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花开 >> 守戒还是说善意的谎言,两难怎么选?
返回
☟
如果放生那天你恰好在守持不妄语戒,这时有人问你:“是不是在放生?”而你明明知道他想撒网捞鱼,如果被他知道,很多众生就会因此而丧命。你会选择妄语么?
生活中,有时十块钱既可以供灯开智慧,也可以放生救度生命,二者都是善法,但我们往往不知该如何选择。
守八关斋戒时不能打妄语,可偏偏总有人打电话进来,我既不愿意跟他说我在守戒止语,也不能打妄语说自己在开会不能说话,这又该如何处理呢?
处理这些情况的核心原则是:“勿因小失大,大处思利他。”
不要做“丢了西瓜捡芝麻”的事。
也就是说,行持善法要简择功德大、对众生利益大的去做。发了菩提心的行者,最重要的事业就是利他。
所以此处衡量“大”“小”的标准就是利他功德的大小。
比如我们放生那天恰好在守持不妄语戒,这时有人问你:“是不是在放生?”
如果你明明知道他想撒网捞鱼,那肯定要说:“我没有在这儿放生。”因为如果被他知道了,很多众生就会因此而丧命。
从妄语戒的角度,不说妄语肯定有很大功德,但与之相比,众生的性命更加重要。这就是“大”。
菩萨最重要的事业就是利益众生,因此我们要两权相较取其重,选择对众生的利益更大的去做。
大乘佛法唯一的核心就是利益众生,无论本论开头所讲的菩提心是大乘之关要,还是此处所说的行持任何善法需以对众生利益大小来谨慎取舍,都体现出“利他”是大乘菩萨道非常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
所以,当我们在衡量一件事是否有功德、值不值得去做时,应首先考虑对众生有无利益。
文 | 摘自 菩提洲网站-在线学习
《入菩萨行论 · 浅释》第六十二课
慧灯法师 讲释
修慈悲喜舍转生梵天?说好的菩提心呢
法王如意宝:菩提心可遣除一切负能量
不发菩提心,不论修习何种高深之法,都不算是菩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