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原文(52) 返回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原文(52)

求学之足迹 求学足迹 2021-04-27



全知无垢光尊者著

上师索达吉堪布译



第四品 业因果



己八、善恶分别之果:


以如梦之比喻说明无而显现之业:



本来清净无而现,业作一切如画家,

恒时跟随如身影,不迁他处如苦乐,

自性难挡如河流,能变高下如君主,

极其广大如虚空,黑白不变如莲花。



此等业与烦恼虽无自性,然而显现不灭,其根本依赖于无明,业缘从境而生,业因与三毒相联。《念住经》云:“业之根源即无明,若觉则不随业转故。


业喻如画家,可作种种故;业缘乃思维外境,如猴子,所行多种;业如鱼儿,住于三有海中;业如家主,积累种种习气;虚幻,无而显现;如身影,恒时跟随;如苦乐,不迁移;如河流,势不可挡;如国王,撑握苦乐;如虚空,广大无边;如青莲、睡莲,互不改变。”


己九、甚深缘起之果:



观察诸业无本性,如梦能现异苦乐,

心立诸业无实相,因果无欺深缘起。

非有非无无二性,行何成熟如是果,

此乃如所尽所境,遍知如来所宣说。



我们以分别伺察寻找一切内外界,根本无法得到业与烦恼。如《入行论》云:“烦恼非住于外境,非住根身非中间,此处亦非其他处,居于何处害众生?此惑如幻心莫惧,应为智慧勤精进。”


虽然在胜义本性中无有业,却于此如梦般的世俗中,以造罪行善而分别感受苦乐。若以智慧详细分析,则诸业超越有无之边,犹如虚空,无有所积之业,因此郑重教诲我们说:切莫以心勤积迷乱而生之业,遍知佛陀彻知此理而宣说,而外道派无有此因果之理。


阿阇黎巴雪于《中观宝灯论》中云:“出有坏佛说,因果无欺惑,诸业皆如梦,他论未宣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