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91课
一、 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
寂天论师在完整宣讲菩提心利益、受持方法及六度万行等学处之后,在本品中将造论功德做总体的回向。在本课的颂词中,以总的方式先将功德回向给众生的暂时安乐和究竟利益,再将功德回向给地狱众生的有情,愿他们能够远离地狱的痛苦获得极乐的快乐。核心内容如下:
(一)课前开示:
1. 不回向的过失:如果没有回向给众生,善法很容易被摧毁,如《极乐愿文大疏》云:“积累善根后,颠倒不回向,宣扬生悔心,灭善根四因。”
2. 回向的功德很大:远离以上四种因而回向功德很大,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方便,依靠它自己的功德越来越增上,如偈颂云:“回向无尽道,增上并转变。”
3. 回向的作用:可以转变善根,回向给今生,就会成熟今生的善根;回向给来世,就会成熟来世的善根。通过将善法功德回向的力量可以实现任何愿望,如同金匠可以将金子做成不同的器物。《文殊刹土功德庄严经》云:“何人发愿,如是而实现。”
4. 回向的分类:回向可以分为上中下等。下等的是为了今生来世的快乐而回向,中等的是为了获得声闻缘觉的寂灭果位而回向,上等的是为了天边无际的众生而回向。以后做善事务必以上等的心来做回向,如《慧海请问经》中说:“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尔,未获菩提其不尽。”
5. 回向文的内容:有时间可以念此处的《回向品》、《普贤行愿品》等,没有时间可以念释尊在因地时布施罗刹血肉的偈颂或者是法王如意宝造的《愿海精髓》等。但是要注意回向文的内容必须是一地以上菩萨的金刚语,凡夫以善心的回向,不一定能成实。
(二)为众生利益而回向(第一颂):此处寂天菩萨将造入行论的所有福善回向给所有众生,愿他们能趣入菩萨行愿。
1. 需要注意的是回向善根是在心上安立的,如果只是嘴上说说或以自私心去回向则对众生的利益不大。
2. 回向善根众生肯定能得到利益,这是毫无疑问。如佛经中讲到的广严城饿鬼因回向获得供佛功德而转生天界的公案以及中阴身众生没有行善机会,希望亲友能够将善根回向给自己。
(三)为众生安乐而回向:此处寂天菩萨回向在轮回中受苦的众生能获得快乐(第二颂),享受快乐的众生能够不失去快乐,最终都获得菩萨的大乐(第三颂)。
1. 应当普皆回向:发心对境是可怜众生,只要是有情应该普皆回向,一定要把回向对境扩大。哪里有痛苦、哪里有困难,就应该有我们的回向。
2. 回向应当具足四种条件:对境、意乐、誓愿、祈祷。
3. 回向给享受人天安乐的众生:看见有钱人应该真心随喜,愿他们永远具足快乐,自己有欢喜心。应养成习惯,看到特别有福报的人应该全心随喜,愿他不要离开这种快乐。
4. 究竟仍要回向菩萨快乐:有为法是无常迁变的,不能恒常保持,心里应该发愿众生不离暂时快乐,最终获得登地菩萨快乐。
5. 可以回向三世一切善根:未来、过去、现在的所有善根都可以普皆回向如来地,如《华严经》中说:“众生一切善, 过去现未来,回向普贤地,愿皆获善妙。”
6. 回向时唯一希求佛果:回向善根的时候不能希求声闻、缘觉果位,甚至连十地菩萨的果位也不希求,唯一要获得佛果。《中般若经》说:“此善根当唯为成佛作回向, 切莫为声闻、缘觉及十地作回向。”
7. 回向时要懂得窍诀,具足三种心态:懂窍诀的话功德无量无边,不懂的话千百万劫行持六度也不一定能够成功。要具足对因果的信心、对轮回的出离心和对有情的悲心,这三者对应小士道、中士道、大士道,回向时也要具足这三种心态。
(四)回向地狱有情,愿他们痛苦自息(第四颂):
1. 此处回向的对象是:寒地狱、热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中的众生。以及在人间造恶业,将要转生地狱的可怜众生。
2. 此处回向的方式是:愿他们离开地狱的痛苦而享受极乐世界的快乐。
3. 作为大乘菩萨回向不可缺少:做任何善法都可以回向,回向的方法也比较多,关键看如何运用,但是不管怎样千万不能将善根独吞。
发心师兄:C03
审核师兄:C65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课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