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4课-脉络&难点
思维导图下载
xmind文件下载:
https://pan.baidu.com/s/1kR3e68G-2WUgAw_wlfZAAw 提取码:379m
Jpg文件下载:
https://pan.baidu.com/s/1HujHuunT78HjU_Q-oIffzg 提取码:hz8e
本课脉络
详细分析
课前开示:
一、传讲《前行》,上师的三个目标
二、上师再次强调发菩提心
(一)学佛目的:为了利益众生
1、发心:以听法为例,强调利益众生的菩提心
2、行为:日常生活中,应尽心尽力帮助众生
● 例说:发心道友如此辛苦,无非是为了外面的人得到佛法滋润
(二)发心原因:众生愚痴可怜,唯有佛法能拯救
1、众生愚痴可怜:例说/比喻
2、唯有佛法拯救:比喻
(三)怎样行持:愿行结合
1、愿:真有善心,就有能力
● 例说:法王弟子发心力量强,后来在世间饶益了无量众生
2、行:层层努力,见修圆融
● 例说:以上师自身为例,劝诫应时时串习菩提心
三、引出下文
正文部分:
丙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
一、密宗的特点(首先从道理上说清)
(一)略说:《三相灯论》所云:“一义亦不昧,不难方便多,是为利根故,极胜秘密乘。”
1、相同之处
2、不同之处
3、劝诫:应认真闻思对比
别说:遣疑
o 疑:有些人不理解密宗的即生成佛和烦恼转为菩提的道理
o 遣:以汉地禅宗顿悟法门为例
(二)广说:超胜之处
1、不昧:见解不愚昧(侧重法)
2、不难:行为方面不难(侧重修行者)
3、方便多:修行方面具诸多方便(侧重法)
4、为利根:根基方面是利根(侧重修行者)
(三)进一步解释:从“不昧”和“方便多”两方面讲述密法的超胜(侧重法)
1、进一步解释“不昧”:密宗揭示的是显宗的隐藏义
劝诫:
o 上师观点:若不了解要交流,千万不可信口毁谤
o 此观点成立的原因:上师以自身智慧与精进为例,表明自己对密宗了解有发言权
2、进一步解释“方便多”:密宗有很多不经千辛万苦即能现前圣果的甚深方便
1)正说:方便多
2)方便之因:甚深方便依赖于转变意乐——观清净心
① 略说:拉雪堪布的教言为例
② 详说:清净心(什么是清净心,为什么要观清净心,遣除疑惑)
A、因为:清净心并不是将本不清净的硬观为清净
a、正说:麦彭仁波切《定解宝灯论》
b、公案:显宗《维摩诘经》中舍利子和螺髻梵王关于释迦牟尼佛国土是否清净的辩论
旁述:显宗经典跟密宗的观清净心完全一致
B、所以:(本来清净故)观清净心转变意乐很重要
a、总说:心如何安立,万法如何显现(密宗:《文殊根本续》、续部教证)
b、别说:有了清净心,一切随之清净(显宗:《圆觉经》、智者大师《摩诃止观》)
旁述:懂了密宗才会懂得显宗的隐藏义
c、结论:要懂得转变意乐,升起密宗见解
旁述:发心视根基而定,密宗见解并非和显宗绝缘
C、遣疑:那我们为什么看不见呢?
a、疑:为什么看不到万法清净
b、遣:因为我们自己的心有问题(以塑料玫瑰花为例,说明心把假的当成了真的)
二、明观五种圆满(了知道理后如何观)
(一)略说:五种圆满
(二)详说:如何观
1、以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例(上师补充)
1)一转法轮(地点、本师、眷属、时间、法门)
2)二转法轮(地点、本师、眷属、时间、法门)
3)三转法轮(地点、本师、眷属、时间、法门)
2、原文中提到的四种明观方式
1)地点、本师、眷属
① 密严法界宫、法身普贤王如来、如来密意传的圣尊或持明表示传的圣尊
② 铜色吉祥山莲花光宫殿、莲花生大士、八大持明、君臣二十五尊及勇士空行
③ 东方现喜刹土、报身金刚萨埵、金刚部尊众
④ 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光如来、莲花部尊众
2)法和时间:大乘法、本来常有相续轮
名词解释:本来常有相续轮
o 旁述:应懂得密宗的殊胜性
本课难点
随其心净,则国土净
相对于菩提心的说易行难,观清净心可能说起来都不是那么容易理解,更别提行持了。我们可以初步理解为“境由心转”,你的心态决定着你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比如一个乞丐,无论走到哪里都习惯性的四下寻找,看看有没有破烂,最后拿回来的就是一堆破烂。我们如果习惯性的以挑毛病的眼光看待世界,就算佛菩萨到了你面前,依然也会启动挑错机制,挑出一堆毛病来,心里处处是讥嘲愤怒,嘴上也是讥嘲愤怒,周围的人会敬而远之,别人的疏离导致自己更加不满,形成恶性循环;如果是一个内心非常干净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对别人的缺点包容理解,嘴上由衷的说着赞美的话,他身边也会聚集越来越多的人,形成良性循环。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
更进一步说,我们现在所见所闻,就像上师打比喻说的那盆塑料玫瑰一样,是我们把假的当成了真的却不自知。我们现在就处于实相中,一切万法并不是像我们看到的这样平庸不净,它们本来就是非常清净的佛刹。看起来坚固的北京城,实实在在的三环路,同事甲,其实都是假的,都是你的业力导致你只能看到这些。显宗只抉择到这些是本不存在的,是空性的,却没有着重抉择这些显现本来是清净的。如果我们真的能理解并依之观想:其实我的小屋是佛的刹土,只是我没有看到,周围人都是佛菩萨,是我看错了……这样跟随实际情况的观想可以迅速让我们的心从平庸的状态出脱离出来,修持速度是非常快的。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小公案:直贡噶举的果仓巴,修行非常了不起,他上师是直贡噶举的创始人臧巴嘉热。有一次,果仓巴很想去邬金刹土参加会供,但上师说时机没有成熟,不过如果他愿意,倒可以去神秘之地佳兰达惹,那里的深谷山泉附近有一座寺院,空行母要在那里秘密集会。果仓巴就由一名年轻弟子伴随,立刻出发前往。他们来到佳兰达惹附近的河边,果仓巴看见成群的空行母拿着鎏金的法器、坛城上的食品及丰盛的供品,进入一间庄严堂皇的殿宇。但他的随从因业障太重,看到的只是一间破败荒废的山间小庙,一些妇女在那儿用生锈破损的工具干活。这位年轻僧人懒得再往前走,就说自己想在河边草地上晒太阳。
果仓巴便独自走向辉煌的大门。他正欲跨过门槛,两位忿怒空行母挡住他的去路,说凡夫俗子不能进去。他就安住于大手印的最高境界,那两位凶恶的看门者马上化为美丽的女神,邀请他进入,与无数持明者和空行母一起会供、唱道歌,得到了许多加持品。回去以后,年轻的随从抱怨说,这趟旅行似乎是在浪费时间。果仓巴只是安静地微笑。后来,果仓巴给他赐予了很多教言,在果仓巴的教导下,这个弟子也成为一位证悟的上师。
编写师兄:定解B24
审核师兄:定解B06
【档案编号B01004-定解B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