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北 方 的 元 宵
和气随缘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世间的纷扰争斗,犹如红尘、白浪一样纷纷攘攘,唯有忍辱柔和才是处世妙方,所以,我们应当随缘度日,终身安分守己。
“红尘”一词,是在唐朝开始使用的。当时的首都是长安,那里终日车水马龙,飞扬的尘土被夕阳染成了红色,故有“红尘”之说。后来,人们就用它来形容俗世。
所谓“红尘白浪两茫茫”,是指世间的各种争斗此起彼伏,人们为了满足一己私利,经常都在钩心斗角,有意无意地伤害着别人。
在这种情况下,若想息灭争斗,唯一的妙方就是安忍。
安忍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佛陀在《生经》中说:一个人若时时行为柔和,就会得到众人的尊重和喜爱。《中阿含经》也说:唯有安忍能制止争论,此法是最为尊贵之法。
因此,我们不管处于什么环境,做人做事要学会忍,不要有过多强求,应当随着自己的因缘安分度日。
现在,很多无权无财的人,成天追求升官发财;容貌不端丽的人,也盼望整容变成天仙......其实,总想强行达到某种目标的人,最终不一定能如己所愿,甚至结果会事与愿违。人不要刻意去违背自然法则,就像水是往下流的,日月是在空中运行的,如果非要扭转它,是很愚笨的行为。同样,我们现在若活得不如意,那肯定有不如意的因缘;相貌丑陋,也必定有丑陋的因缘,强行改变有时候也于事无补。
实际上,只要因缘具足,哪怕你不喜欢,它也早晚会来,再抗拒也没有用;反之,若是因缘欠缺,就算你心心念念祈祷,它也不一定会如期降临。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随缘——有条件,就过得好一点;没条件,也不必怨天尤人。
学 南 方 的 汤 圆
绵软柔顺
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
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
在这个世上,向来都是硬弩的弦先断,钢刀的刃易损。惹祸往往是闲言碎语造成的,招灾大多是心地不善招致的。
太硬的东西,总是最容易受伤。比如,一把钢刀太坚硬了,刃常常就会磨损;一把硬弩绷得太紧了,弦就容易被拉断。我们做人也是如此,如果性情刚强、行为粗暴,则会处处遇到挫折与不顺。
我们平常说话,切忌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孔子也说:“花言巧语,足以扰乱德性。”世间的很多麻烦,往往都是源于一时快语,所以,大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
此外,一个人若经常惹祸上身,往往也是心地不善所致。《辩意长者子经》中讲过:“若能内心调柔,对别人谦让、恭敬、随顺,同时又能学习持诵经论,这种人是人中最尊贵、最了不起的。”所以,拥有一颗调柔的心,对与人交往、成办事情会有很大帮助。
有些人的心很善良、调柔,不管什么环境都能适应,在哪里都能随顺大家;而有些人则恰恰相反:今天在这里,明天又跳到另一个部门,后天再换一个新环境......不管在哪里都待不长久。
其实,回顾以往的路就会发现,所谓的逆境,完全是自己的性格感召的。若想尽快脱离困顿,就必须利用佛法来调伏自心。
要知道,大乘佛法的加持力不可思议,即使你一贯认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闻思修行,心也会变得调顺、堪能。
༄ ༄ ༄
当我们遇到逆境时,要尽量做到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若能如此,任何苦难都会
逐渐消于无形
| 摘自索达吉堪布《残酷才是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