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学子 >> 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45课 返回

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45课

一、 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真实圆满的菩提心,一定是“为利众生愿成佛”,既要具足利益众生的部分,也要具足成就佛果的部分。通过悲心缘众生,通过智慧缘佛果。只有这两个条件都具足了,才是真正的大乘菩提心。


科判分析:

1. 静虑品宣说的是让世俗菩提心增上的方法,前面已经学习了舍弃世间,断除自相续中的妄念,本课继续学习世俗菩提心修法中的“摄义”部分。

2.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不修自他相换之过患,本课的前两个颂词学习修自他相换之功德。

3. 了知了不修之过患和修之功德后,第三个颂词便开始“教诫修自他相换”。至此,自他相换之意乐的摄义部分全部宣讲完毕。

4. 紧接着第四个颂词开启自他相换的行为部分,首先宣讲的是行为修法中的“当利他”。


具体内容:

1. 修持自他相换能够终止轮回的痛苦,进而成就佛果,此功德是佛陀的无欺之言。为了让我们对佛语深信不疑,这里讲述了诸多佛陀教言无欺的道理。(详见颂词1

2. 释迦牟尼佛以及前辈高僧大德们,正是因为往昔无数劫的不断修持菩提心,最终才成就了佛果。而我们无始以来却被自私自利的心染著,唯有造业流转轮回。如果我们也如前辈大德那样,发起菩提心并精进修行,也同样早已成就了。所以,我们应该从当下行动起来,努力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菩提心。(详见颂词2

3. 无始以来,我们之所以痛苦不堪,就是因为有我执和我爱执,我们习惯于将本不是“我”的五蕴假合体执着为“我的”。既然这种我执是可以通过串习而获得,那么同样,我们改变观念,将本不是我的众生的身体也执着为“我”来保护,一定是可以做到的。(详见颂词3

4. 以往因自私自利心的染著,我们习惯于观察“我要什么”、“我想得到什么”,而如今成为了大乘修行者,应该反其道而行之,去做众生的“密探”和“奸细”,观察众生都需要什么?什么可以给到众生以安乐?然后从自己这里悉数盗取出来给予众生。(详见颂词4

发心师兄:定解C09

审核师兄:定解C20/定解C16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课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

阅读原文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