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使命》专题开示 &《三主要道论》传承 | 略讲
今天给大家传授的是这个时代的使命,还有宗大师的《三主要道论》,这两个。
哈哈~
为什么讲这个时代的使命呢?我们作为佛教徒,或者生长在这个时代的人,应该有目标和使命感。
第二,要讲到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法,因为各派并不相违。
第一,我们要知道这个时代是什么样子,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面临的危机是什么,方方面面要知道。
我想佛教徒都比较虔诚,没有过多考虑很多事情 ,“我好好学佛,我好好当清净的出家人,我做好我的修行,临死的时候不要后悔,离开人间时尽量不要堕落,往生清净刹土”。
"这个世界跟我没有什么关系?虽然我知道一些比如环保的道理,但我知道有什么用呢?"不是这样的。
我们任重道远,每个人要有使命感。
一方面,我们是人道中的修行人,既然选择了佛教,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境界不断修行,修行上至少不会带来后悔,尽心尽力修行。
当然修行也不是简单的。
有的人觉得修行简单,两三年不成功就失望。好象修密法显宗,觉得要么上师不对要么法不对要么自己太落伍了,这是不对的。把法看得太简单了,世间的知识要学多少年呢?
有的人中间失去信心的原因,是开始的定位不对,认为佛教是简单的,其实不是这样的。
我要讲的是,我们作为佛教徒不能仅仅在我的范围中的非常简单的思维,尤其作为大乘佛教徒要有远见和责任感。
什么样的呢?
某种意义上,应该有危机感。
我看到,最近皮尤的研究中心研究出,伊斯兰教从2011年人数发展非常快,2015年到达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到达2075年时会超过基督教,是全世界最多的人,这是预计。
从人数上是这样的。
以前从全世界,基督教从人数上是非常兴盛的,一方面退教的多,一方面老龄化。一方面,新的教徒生育率不高,所以没有特别大的发展。
而我们佛教,按他们的研究,未来的十到二十年,人数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 ,大概是五亿左右。
我们佛教徒,再过十年二十年四十五十年,很有可能下降。因为一部分出家,没有自然而然的计划生育,没有发展,还有一部分受三皈五戒,还有一部分,生了孩子之后,从小没有象其他宗教一样和父母同样的信仰,我们没有一生下来就是佛教徒。
我们佛教其实也可以参考参考(众笑),父母要对孩子从小有个定位,“你应该是佛教徒”。
从现在的,尤其伊斯兰教,尤其他的势力越来越大,到欧美就会明显地发现,以后全世界可能对他们的一些计划有所覆盖。
还有一点,科技掌握在谁手里,文化和宗教就在谁手里。犹太人从全局看,发明了新的科技产品,开始研究推广宗教的一些方法。
我想说的是,佛教徒, 可能不能只是拿着转经轮,念金刚萨垛,我们的下一代可能也是这样的。佛教徒是很可爱的,不管世界怎么变,“我业力是很深重的”……虽然很珍贵,但同时,世界变化那么快!前二三十年的设备基本不用了,尤其到了5G时代,都非常恐慌。
很多媒体报道,一些人面识别……包括安全等问题会出现,有的人会做一些违法的事,有一些拥有高科技 的话,做起来也方便。
用一种特殊技术的话,有一些难以想象的事情也会出现。
这样一个特殊时代中,佛教徒特别安心地打坐、忏悔、闭关……一部分讲个人的是非,除此之外,对世界的未来的远见没有关心,在生活当中也不谈论,在修行中也不关心。这一代到了离开时,不知道新的佛教徒有没有培养。
现在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有灵魂人物,要不断培养下一代,要发展。因为这些人是无常的,一旦过世就会断了传承。
所以一是培养人才,一方面我们佛教知识掌握的这些人。佛教很甚深的道理要掌握,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才,表面上形象上存在,也是断层的。
有的时候佛教变成了低俗化。因为人们对佛教的甚深意义不明白,以为只是智慧的意思 ……“智慧就相当于……”越来越低俗。除了简单的分别念之后,没有一个教法,对开悟和证悟没有认识。佛教自己的传承没有的话,就会如此。
还有一个,这个时代,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掌握高端的方法,比如我们还在用诺基亚,用2G,除了黑色的念珠之外,什么也不会用,这个时代是跟不上的。
包括我们喇荣这边,有一些不同的专业(人才),我也经常强调,要利用学过的知识,包括开发一些软件、程序 、设备。这些我们要会用,不然到了一定时间,如同牧民一样,虽然有信心,但生存可能是有问题的。
首先,佛教在这个时代,培养人才是非常不可缺少的。
每个地方的法师辅导员, 有佛教的知识和科技的知识要尽快传给下一代,这样后继有人,有希望。
第二方面,我们要有组织架构。如果非常分散的话,就象一条河流,如果汇入,则源源不断流入大海。 如果只是一滴一滴水,中间是会干涸的。
我们佛教要存在,在这个时代中,要有内部自己的很好的严密的管理模式,非常人性化的、相应时代的管理模式。
就象成功的一些企业,象寺院,它是文化的中心,是智慧的中心。智慧从中产生,这是一种内在的组织 。
包括《毗奈耶经》中也有对僧团的管理,是世界上最好的管理模式。
这种内在的严密的组织 ,应该是有共同的心愿,并不是一起要做什么。
这种组织,在这个变化多端的时代,应该可以应对各种危机,包括我们没有想象的冲击力。如何应对外来的挑战,是非常坚强的战略思想。
这在世界上都是有的,是一种凝聚力。
一旦我们的思想遭到破坏,我们应该以什么方法来应对。这些是从我们的组织架构上,佛教现在不是特别强,如果这样下去的话,完全是个人的行为,在这样的时代中很容易消失。
所以大家学佛,也应该在不同的场合中,有一种凝聚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我们需要有一种长期性的、未来的远见。
不能过一天算一天,浑浑噩噩地过下去,对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百年千年如何传承下去,我们应该想一想。包括这个小小道场,以后如何传下去,比如写遗书等等。
不能目光短浅。对长期性的发展和生存,每一个人应该在这里没有一个“我是个人的行为”,没有这样想的。当雪山崩塌时,每一个雪花都是有责任的,没有一个是无辜的。
我们应有一个长远的心。
其他宗教中,高科技已经掌握在他们手里,有些是有人群的优势。伊斯兰教很快就有27亿人,有些是有一些小恩小惠的付出,包括基督教,特别接地气,吸引人气的。
人类特别需要的一些事情 ,他们都在做。
我们佛教徒也有一部分在做,有些人包括慈善等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但更重要的是,要有长期性,不是一两天就可以了。
这是对时代提出的几个建议。
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佛教,象喇荣人数、房屋,17年开始基本已经固定了,没有更多的其他的……但各地的佛教徒,其实需要这么几点。
一、佛教徒,在各地、寺庙、道场、中心……要有新的学员增长。
现在人类的人数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对全世界而言,其他宗教也是一样的。所以佛教也是有前途的。新来的佛教徒要有系统的闻思和学习,需要管理。
我们希望今年新加入的学员,首先自己要有目标,来干什么呢?这里学习的平台,不是接待其他上师,卖一些网络的产品,主要就是闻思修行。
特别愿意闻思修行的话,佛教有很好的教义,欢迎来参与。如果没有这样的,而有其他目的的话,建议最好不要浪费时间。
我看到有些佛教团体中,有种种目的来的,有一些是敛财的目的,利用一些人,在这里搞一些群。
我看到有一些群里,说“为上师做事,为学院做事,为法会做事”募款,非常不合理。
我们从来没有做这些事,这些是不好的人。
还有一些人搞宣传,为上师等。
还有一些做违法的活动。
这些人统统不建议加入学佛的团体中。
有的人说“你们怎么没有言论自由呢?”
你宣传可以用你的平台,不要用我们的平台。全世界(各行业)都是有自己的平台和维护,一些资源共享中有些是可以的,有些是不可以的。
我们佛教在闻思中,不收任何费用,其他提供你的宣传,我的上师的宣传,包括我个人的宣传,都是不允许的。
尤其这个时代中,我们开法会中,管家也抓了几个人,有些喇嘛被开除了。因为他们利用我的名义、学院我名义、学会的名义。严重的话,就是非法诈骗——以佛教的名义诈骗,这是危险的。
今天我特别强调,不管是新的还是旧的佛教徒,要好好闻思。如果不愿意闻思,而有种种目的。就象新的佛教徒,要在半年中观察 ,如果有其他目的……这种方式是很不好的。
说起来不是很好听,但我必须要说。
现在网络中,有一些人自己没有人脉 ,到这里来,经常吸引这个吸引那个,最后有些人头脑简单,失去了学佛的机会,被人利用之后,因果又不得不负。
我再三讲,唯一的目的, 十年二十年,预科也好,正科也好,密法经论等……要闻思。
今天上午一直和道友商量,要不要一些人加行提前修完,如何得到我们的一些学习。但不能因此管理混乱 ……其实我们每个规定要花很长时间,调整时内部意见也不合,但都是为了大家的利益。
如此之后,如果有人来践踏,也不得不处理。
维护道场都是有责任的,这样的道场也是不容易的。就象喇荣,不管有人赞叹还是不赞叹,是大德们精勤努力的结果 。就象法王如意宝,背后有一定的付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尤其今年,这个时代,在这个时候,我要特别给大家讲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方面,我们学习佛法,时间长一点的人,这些人我希望不要变成一种学着学着,没有感受到佛教的甚深美味的时候,中途半途而废。
一些老一点的人,非常不错。有一些大城市的人,在这方面的管理,闻思的系统几乎是没有的,现在至少是能珍贵地不断地学习。
我的原则是,学完了要毕业,你一直不毕业,管理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又留级 ,又留级……
就象我们中学大学毕业了,还在学校里不走,也不是很好的,应该出来弘法利生。
当然有些人学习特别不错,包括看到一些人,前后的念诵非常熟悉。我还是非常欢喜 ,以前好多人不熟悉,现在喇荣的念诵方法很熟悉……
下雨了是吧?是不是?
今年下雨下得很厉害,有些城市出现了水灾很麻烦的,下了吧,好象听到“下……”的声音。
要课前课后的念诵,法王的传承,包括音调,要很好地念。
还有一个,转经轮,道友在用。希望以后不管在哪里,当然在公共场合不太方便的时候,也不要特别……这样。
有时我看到乘飞机火车,方便也可以,不方便的话,看看别人的表情。
包括最近看念诵时,大家认真地边念边用转经轮,以前我讲过功德。以后也会翻译一些,最后找到一些转经轮的功德。
最近有这里,道友正在念诵很重要,但还有一些中间的,上午和下午的时间,最好不要在外面散乱。没有特殊情况,管家要稍微关注一下。
因为正在念诵时,外面太乱的话不是很好。该休息时休息,但机会特别难得。
我看到里里外外,线上线下,共同发愿,心是很好的。大家的信心很好,忏悔的力量很大,大家要配合管理。
老修行人要方方面面,一是管理上,不要全部交给新来的人,自己旅游去了。
有些佛教团体就是这样,口号很好,说“为了培养人才”,这是听起来很好,但听起来,还没有培养,还没有学好,提前交给他们有一定的危害性。
你即使不是真正在岗位上,也要指点,不要有嫉妒心。
曾国藩说过,有才华的人是以“傲”字毁坏,凡庸的人是以“惰”字毁坏。
今天的信仰和见解来之不易。这是多少世以后才能获得的?希望老学员不要看作无所谓,应该当作非常难得的机会来抓住机遇。
第三点,发心人员很重要的,除了自己行持善法之外,没有站出来做一些事,佛教团体是很难延续下去。
有些人口头漂亮 ,不真正去做。这样没有意义。有的人做得漂亮 、实在,一步一步做得完美;有些人讲得天花乱坠,但如果做得特别差劲的话,任何理想没有办法推进。
一方面要培养人才,堪布堪姆身体不是特别不好,不让退的,给他安排一些辅导法师,辅导员……有些十年二十年一直这样的。管理的一些重要的领导班子,有时候可以换一下。
有些道友一旦换了,有一些不好的情绪,然后就消失了。
这样不好。
我也是一样,发心在一些岗位上下来,还是尽心尽力在一些小的位置上做一些事情 。
所以要有一些自觉的,不是他动的,做一些事情 。
现在的佛教团体特别不容易 ,需要有多方的努力 。有些人根据自己的能力,提供道场,想办法把这种精神延续下去,这就是真正弘扬佛法。
在家居士弘扬佛法,就是护持道场。想办法把这种精神延续下去。否则到一定时候,你要做都不容易 ,因为力量太强了。
今天就是三点。
一是新来的如何闻思。
原有的道友如何弘法利生。
还有一些发心人员,我也想给大家发一点奖,但人多,我心里特别做一些加持。如果没有你们,确实有心而力不足。如城市里的发心人员没有主动性的话,在没有信仰的团体中将佛教的智慧进行宣讲,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我刚刚讲,人类社会面临着很多危机,科技的宗教的各方面的冲突……我一想,都很容易得忧郁症。
东方很多文明被西方文明吞噬了。
宗教文明,依靠人工智能,如何毁坏?
东方西方思想……在这样多的冲突中,我们能生存多少年呢?
我们大乘佛教的思想有两种可能。
一是依靠科技知识、大家的齐心协力, 还会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有这种可能性, 但可能性微小。
二是,过一些年,没有大乘佛教思想,虽然大乘佛教对人类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伟大的利他的的思想,包括利他主义,不是以核武器……远远超过对人类有破坏性的科技的力量。但人类有时是非难以分开,有时是身不由己。最后难以传播。
全世界在恐慌中,佛教就象《当日教言》中讲的一样,四周的大火已在蔓延,但林中的猴群仍然贪图玩乐……现在,政治问题那么敏锐……各种问题那么……我们要利用我们最强大的力量——利他主义,也许利他心在黑暗中难以现出明亮。不管怎么样,我们要有一种危机感,看到这个世界,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
有一些企业家说(新)三观——未来观、全球观、全局观。我们佛教徒,当然念阿弥陀佛……等等,对专修的人是很重要的。
但如果都是这样的话,佛教有没有生存之地呢?要想一想。
下面念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的传承,各教各派不相违。
这是格鲁派的。
明天是萨迦派的教法。
前几天《宝性论》是觉囊派讲的。
昨天加行是宁玛派讲的。
(后天的《修行教言》作者)根登群佩是无派的,虽然在格鲁派禅修过,在各地云游,四十几圆寂 ,但在藏传佛教中有代表的神秘的人物,他精通英语,有些说,俄国的学者翻译《入行论》等,总之是特殊年代的特殊人物。
总之,按各教各派的大德的教言,我们希望有各个教派的人,这也是法王如意宝的发愿。坛城也有各教各派的……要经常引用其他教派的教证。
其实藏传教派很小很小的,整个地球也是很小的,不要狭隘。
另一个,对上师有信心是好的,但不要排斥其他的上师教派。
对你的上师供养承侍也是很好的,因为有不同的因缘,你入了佛教是因为你的上师的慈悲和威德力,但不要自赞毁他。
法王也说了,希望大家不要有舍法罪和谤法罪。
要有分寸,不要诽谤。
有些学会中,因为他是上师,他是佛学院的,其实是完全不相同的。
我们是有清净的欢喜的,但做事要有分寸,不能极端 ,不能没有任何管理,这样没有发展。
不能堕两边,不能极端 ,不然很多事情不能成功。
所以不要过分诽谤其他宗派 ,也不能没有自己的宗派 ,全部混为一谈。
喇荣为什么会有今天?有传承上师的一些秘诀,在做人方面,不能只以善心来全部覆盖,这是简单化和粗暴化。
初义 |
本论分三
甲一、初义分四:一、论名;二、礼敬;三、立誓造论;四、劝促有缘法器者谛听。
乙一、论名:三主要道论
乙二、礼敬:敬礼诸至尊上师!
乙三、立誓造论:
我随己力而宣说,欲解脱者之津梁,
诸佛经典精华义,一切菩萨所赞道。
乙四、劝促有缘法器者谛听:
不贪三有之安乐,为使暇满身具义,
勤依佛悦之正道,具缘者当喜谛听!
第一是顶礼上师。如来的所有的教法,向所有有缘者宣讲。
宗喀巴大师说,按自己的能力尽心尽力宣说。
法王说过,宗喀巴大师是文殊菩萨的化现,不可能不能(宣说),但显现上是这样。
出 离 心 |
甲二、论义分三:一、出离心;二、菩提心;三、无二慧见。
乙一、出离心分三:一、需发出离心之理;二、能生出离心之方便法;三、生出离心之量。
丙一、需发出离心之理:
无有清净出离心,求有海乐无寂法,
贪执世间束缚众,故当首先寻出离。
丙二、能生出离心之方便:
人生难得寿无常,修此可断今生执,
无欺业果轮回苦,修此可断后世执。
丙三、生出离心之量:
修后于诸轮回福,刹那不生羡慕心,
日夜欲求得解脱,尔时已生出离心。
首先要需求出离心,否则轮回中解脱的机会是永远没有的。
大多数人是明白的, 但要想想:我想过出离心吗?有吗?
平时很多次听过,到底我们的出离心一点点有没有?这方面要审察自己。
出离心修的方法是修人生难得和寿命无常,断除对今世的贪执;对因果不虚轮回过患的两个法,可以断对后世的贪执。这是昨天讲的四加行。
对世间所有的荣华富贵的希求,连刹那羡慕心也不生起,日日夜夜希求解脱,这就是出离心。
菩 提 心 |
乙二、菩提心分二:一、需发菩提心之理由;二、如何发菩提心。
丙一、需发菩提心之理由:
倘若于此出离心,未以菩提心摄持,
不成菩提乐因故,智者当发菩提心。
丙二、如何发菩提心:
思为猛烈四瀑冲,难挡业索紧束缚,
困于我执铁网内,无明黑暗所笼罩,
辗转投生三有中,不断感受三大苦,
成此惨状诸慈母,是故当发殊胜心。
出离心如果没有被菩提心摄受,就没有变成菩提的因。
所以要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需要什么样的众生呢?
发菩提心的对境是三界轮回的众生,实际他们很可怜的。以生老死病卷在里面,被业力、我执束缚着,三大痛苦不断折磨他们,菩提心的原因是这样的。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可怜的众生,我们应该帮助他们。
自己只要很迫切 ,看到周围的人邪见、业力,我一定要度他们,这就是菩提心。
无二慧 |
乙三、无二慧见分四:一、需证无二慧见之理由;二、认识无二慧见之补特伽罗;三、认清其见是否观察已究竟;四、旁述。
丙一、需证无二慧见之理由:
不具证悟实相慧,纵修出离菩提心,
亦不能断三有根,故当勤证缘起法。
丙二、认识无二慧见之补特伽罗:
谁见轮涅一切法,永无欺惑之因果,
灭除一切所缘境,此人踏上佛喜道。
丙三、认清其见是否观察已究竟分二:一、说未究竟之见量;二、宣说已究竟之见量。
如果没有无二智慧,虽然有出离心和菩提心,也不行。更重要的是通达空性的无我的智慧。
当然要到中观的思想中去求,这是很重要的,这是需要无二智慧原因。
什么是无二智慧呢?
轮涅一切法,在世俗中有无欺的因果,在胜义中灭除一切执著,这是如来欢喜的道,一定要踏上这个欢喜的道。
断除相续中具有我执的空性智慧,才是如来的道。
丙三、认清其见是否观察已究竟分二:一、说未究竟之见量;二、宣说已究竟之见量。
丁一、说未究竟之见量:
何时分别各执著,无欺缘起之显现,
远离所许之空性,尔时未证佛密意。
丁二、说已究竟之见量:
一旦无有轮番时,现见无欺之缘起,
断除一切执著相,尔时见解即圆满。
丙四、旁述:
了知以现除有边,以空遣除无有边,
缘起性空显现理,不为边执见所夺。
缘起性空有究竟和不究竟两种。
不究竟的是什么呢?
任何时候,把显现的执著和空性的执著分开去执著。空的时候不现,现的时候不空,象黑色和白色的绳子搓在一起,这是没有证达空性的如来的密意。
最后真正通达空性是什么呢?
一旦没有轮番,现见无欺的缘起法,断除所有的执著相,那时所有的见解圆满了。
我们看谁证悟了空性,现即是空,空即是现,没有轮番。这时才是圆满。
最后宗大师有一个特殊的教言。
最后以显现断除有的边,以空性断除无的边,以缘起空性,以所有的边执不会有所堕。
以显现断除有的边,以空性断除无的边,一般是这样。但这里,按格鲁的一些解释方法,以显现的缘故断除实执。
按宁玛的解释,以显现的原因现即是空来断除有,因为突发的原因空即是现断除无有,这两者是缘起性空,无二无别,懂得这样的空性就是最高的境界。
我因为有法王如意宝的近传的传承,如果在字面上解释,也会得到前辈大师真正的加持, 是这样的目的。
末义 |
甲三、末义:
如是三主要道论,自己如实通达时,
当依静处而精进,速修永久之佛果。
此乃多闻比丘罗桑札巴(宗喀巴)对擦库官员阿旺札巴之教言。
这样的三主要道,要通达要点,然后在寂静处精进修行,然后在很快时间中修成。
宗喀巴大师当时,有一个叫擦库官员阿旺札巴的,请求而宣说的。
总之,今天(的开示),希望大家有一个危机感。没有准备,也不需要什么准备,(讲了)对大家关心的一些话题。
这堂课时间掌握得不错,希望以后几天中也继续这样下去。
文字 | 一意
排版 | 一意
图片 | 网络,阿源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课堂同步笔记
昨天发出后发现失误
所以删除,今天重发
在此忏悔!
愿法喜充满,早证菩提!
一意(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