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我竟然可以如此优秀|《从拖延到自律》5 成为高效能的行动派(训练14-16) 返回

我竟然可以如此优秀|《从拖延到自律》5 成为高效能的行动派(训练14-16)

梓露 静怡苑心灵乐园待迁入 2023-03-05

《从拖延到自律》

第五期


      我们要分享的第一本书,书名为《从拖延到自律》。为什么选择它呢?因为现如今包括乐园宝宝在内的许多人,都存在拖延的问题,明明内心很想精进努力,可就是无力摆脱“一听就会,一练就废”,“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的丧循环。

●●●

▏▎▍▌▋▊ 星期三

成为高效能的行动派


训练14:改掉习惯性担忧的毛病


习惯性地担忧会破坏人的注意力,使能动性降低。我们的担忧通常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1、为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担忧

2、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而担忧

3、担忧付出了努力却得不到满意的结果


观察上述事例,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多数时候,“担忧”是一种无效情绪,但同时又是无法根除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减少担忧,避免习惯性担忧,让自己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那么,如何改掉习惯性担忧的毛病呢?书中提供了以下几个建议:

1.给自己心理暗示:担忧是无用的;

2.找到担忧的原因,即:你面临着什么问题;

3.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4.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已经发生的事情,担忧没有用;还未发生的事情尚有时间想办法补救,担忧是不必要的。努力了却不一定能成功的事情,做到内心无悔即可;

5.从生理上减缓担忧:运动、呼吸新鲜空气、拥有充分的睡眠和健康的饮食;

6.珍爱身边的朋友,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可以向朋友诉说自己的担忧和苦恼;

7.把目光放长远,保持心胸豁达。想做到这一点颇有难度,好在我们专业人士可以将“消除烦恼四部曲”运用起来。


与担忧相对应的另一个词是“淡然”,无论饭菜咸淡,也不管生活的苦涩与甘甜。不急不慢、不忧不扰,用平静随然的态度面对生活。与其把时间花在担忧上,不如集中精力做好眼前的事情。人的一生是由无数个碎片瞬间组成的,若能把握好当下的每时每刻,未来定不会辜负你。



训练15:想做一件事立刻就行动


《拖延心理学》中提到:“拖延给拖延症患者造成的内在后果就是他们必须承受某些内在情绪的折磨,从恼怒、后悔,到强烈的自我谴责和绝望。”事实上,很多拖延症患者心中是有明确目标的,但是他们总是习惯性地推迟,不能立刻做出行动。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还有明天、后天,殊不知时间一如百川东流,一去不回。前几天,有一个被拖延症困扰的女孩对我说,她每次玩完回家心里都特别难受,这种自我谴责、懊恼的负面情绪,已经远远超过玩耍带来的快乐了,相信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感受。


想做一件事情就立刻行动,拖延带来的只是无尽的等待和患得患失的犹豫。心理学表明,当我们做出决定的那一刹那,头脑正处于兴奋状态,会迸发出无数的创意和思考。快速行动能够及时捕捉并将自己的灵感呈现出来,避免时间久了会遗忘的问题。


有些人喜欢拖延是因为担心自己的计划不够全面,要知道世上没有任何一个计划是绝对完美的,事物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计划也是很正常的,如果你总想着积淀却不进行实践,那么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真实水平是怎样的,只有立刻做出行动,才能得到完善。


相信很多专业人士都会有这样的心态:总想把吃包子的每一步、每一个细节都做好,比如很想在一个安静优美的环境中,焚香品茗,端身正坐地念好每一遍,观想水库的时候也要前后左右全部历历在目……只有达到这些要求之后才能开始行动,结果日子就在幻想中蹉跎了。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在吃第一遍、第二遍包子的时候,就达到这些要求,大多数人都是在做的过程中不断进步的。回顾乐园平台成立之初发布的内容,我都觉得有些不堪回首,可是一路走来,我们也慢慢摸索出了自己的模式与风格。所以,最重要的是想做一件事就立刻行动,不要等到激情褪去、灵感消逝、时间溜走,做了就比不做强。


闭门造车不如去实战,一味地等待,只会陷入“不愿行动,求而不得”的怪圈。如何才能迅速行动起来呢?书中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法:做出初始行动。“初始行动”即你做一件事情之前的“前奏”。举个例子,如果你在日拜式和刷手机之间徘徊,那么请不要犹豫,立刻开始日拜式的“前奏”——铺垫子!一旦开始,你会自然而然地进入状态。


如果你想找一群小伙伴和你一起抱团成长,可以加入我们的优秀打卡群哦!这里没有任务,只有陪伴,每个人在群里打卡自己的小目标,所以不要有担心任务完不成的顾虑哟。群成员满200人以后,就无法二维码入群了,只能靠大家自己拉朋友啦。



训练16:对抗趋乐避苦的懒惰本能


懒惰是人的本性,而趋利避害、趋乐避苦是人类的本能。所有人都向往轻松、美好的日子,谁也不会主动选择生命中的苦难。而成功者,往往能够对抗趋乐避苦的本能。当然,这里的“苦”指的是有回报的“苦”,是可以主观选择或拒绝的“苦”。比如披星戴月地工作、寒冬腊月里早起、坚持日拜式……而不是“疾病”“破产”之类的苦难。


很多人拥有选择安逸生活的权利,不需要太过拼命也可以过着安逸的生活,但他们宁可倾尽全力,对抗懒惰的本性,去换取一个精彩的、值得一过的人生。为了实现彩虹计划,我们也要学会放弃一些暂时的美好和享乐,比如逛公园、去海边啦,喝个下午茶、看场小电影啦……用这些暂时的享乐兑换长远的光明和精彩,是真正明智的选择。


趋乐避苦是人类的本能,打破本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当你开始尝试直至打破之后就会发现一个新天地。当自律成为你的习惯,不需要刻意就能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你就离理想中的自己越来越近了。


我们为什么要走出舒适区,要克服趋乐避苦的本能呢?或者说,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努力呢?原因有二。其一,除了努力、拼命上进之外没有别的选择。就像从自利的角度,我们为什么要拼命努力实现彩虹计划、西方计划或是死亡越狱计划呢?因为我们别无选择,一旦失败,大家都知道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


其二,有选择的空间,向前一步可以有更好的生活。比如,一些我们在世俗方面做出的努力,寒窗苦读、勤勉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的结果是能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再比如,如今很多无信仰人士都愿意尝试打坐、禅修,虽然坐下来是枯燥的,但却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战胜烦恼,收获更幸福的人生。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对抗趋乐避苦的本能呢?行动力来自清晰而深刻的认知。你不妨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选择安逸,也就是选择短暂的“乐”会有什么后果?如果选择拼搏,忍受暂时甚至较长一段时间的“苦”会有什么后果?选择短暂的“乐”,不过是偷身体上的懒,图一时的心情愉快,对于实现你的目标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有消极作用。等到那点没有价值的“乐”散去之后就只剩下无尽的悔恨和自责。选择暂时甚至较长一段时间的“苦”,是在为未来做积淀,这些苦不会白受,一定会以另一种形式回馈给你。


放下手机吧,停止刷无聊的新闻资讯,杜绝无数次点开不断更新的网页,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吧,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你就一定可以一步步走往心之所向。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你怎么知道自己还能如此优秀呢!


<未完待续>




寻人启事

Search notice

亲爱的读者宝宝们:


在未来沉静耕耘的日子里,为响应伟大祖国在科技领域迈出一大步滴号召,我们准备为大家酝酿一份更大的惊喜——逼真呈现生死奇幻元宇宙空间!希望能让越来越多的人真正拥有临终装备,最终超越生死之狱!


如果您有上述资源或技术,愿意与我们共襄善举,请私信联系我们,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也恳请其他有缘宝宝为促成此事默默祝愿,我们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联系我们时请备注资源类型,如:影视制作、发行以及3D、CG动画制作,分镜导演、动画导演、视效导演、配音导演,建模(Maya)、渲染、美术(分镜画师及原画师)、音效音乐等技术或资源。




心灵乐园

充满烟火气的智慧小水滴


扫码关注

解锁更多智慧生活大礼包


更多智慧与生活内容分享

请移步

↓↓↓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