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力左右我们的一切,谁又在左右业力?
有时,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困境或病痛时,可能往往会在心里嘀咕一句:“唉,这大概就是业力现前了吧。”其实何止是不顺,我们遇到的一切苦乐都是业力作用的结果。人人都不喜欢被掌控,但实际上我们一直都是业力的手下败将和囚徒,它如此强大,当业力现前时,就如洪水倾泻,谁也无法阻挡,就算佛陀在世都帮不上忙。如此彪悍无敌的业力,又是被谁创造出来的呢?
花花世界,是内心的“投屏”
世界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更不是物质和精神的集合体,而是一种幻相。物质或世界,是由心创造出来的,是精神的产物。每一个生活的细节,大至三千大千世界、六道轮回,小至生活里所有的一切,都是精神的一种幻相。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所有现象,实际上就是内心的一种投影,中观称之为自显,也即自心投影出来的现象,而不是外在客观存在的东西。
这个观点既不像唯识宗讲的“万法唯心造”那么复杂,也不等同于唯心主义的观点或显宗佛经的类似说法,而是无上密宗自己特有的观点。
内心与世界的三层关系
我们还可以这样思维,内心与世界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内心是世界的创造者;第二,内心是世界的感知者;第三,内心是世界的毁灭者。就像做梦的时候,心是梦境的创造者,也是梦境的感知者,醒来的时候,它又是梦境的毁灭者一样。
业力的制造者
有人或许会提出疑问:《俱舍论》中说,万事万物是业力的感召、业力的显现。世界的创造者是不是业力呢?
业力也是我们的心创造的,没有心就不会有业。
在不知道外境是自己创造的幻觉之前,精神自己也会迷惑,以为世界是与自己毫无关联的身外之物,所以会去追求自认为美好的目标,会跟随业力而做出各种各样的取舍,继而造作善恶之业,并令自己更深地卷入到幻觉当中。就像桑蚕用自己吐出来的丝,最后把自己困于其中一样,我们依靠自己感官的亲身经历,增上安立了一个原本不存在的世界。所谓“增上安立”,是指实际不是客观存在,却由我们的心无中生有出来的意思。因为不知道世界是自己创造的,所以会贪著、耽执这些自己创造的东西,就像贪恋梦境一样。
创造世界的时候,心在轮回;感受世界的时候,心在造业,也即制造轮回之因;毁灭世界的时候,就是走向解脱了。
心性本为空
既然太阳系、银河系、无边无际的宇宙都是心创造的,那这个力大无穷的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按照中观的观点,心的本体远离一切戏论,它的本性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中观在讲“无我”,尤其是“法无我”的时候,就告诉大家:内在的精神与外面的世界都是空性。山河大地、喜怒哀乐等所有一切,连微尘许都不成立。
从中观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精神每一刹那都在生灭,哪怕一秒钟的百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都不会停留下来。如果以一秒钟的千万分之一作为当下,则之前的所有精神都过去了,也即已经消失了,与昨晚的梦境完全一样;之后的精神还没有诞生,所以也不存在;最后只有当下。而所谓当下,这个可能是千万分之一秒或亿分之一秒那么短得不可思议的时间单位,也可以最后分解到烟消云散,根本就不存在。
既然精神自己都不存在,那又能感受什么世界呢?此时我们就能体会到:原来痛苦、快乐、亲人、敌人、善、恶,全都建立在根本不存在的基础上。这时,世界就开始土崩瓦解、全盘崩溃了,心也认清了世界的本质。
在宏观世界或世俗谛当中,有痛苦、有幸福。但在微观世界中,因为精神太短暂,所以无从带来幸福、痛苦的感受。
所谓的痛苦、幸福,完全是幻觉,佛教称之为缘起现象。
素材来源:本文根据慈诚罗珠堪布相关开示编辑整理。
灰色字为小编语。
推荐文章:用四力,把罪业一扫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