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365颗钻石的约定(110) 返回

365颗钻石的约定(110)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7月6日 佛历2564年



【第110颗钻石】

བཤེས་སྤྲིང་ལས།དམྱལ་བ་བྲིས་པ་མཐོང་དང་ཐོས་པ་དང་།།དྲན་དང་བཀླག་དང་གཟུགས་སུ་བགྱིས་རྣམས་ཀྱང་།།འཇིགས་པ་སྐྱེས་པར་གྱུར་ན་མི་བཟད་པའི།།རྣམ་སྨིན་ཉམས་སུ་མྱོང་རྣམས་སྨོས་ཅི་འཚལ།།ཞེས་གསུངས།


《亲友书》:
即便见闻地狱图,忆念读诵或造形,

亦能生起怖畏心,何况真受异熟果。


地狱之苦知多少?

对于有善根的人来讲,就算见到

地狱的绘图、听到地狱的痛苦、忆念地狱的情景、读诵地狱的描述,也会特别害怕,毛骨悚然,更何况是去亲自感受那些痛苦了?


因此,有正知正念的人在了知地狱的痛苦后,一定要避免造恶业。同时对于这些道理,要踏踏实实去修持,不要有什么傲慢心。不然,连基本的佛理都不懂,会闹出很多笑话的。


从前,一位仪表庄严、趾高气扬的比丘,前去拜见上师扬仁波切。仁波切问:“你对佛法认识得如何?”    


那位比丘自吹自擂地回答:“我对佛法无所不通、广闻博学。”  


上师又问:“那么,十八地狱是指哪些呢?”  


这时,比丘支支吾吾地答道:“八热地狱、八寒地狱共有十六个,嗯……再加上噶玛巴黑帽、红帽两个,总共有十八个。”  

其实,这位比丘并不是因为不恭敬噶玛巴,才将他们列入地狱的数目中,而是忘记了孤独地狱、近边地狱的名称,由于当时噶玛巴黑红帽二位尊者大名鼎鼎,所以就随随便便算在了地狱的数目里。


如果到了这种地步,姑且不论求法修行,甚至连字面意思还是懵懵懂懂,实在是令人感到惭愧之处。  


这种不懂装懂之人,不仅在佛教中有,世间上也比比皆是。

从前有个东北人到南方做官,当地乡绅请他吃饭,让仆人端上一盘菱角。他从来没吃过菱角,又不好意思问,主人一再请他先尝,无奈他只好拿起菱角,放到嘴里去嚼。 


主人看他连壳也没剥就吃了,心里很诧异,问他:“这菱角要剥了皮才好吃,你怎么整个都丢到嘴里了?”   


他明知自己弄错了,却一本正经地说:“我刚刚到南方来,有些水土不服,连壳都吃掉了,为的就是清热解火。” 


主人摇摇头,说:“我怎么没听说过呢?你们那儿这东西很多吗?”  


那人答道:“多得很,山前山后到处都有长!”    

主人听后哑然失笑。

这种人明明无知,却硬充内行,最终只能使自己受辱。故萨迦班智达云:“愚者学问挂嘴上,智者学问藏心底,麦秸漂于水面上,宝石沉没于水底。”愚者常把学问挂在嘴上,似乎什么都懂,而智者却把学问默默藏在心底。


正如麦秸总是漂在水面上,宝石却自然会沉没到水底。   







查看往期内容,可点击下列文字链接:

温故而知新】

1、煜煜钻石,您采几颗?

2、愿君多采撷,此物最加持

3、钻石虽久远,此颗永留传

4、一直爱,不容易

5、是宝贝,不是包袱

6、不是神话,是智慧

7、积少成多,您已渐成大富翁


排版 | 一心一意

图片 | 嘉黛





约好一起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