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 三世中求有,相续不可得。若三世中无,何有有相续?【每日一颂】《中论》
二十一观成坏品
庚二(破承许时间为果之生灭因——观成坏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辛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宣说能害自性存在之理;二、遮破存在之能立。
壬二(遮破存在之能立)分二:一、破现量之能立;二、破比量之能立。
癸二(破比量之能立)分二:一、以无生而破;二、以太过而破。
子二(以太过而破)分三:一、宣说太过;二、破离过之答复;三、摄义。
丑三(摄义):
三世中求有,相续不可得。
若三世中无,何有有相续?
在三世中寻求相续都了不可得,如果三世中都不可得,何处还会有相续呢?
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当中以智慧来寻觅,所谓的轮回相续,都了不可得。为何得不到呢?
因为过去世已灭,故得不到相续;现在世是刹那生灭的体性,上面不可能有相续;未来世尚未产生,也无有相续。由此可见,在三世上都没有相续,而在三世的中间也不可能有相续,昨天观察过,前世无论已灭、正灭,还是未尽,都无法产生后世的相续。再者,如果认为相续存在,那前后世的相续是以无二无别一体的方式存在,还是以他体的方式存在呢?观察之后都不合理。
如果在三世当中相续都不可得,那何处还会有相续呢?哪里也得不到,因为相续不可能超于三世而存在。
◎相续只是分别念的总相
所谓的相续,其实是人们以分别念,把前后同类的法联在一起(就像因明所讲的相属)而安立的一种假法,它只是分别念的总相。很多人认为相属应该存在,因为《量理宝藏论》第六品中专门讲过相属和相违。所谓相属,是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等诸法之间的关系。虽然人们常认为彼生相属或同性相属是存在的,但所谓的相属(关系),只是人们分别念安立的假法,并不真实。同样,前后世之间的关系——相续,也只是分别念的假立,不要说胜义观察,即使在名言中也不能成立。
为何说关系不存在呢?因为,如果承许关系真实存在,就要承许诸法实有,但如果诸法实有,就如前面所观察,要么堕入常边,要么堕入断边,这种过失难以避免,因此,所谓的关系不可能成立。宗喀巴大师在《理证海》本品的最后说:如果承认诸法实有,就很难避开堕入常断二边的过失,而我们不承认万法具有自性,故无有此过失。
总之,如果相续真正存在,它必然存在于三世当中,然而三世当中都得不到,并且如果相续存在,它必然有产生,然而无论自生还是他生,无论前世已灭、正灭,还是未灭,都无法产生,最后就会了知,所谓的相续根本不存在。《入中论》等论典中常用花鬘、军队等做比喻,说明相续等诸法只是如幻的假立,实体不成立的道理。
◎破了相续,即破了万法
本品虽然是讲成坏不成立,但成和坏牵涉到了相续。之所以破相续,是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自他有情的相续、河流等事物的相续肯定存在。通过学习本品就会知道,成坏并不能成立,认为成坏之间有一个相续的观点,也不能成立。
既然成、坏,以及中间的相续都不成立,那我们平时执著的所有事物是真还是假,便一目了然。将不存在的东西执为存在,只是我们的分别妄执,就像有眼翳者认为眼前无而妄现的毛发存在一般。没有认清这一点,是我们的过失。
对于这些道理,大家平时一定要经常思维。如果经常看中观方面的书、经常思维,逐渐逐渐就会断掉对万法的实执。思维相当重要,它会让我们得到法的加持。
学完本品之后,大家应该更加体会到中观法理的殊胜性。如果学完《中论》《入中论》和《中观四百论》三部论典,就会完全明白,唯有依靠中观,才能真正抉择出万法实相,才能真正品尝到佛法的甘露妙味。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新版讲解
记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