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心灵“常备药” 返回

心灵“常备药”

HDZGGW 正觉海 2024-01-23



随着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许多家庭都配备了“家庭小药箱”,放上一些常规的药物和医疗用品,来应对突发的受伤和病痛。如果家人有特定的疾病,更会准备相应的急救药,以保不时之需。


其实,除了关注身体方面的病痛外,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多人的精神也很疲惫、十分痛苦,同样也需要在“家庭小药箱”中备上一些“常用药”,为精神解压,保持内心的自由和轻盈。



两种“特效药”


佛陀认为,解决痛苦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一些观念来改变我们原有的认识,从而缓和我们的压力;另外一种方法,就是禅修。

我们的一些观念建立在非常脆弱的基础上,一旦这个基础有一点点动摇,我们的整个观念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对很多东西都拒绝接受,在不能接受又无法逃避的时候,内心就会产生很多痛苦。我想,通过一些佛教的方法,比如用自己喜欢的、能够接受的方式,就可以改变原本的一些观念,这个很重要。

第二个是禅修、打坐。除了佛教的禅修中心以外,在大学、医院,还有大型的企业里面,也有人开始禅修了。因为人们发现,想要在超强压力、激烈竞争的情况下生活,没有强大的精神是活不下去、扛不住的。他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禅修。大家可以学一下禅修的方法,现在很容易,在网上就可以学习。先学一些禅修的方法,然后有空的时候去打坐,这样内心就会逐渐强大起来。强大了以后,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就可以化解,这样就不会有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

所以,让自己强大起来确实很重要。


三个“养心”准则


无论是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我们都要观察、监督自己的行为,时时刻刻都要有正知正念,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这个很重要。

正念是什么呢?就是不忘记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随时都要提醒自己;所谓正知,就是时时刻刻都要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想什么、干什么,身、口、意三方面都要观察。观察的同时就会发现,自己是否在说不该说的话,或是在想不该想的东西,或是在做不该做的事情。

除了具足正知正念以外,平时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太随便、太放逸,要谨慎、小心一点。

正知、正念、不放逸,是佛经中经常提到的佛教徒的三个行为准则。这也是帮助心专注的方法,是初学者趋入禅修的最好方便!


素材来源:本文根据慈诚罗珠堪布相关开示编辑整理。

灰色字为小编语。


推荐文章:做自心的拆弹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