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弥留之际唯有业相随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不管是什么人,死亡突然来临时,只能放弃一切,随业力飘往后世,此时财产、眷属一个也带不走,只能在恋恋不舍中独去独来。《无量寿经》云:“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寂天论师也说过:“因吾不了知,死时舍一切。”“命绝诸苦痛,唯吾一人受。”人死的时候,命绝的痛苦,唯有自己一人承受,纵有多少亲友围在身边,也无法让他们分担丝毫。此时此刻,就像从酥油里拔出一根毛般,自己孤孤单单地离开人世,除了念经对自己有帮助外,财产、地位、名声等没有任何用处,全部都要统统放弃。
纵然是数以千计僧人的上师,也不能带走一僧一徒;即便是数以万计部落的首领,也不能带走一奴一仆;哪怕是拥有南赡部洲一切财产的主人,也无法带走一针一线。就连自己最为珍爱、精心保护的身体,也必然要舍弃。
要知道,面对死亡,唯一佛法才有帮助,其他一切都派不上用场。以前上师如意宝常引用《教王经》的一个教证:“国王趋入死亡时,受用亲友不随身,士夫无论至何处,业如身影紧随后。”希望每个道友把它好好背下来。这虽然是佛陀对国王的教言,但实际上对每个人都同样适用,当你趋入死亡时,财产、眷属等世间美好不会跟随,紧紧跟着你的是什么呢?就是生前造的善业恶业。造善业会获得快乐,造恶业则感受痛苦。《千字文》中也说:“祸因恶积,福缘善庆。”祸害是多次作恶积累而成,幸福是常年行善得到的奖赏。
有些人活着的时候,身著绸缎、口饮茶酒、地处高位、美如天仙,但死了以后,身体也只是一具尸体,东倒西歪地放在那里,令人见而生畏。以前张国荣死后,很多记者说尸体为什么那么难看;邓丽君在泰国死后,也有一部分记者过两天后纷纷拍照,说她的尸体不太漂亮。其实这不值得大惊小怪,人死了以后,没有一个好看的。
《四百论广释》中曾有个故事说:有一国王对王妃极为宠爱,忽有一日王妃死了,群臣为了不让国王太悲伤,便启奏:“王妃没有死,她变成魔鬼了,尸体已经起来了!”国王一听特别害怕,立即下令将王妃碎尸万段。不久又禀告:“王妃死了!”国王大喜,令群臣敲鼓庆贺。其实,若观察任何一个人的身体构造,就会明白死人与活人没什么差别。诚如米拉日巴尊者所言:“见而生畏之尸体,本为现在之身体。”我们见后特别怖畏的尸体,实际上就是生前爱执不舍的身体,只不过有一息尚存罢了。有些人对尸体不敢接近,给死人守灵时特别害怕,担心尸体突然站起来。其实这没有什么,他生前站着时你都不害怕,如今暂时“睡”下去了,也没什么可害怕的。
现在的殡仪馆,据说专门有一项业务——给死人化妆,化妆费要花好多钱。有些人活着时从来没有化过妆,死后却被涂得五颜六色。不过,此举根本没有意义,你拿钱给尸体化妆,还不如给他供一盏灯、挂一点经旗,或者刻一个观音心咒。一般在藏地,人死了以后,放骨灰或尸体的地方,通常会挂经旗、刻观音心咒,这样依靠三宝的加持护佑,灵魂就不会害怕。这一点非常重要。你们以后若有亲朋好友过世,应将他的骨灰送至诸佛菩萨、高僧大德加持过的尸陀林,然后为他在不同的地方挂些经旗。即使你没拿到他的骨灰,那么一边念他的名字,一边挂经旗或刻观音心咒,对他的利益也非常大。关于这一点,一些伏藏品和佛经中专门有记载。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每日箴言
比起信仰,佛法更注重认识真理的智慧。藏传佛教强调用智慧观察世界——如果一件事物通过智慧观察后成立,那即使科学暂时无法验证它,我们也不得不接受;如果通过智慧观察后不成立,那即便是佛陀所说的话,也可以选择不接受。
--索达吉堪布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