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摄颂 | 想真正得到解脱,必须生起出离心
宗喀巴大师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讲释
若不勤思苦谛罪,就难致力于解脱,
不思集谛轮回序,难晓割断生死根,
出离世间依厌离,当知生死何所缚。
瑜伽我亦如是修,你欲解脱如是行。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主要宣说的是苦、集、灭、道四谛法轮。如此四谛可容纳一般小乘所有经论的观点,由证悟人无我而能得之解脱,以此四谛法轮即可获得。
依四谛法修行,其首要为知苦谛,到底痛苦是怎样的;然后断集谛,断除业和烦恼,此为苦谛之源;故应修道谛,依道而修,如八正道等;最后证灭谛,灭除诸业烦恼而显现解脱,亦可称为证悟空性智慧。
假若我等在此轮回当中,不精勤思维苦谛之罪业,也就难以将整个身心致力于寻求解脱道路之中。但是,如若仔细观察,三界轮回确实犹如“火宅”一般,非常非常的痛苦,如有行苦、苦苦、变苦三种苦;亦有生、老、病、死四种苦,再加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不欲临苦,而成八苦;乃至种种大苦所逼迫,一切众生皆是非常之苦恼。
然而,若未了悟此轮回之痛苦本性,那么对此三界轮回,亦难生起厌离心。何故是苦,此轮回不安乐吗,为何还要出离?如此众生,暂被无明惑障所蒙蔽,则谁亦难令发起出离心,而趣入解脱。故应如实观察思维,如此轮回之一切皆为苦性,由此真正了知苦谛之罪过,才能发起寻求解脱之信心与决心。否则,也是无法解脱的。
知此苦谛后,继应思维此等痛苦皆非无故而来,定有其根源来历。此等痛苦之源,即是业和烦恼,亦即无始以来之无明。对此若不仔细思维,实亦不行。
如此应知,轮回痛苦皆由往昔之无量业和烦恼积集而成,故称集谛。如此集谛于轮回中其次序,即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此十二因缘次序轮转相续,就形成了生死轮回。如果对此难以知晓,如何能割离断除生死轮回之根本?
无始以来,众生之业和烦恼于轮回中相续不断,如旋火轮。不明其根本,仅身心痛苦万分,也无有任何意义。如同一人身染重病,备受病苦折磨,其人则应寻医就药,遵听医嘱,方可渐复。然其亦必须了知其病苦之来源,如衣食住行等诸多非理之处,并对此病源,急速断除,不可再染。否则,虽已得治亦难痊愈。
是故于此应知,轮回之根本,就是集谛。而其根本之根本因,是无始以来之俱生无明和俱生我执。
知轮回之根本而断集谛,应依道谛而修,证悟人无我、法无我,证悟缘起性空。大乘之法包含人法无我,小乘仅修人无我。但无论何者,若想真正得解脱成就,皆应从发出离心着手,对世间一切皆生厌烦,并始终依此厌烦心和出离心而修。证悟人无我亦必须依此出离心。
如《三主要道论》中所言,要对整个轮回一切行事、一切所作所为,皆自内心生起厌烦心。生起出离心后,还应当知晓,于此生死轮回,是何障碍将我等众生所束缚?是业和烦恼,也是无始之无明烦恼,将我等众生捆于轮回之中的,是无明这根绳索。如是当下即得了知,知后勤修道谛,直至显现灭谛,显现智慧,显现真正无我之智。
由此,四谛法轮之义于此皆已归纳。
此处前者是讲四谛法,后者是讲出离心,并以出离心来贯穿四谛之始终。欲生出离心者,首先应知轮回痛苦,继而应知此痛苦之根源,即无明烦恼。若欲断除无明烦恼,又应先将世法看破。如果还未看破世法,就很难断除无明烦恼,依旧辗转于轮回之中。
是故,出离心确实非常重要。要想断除轮回之根本,必须生起出离心。宗喀巴大师讲:瑜伽士我亦如是修此出离心的,你等后学之人欲得解脱,也要如是行修此出离心!
(未完待续)
敬摘录《菩提道次第摄颂浅释》
1.婚姻家庭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1
2. 真实因果案例: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2
3.不离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3
4. 心经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4
5. 金刚经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5
温馨提示:公众号后台,不是留言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