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发愿能往生极乐世界?|《楞严经》90
精彩摘录
生和死,一方面,一些瑜伽士、修行好的人来讲,生和死没有什么差别。但我们凡夫人来讲,生,大家都比较欢喜,因为来到了这个世界。但死亡呢,除了修行好的人以外,大家都不愿意,谁都会求生怕死。
这里说,死是变流,生是顺习。
【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
“当我们面临死亡的时候,那天说是临死中阴。”
“未舍暖触”,这个时候还没有舍弃自己身体的暖相、温度。可能心识渐渐离开了,但是身体还没有变冷。
这个时候,“一生当中所有的恶业和善业顿时在面前现前。”
人一般接近死亡的时候,比如说造恶业的人,他以前杀过的这些众生、做过的这些坏事,在迷乱的显现当中就出来了。很多人临死的时候,比如说猎人、屠户:“请你们赶走这个牛,不要让这些猛兽追着我啊”等等。如果造一些善业的人:“阿弥陀佛来接我了,上师来接我了。”好多的善业和恶业顿时显现在他的面前,这个时候确实也是很重要的。
就像我们看电影和电视,那个时候你的这种迷乱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显现,在这个显现当中很多都现前了。我们有时候看到医院里面的人正在抢救的时候,临死时也有说各种各样的,胡言乱语,有些也有一些清净的相。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那时是死逆和生顺二个习气交汇的时候。”
因为死的时候是逆流。不管你活在多少年,这种路要往相反的反向走了,从这个时候要开始搬迁了。生的时候,是顺着自然的习气去的。一个是欢喜的,一个是不欢喜的,死谁都不欢喜,生大家都欢喜。
所以一个是顺行,一个是逆行,两个非常复杂行为在那里交叉。就像昨天我们讲的,在十位末位的时候,佛陀得了涅槃来度化众生,菩萨正要进入涅槃,他们在那里碰到。
就像我们人在生死关头的时候有一种特殊的心情,比如说我今天晚上要离开,一个人前往非洲、前往墨西哥。任何帮忙的人都没有,前途是一片黑暗,同时我现在一辈子所有的这些都要放弃,我有一种依依不舍。
对我们修行人来讲,临死教言还是很重要的。我给大家讲经说法也算是一辈子了,不知道,可能死的时候一边哭一边挣扎而死,也许稍微好一点,这个我也不好说。但是理论上大家应该知道。
我们生死关键的时候心情还是很复杂的,各种情况都会发生。因为对今生所有的亲人眷属,包括财产、身体都舍不得,都依依不舍。对来世也有恐惧,即将面对一个新的世界,一个黑暗的世界,现在马上要离开的话,那有点紧张。你想,现在半夜三更让我自己一个人到一个地方,其实是一个很恐怖的事情,但是也没办法,必须走——死的时候必须一个人走。所以我们修行人提前都是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这个叫做生死交汇的时候。以前我们讲《前世今生》的时候也是讲过。92年美国大概有130多万人有濒死体验,有些说是800万人。濒死体验是临死瞬间能发现很多轮回的境相,这种情况现在国内外也是非常多。
我想我们很多人也要想一想,如果你今天死怎么办?这个经常要想。如果我今天死的话,一方面,对我身边的人、我的财产处理有什么想法?对于来世,我怎么准备?提前有所准备的话是很好的。
比如说我们今天要见一个领导,那么我提前有点准备,等一会见到他的时候就不那么害怕。如果我心里一点准备都没有,突然要见这个人,可能有点紧张,所以这之前做好准备很重要。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
这有两种情况。
我们昨天讲的想和情,想和情全部加起来有十个。如果全部是想,百分之百的想,“纯想”,纯粹是想,全部是想,没有一点恶,“那它必定生天,不会转生恶趣。”
“如果在这样纯净的想当中,同时具足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
有些说福德资粮是戒和定,智慧资粮是慧,总共三学。
“如果具足福德和智慧,还有发往生极乐世界清净的愿,这三个具足,自然而然心开见十方佛,或者一切刹土。”
像东方的刹土,西方的刹土,尤其想往生极乐世界的这些人,如果你真的平时修得很清净,同时有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还有自己发愿——我们讲往生极乐世界的时候有四因嘛,明观福田、发菩提心、集资净障、发愿回向,就有可能往生。
《楞严经》不仅讲了这些的情节,同时也讲了为什么我们的发愿能往生极乐世界。我们发愿,天天念《普贤行愿品》,课前课后发菩提心,明观福田,还有集资净障,最后回向,为什么能往生极乐世界呢?实际上我们相续当中有了最上等的想,纯粹的想,有了纯粹的想,没有任何理由下堕。
有些人问,为什么念阿弥陀佛可以上去,不会堕入地狱?这是纯粹的想,它不仅是一个生天的想,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什么呢?还有发愿和集资净障,这样因缘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这个大家应该知道了。大家要想到,为什么能往生极乐世界,就是这个想。《普贤行愿品》的长行文当中也说:“临命终时……, 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我们命终的时候,世间的一切都没办法相随相伴,唯一念《普贤行愿品》的功德不会离开。
所以说我们讲多念一些《普贤行愿品》,我们课前课后都在念《普贤行愿品》。其他的,真的,不管是自己的房子、车、银行卡,连身体都是带不走。但是课前课后这样念一遍《普贤行愿品》的功德,因为它带着想,带着福慧资粮和清净发愿,所以它可以跟着我们,大家一定要清楚。一定要像法王所说的,念完阿弥陀佛名号,或者说阿弥陀佛心咒,同时自己发愿,随时都做好准备。有些是年轻人死亡,有些是老年人死亡,谁先死亡谁也没办法确定。所以这个讲得很好。
我想很多人从道理上、原理上知道了,为什么我们发愿、积累资粮能往上去?因为上去的因,最纯粹、百分之百想的因就是这样的。这是第一个。
讲解全集,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