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今日当精进 >> 《极乐愿文大疏释》19课CC+笔记 返回

《极乐愿文大疏释》19课CC+笔记


本课脉络


👆 识别上图小程序码查看或下载



本课科判



本课重点

  • 阿弥陀佛的化身及示现不同化身之因。

  • 祈祷阿弥陀佛的窍诀。

  • 思维上师善知识与诸佛菩萨无二无别。

  • “一摄一切”的见解修法窍诀。


本课难点

  • 阿弥陀佛是诸部主。

  • 通过闻思产生对三宝坚定的信解。

  • 做到修一法而得所有法,修一本尊成就一切本尊。

  • 对一切众生普遍观清净心。


本课脉络

  • 颂词释义。

  • 闻思对修学净土的重要性。

  • 阿弥陀佛是诸部主尊。

  • 修持方法。


 脉络展开 


一.颂词。


法身无量光部主,

右手放光化观音,

复化百俱胝观音;

左手放光化度母,

复化百俱胝度母;

心间放光化莲师,

复化百俱胝莲师,

顶礼法身阿弥陀。

释义:

(三身当中,法身是报身和化身的来源)法身阿弥陀佛是诸部主,在不同众生面前显现不同圣者的化身相:右手放光化现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又化现无量的观世音;左手放光化现度母,度母又化现无量的度母;心间放光化现莲花生大士,莲花生大士又化现无量莲师,以此方式度化十方世界不可胜数的有情;在思维阿弥陀佛这种超胜的功德之后,皆应以恭敬之心向法身阿弥陀佛至诚顶礼。

二.闻思对修学净土的重要性。


1.要以智慧及时摧毁无始以来的习气、杂念和恶习,使心得以清净。

依靠他力:必须随时随地安住在善知识面前。

②依靠自力:一定要懂佛理。通过理性思维来观察,一定能生起定解,这样就能断除烦恼。


2.面对杂念之法。

对修行有害的杂念:确实应该放弃。

对修学有帮助的对治法:在未达究竟彼岸之前,却不能放舍。

③【比喻】到了彼岸的时候船只确实不需要使用,但在这之前,如果没有它,就没办法越过汹涌澎湃的大海。


3.对佛法僧三宝生起坚定的信解,也来自闻思。

对绝大多数人来讲,没有通过闻思断除疑惑的信心是迷信。

②生起正信需要定解的智慧,一定要通过闻思懂得道理。

③堕入名相上的皈依,是因为并未对三宝不可思议的超胜功德生起信解。

④佛教徒要反观自己,看自己对佛法有没有发自内心的、从骨髓深处生起来的坚定信心。

⑤闻思期间要再三观察:看自己对佛陀生起什么样的定解,对佛法生起什么样的信心。


4.学佛不能停留在口头,一定要有内在的智慧、悲心和戒律。要坚信不疑自己的选择。


5.一定要多闻思,必须通过思维观察的方式来磨炼自己的相续。

三.阿弥陀佛是诸部主尊。


1.法界之中诸佛无二无别,一切诸佛在智慧法界中无离无合。


2.阿弥陀佛的智慧法身乃一切佛化身的根本,色身是诸部之主尊,是语莲花部主。


3.化身世界里,阿弥陀佛又显现无量无边的化身相。

为了调伏男性士夫,阿弥陀佛右手放射白光化现为圣者观世音菩萨(藏传佛教中,观世音菩萨的像大多都是男性形象),观音菩萨又化现出百俱胝(百千万)观世音,每一殊胜化身的所化世界有百俱胝刹土。

A.诸佛以及大菩萨们的行境是不可思议的,可化现为善知识、国王,甚至包括旁生在内的各种形象。

【教证】《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之说,即:佛陀、辟支佛、声闻、梵王、帝释、自在天、大自在天、天大将军、毘沙门、小王、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本品还有偈云:“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B.凡夫无法照见其他众生的相续,应对一切众生普遍观清净心。平时特别讨厌的坏人、乞丐,以及其他低劣众生当中,也有诸佛菩萨的化现。

为了调化所有女性者,阿弥陀佛左手发出绿光化现为圣者至尊度母,度母又幻化出百俱胝的度母,于无量无边的世界中度化众生。

A.度母的起源(详见法本P112-113)。

a.慧月公主发愿以女身成佛利益众生。

b.《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菩萨授记品》中说:度母是从观世音菩萨眼睛所放光明流现出来的。

c.《度母本源记》观世音菩萨慈悲六道受苦众生流下忧伤的眼泪,泪珠变成莲花,莲花中出现了绿度母,接着又变现出身色各异的二十一尊度母。这二十一尊度母在观世音菩萨面前发愿成为观音菩萨度化众生的助伴。

B.藏地人们对度母很有信心,多以念诵度母心咒和《度母赞颂文》来做祈祷。

a.藏地对度母的信仰起源于赤尊公主入藏所带的檀香度母像。

b.阿底峡尊者入藏后,度母在藏地得到普遍信仰。

C.汉地也有很多度母相关的经论。

a.《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多罗菩萨、唐朝的译师也曾翻译过度母经典;

b.元朝的安藏译师翻译了《圣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等。

D.上师从小度母有很大信心,并劝经常念修度母。

E.度母的功德。

a.在遣除违缘、增上智慧方面有不共能力。

【教言】麦彭仁波切:在男性本尊中,文殊菩萨的加持最快;在女性本尊里,度母和具光佛母的加持最迅速。

【教证】佛经:祈祷度母可遣除八难和十六难等灾难。

b.参考《佛说大方广文殊室利经》。

F.度母心咒:嗡达瑞度达瑞度瑞所哈。

为了降伏以寂静方式无法调伏的凶神恶煞,以及在边地藏土弘扬显密圆融的佛法,阿弥陀佛心间发出五彩光芒,照射到西南具乳海中的莲花花蕊,进而化现出邬金莲花生大士,莲师又幻化出百俱胝的莲花生大士。

A.与《莲花山大士传》的记载一致(详见法本P115)。

B.莲师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

【教证】《涅槃经》(藏文版):“我已灭度后,汝等莫哀伤,无垢彩湖中,较我胜士夫。”

【教证】 “昔日极乐阿弥陀,普陀怙主观世音,达纳郭夏莲花生,纵然示现三化身,实则无二也无别。”

C.净土宗与密宗并不相违,毁谤莲师就像诽谤释尊,过失很大。

D.莲师对佛法有无比的贡献,应该感念莲师的恩德。

E.如果出现一些违缘和魔障,在以寂静的本尊无法遣除时,只要一心祈祷莲师,专念莲师心咒“嗡啊吽班匝格热巴玛色德吽”,一切邪魔外道都会胆战心惊,一切违缘也会立即离开你。


4.阿弥陀佛示现不同化身的原因。

①众生的意乐和因缘并不相同:

A.有些众生需要以阿弥陀佛度化。

B.有些需要以观世音菩萨和度母度化。

C.有些则应以莲花生大士度化。

②比喻:工厂生产不同颜色的气球。


5.顶礼的方式。

以三门最大的恭敬顶礼诸如此类一切化身的根本——法身阿弥陀佛。

.修持方法。


1.将上师善知识、观音、度母、莲师等化身,在本体上无二无别,从来没有分开过。


2.应舍的世间分别念。

①将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供在同一个佛堂当中,他们会不会不高兴?

②拜佛的时候,先给释迦牟尼佛磕三个头,再给阿弥陀佛磕三个头,然后给观世音菩萨磕两个头,最后给地藏菩萨磕一个头。

③供水果的时候:这是供释迦牟尼佛的,这是供阿弥陀佛的,剩下的你们自己分吧。


3.以“一摄一切”的见解修法。

观想在一尊阿弥陀佛的本体中,已完全包括所有上师本尊佛菩萨,而唯一对阿弥陀佛作顶礼供养等,就是自己获得上师三宝一切加持的方便法。

【教言】法王如意宝:“念修本尊仪轨时,应观想所有得过灌顶的本尊,或一切所修的本尊都融入其中”。

念咒语时,也可观想一个咒语含摄一切咒语。

③比喻说明:饮用百川汇于一处的水,相当于饮用了所有的水。


4.实修窍诀: 精通修一本尊成就一切本尊的方便。

【教证1】《华严经》:“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

【教证2】 “修成一佛,未修皆成。”


补充:

【法、报、化三身】

【法身】佛陀的功德法,无具体形象,自利利他圆满的一种状态,法身只有一个,就是法性,如来藏。

【法】所有佛陀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的种种功德。

【身】表示所依的含义,所有功德法的所依。

【关系】:

  • 法身是报身和化身的来源 。

  • 法身流现报身,报身流现化身。

  • 报身、化身都是色身范围,而众生色身是由业感和习气所致。

【作用】:

  • 报身、化身是为利益和度化众生而流现的形象,是随顺众生。

  • 报身是度化一地菩萨以上的眷属,化身是度化不清净的凡夫众生。

【五部如来即五方佛】

  • 东方不动佛: 金刚部。

  • 南方宝生佛: 珍宝部。

  • 西方阿弥陀佛: 莲花部。

  • 北方不空成就佛: 事业部。

  • 中央毗卢遮那佛: 如来部。

【金刚界五部】

  • 莲花部:众生心中,本有净菩提心清净之理,在六道生死之泥中,不染不垢,犹如莲花由泥中出生,不染不垢,故名“莲花部”。

  • 金刚部:众生自心之理体,又有本有之智,在生死之泥中,经无数劫,不朽不坏,能破烦恼,如金刚之久埋泥中,不朽不坏,故名“金刚部”。

  • 佛部:此理智在凡位未显,入果位则理智显现,觉道圆满,故名“佛部”。

  • 宝部:佛之万德圆满中,福德无边,故名“宝部”。

  • 羯磨部:羯磨华译作业,佛为众生而垂愍,成办一切之事业,名“羯磨部”。



  • 个人分别念整理仅供参考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明日死谁知 今日当精进


往期推荐


《极乐愿文大疏释》18课CC+笔记

《极乐愿文大疏释》17课CC+笔记

《极乐愿文大疏释》16课CC+笔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