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若懂得十二缘起,就会明白在世俗中,
不像顺世外道所说,人死如灯灭,死后什么都没有。
众生乃至未得涅槃之间,以业力所牵,会在轮回中不断循环、漂泊。
如果你对前世后世不太相信,那一定要依止善知识通达十二缘起的道理。
-《亲友书讲记》-8.26
判断一件事情的善恶,并不根据事情的外相,而是取决于内在的发心。
所以,大乘发心非常重要,虽然它无法保证我们立刻获得幸福,
但无疑是获得今生来世安乐的主因。
-《汉地的当代藏传佛教》-8.27
所谓的修行就是,从道理上一个一个地去想,从而使心态慢慢调柔。
学佛不是办个皈依证就马上不一样了,也不是闻思几年就可以了,而是需要长期学习。
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修行佛法的次第性和长期性。
虽然佛教被列为宗教,但我认为,佛教更像是一种教育,
它不但有天文、地理等诸多知识,还提供了让我们越来越贤善的修行方法。
而这些宝贵的内容,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如果你想了解它,
要先通过听闻和讲解来理解法义,然后再实地修持,从而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
-《藏传佛教在汉地的流行》-8.29
果报什么时候会现前呢?佛陀告诉我们,
有些是今生中很快成熟;有些要等到下一世;有些还要好多世才会成熟。
但不管怎样,只要种下了“因”,无论过多久,哪怕是千年、万年,
它的“果”都会成熟,而且不会有丝毫减损。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事业、家庭很重要,但这些只是你的迷乱显现,
就好像你做梦时变成总经理,梦中的工作很重要,
而你醒过来之后,原来的工作根本不存在。
同样,我们世间的事情也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解脱。
-《亲友书讲记》-8.31
无数众生将本不存在的“我”,
反而执著为实有,每天为了这个“我”而奔波,由于没有遇到善知识和大乘佛法,
一直在轮回中漂泊,还认为自己见解相当正确,并把很多人引入邪道中去。
我们作为大乘修行人,必须对佛法的核心——无我法门有所了解,
并经常串习这种境界。
-《亲友书讲记》-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