的汽车、昂贵的衣服、大量的存款,而是有机会遇到佛法,并对佛法有所了解,且随之而产生信心。事业上的成就,谈不上是成功。真正的成功,是对佛产生了那怕极少的信心,这才是人生旅途中最大的收获。当这次人生旅途结束时,房子、车子、票子以及所有的保险,都无法保护我们,都全部要放弃。唯一能带走的,就是对佛的信心,以及闻思修的种种功德。当我们走到生命尽头时,总结自己的一生,最有意义的,不是拥有房子、车子,不是开公司、成为百万富翁,而是在对佛生起信心的基础上,通过闻思修所做的功德。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把佛法融入内心,才真正是属于我们的。反之,如果佛法没有融入内心,那佛法只属于佛陀,而不是属于我们。


不过,有些时候,释迦牟尼佛为了说服一些只相信神通的人,或是为了调伏一些特殊根机的人,也会适当地示现神通,但这都是在有必要的情况下的特殊示现。





而当今时代,只要在网页上搜索,就可以找到成千上万的“大成就者传记”。会写的就自己写,不会写的就口述让别人代笔,或者花钱找人给自己写传记。过去是活佛,慢慢变成法王,现在已经开始有佛了。这些做法,已经完全违背了佛教的原则。我们不能评价谁对谁错,这也是菩萨戒里的一条戒律。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持头脑清醒,不要相信公开宣讲自己功德的人。既不否认谁的功德,更不轻易肯定谁的功德。


无论如何,我个人从不相信这些。我终身唯一相信的,就是释迦牟尼佛宣讲的真理——慈悲、智慧以及四圣谛等教法。


修学的路上不能大意,也开不得玩笑。如果在修学的路上走错了,就是大错特错。修行道路的错误,与世间工作上的失误不同。工作上的失误,只会少赚一点钱,但如果修行上出问题,走了弯路,就会坐失解脱的大好机会,这样的损失就太大了!由此,我们更应该相信释迦牟尼佛的教育,相信佛陀教给我们的解脱之路。其他各种不靠谱的说法,一定要谨慎取舍。


 




往期回顾


解脱,需要苦行吗? ||慧灯FM·137

心外求法,只是死路一条  ||慧灯FM·136

缘起,可以解释一切  ||慧灯FM·135

有些真理,感官是无法了知的  ||慧灯FM·134

拥有的越多,烦恼也越多? ||慧灯FM·133




长按二维码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