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智慧之旅48 | 一个女人和她的钻石项链 返回

智慧之旅48 | 一个女人和她的钻石项链

求学足迹 求学足迹 2023-01-21


2013年10月03日,受上海佛学文化社会化传播高峰论坛的邀请,老师应邀进行主题为《一个女人和她的钻石项链》的演讲。



2013年10月2日至3日,以“佛学文化的社会化传播”为主题的高峰论坛,有多位高僧演讲,汇聚了佛学界不同领域的社会化传播先锋人物。




演讲主题的缘起:

莫泊桑在小说《项链》

这个女人家境不富裕,但人长得漂亮,所以她常常觉得委屈,很想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为了在一次舞会上掩饰寒酸、炫耀一番,她向一个女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结果她成功了。但不幸的是,回来的路上项链丢了,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她和丈夫四处借钱,买了一串一样的,还上了。

项链是还上了。但为了还债,她们开始省吃俭用、打苦工,过起苦日子。随着时间一年年过去,她失去了美貌,人也变老了。十年后,债还清了。有一天,很巧地,她碰到了她的那位朋友,带着孩子,还是又年轻又漂亮。她想,反正债也还了,不妨提提那事, 于是上前打招呼。但对方根本没有认出她。

她一说出自己是谁,那个女人便惊呆了,因为她和以前完全是两个人,实在认不出来。于是她说起当时借项链、丢项链,然后借钱买了一串同样的还上,之后打苦工到现在的所有经历。正当她颇感轻松、略显得意的时候,朋友很伤心

地告诉她,那串项链是假的,不值几个钱。







在西方工业革命和科学文明的冲击下,东方的传统思想和行为规范也确实在渐渐远离我们,这时候我们必须做的,就是共同维护、发扬我们自己的文化,提升我们本有的善良品性。
说到弘法利生,这应该也是在座每一位的责任。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所谓弘法,就是弘扬真理;而利生,就是帮助所有的人和所有的生命。从这一点看,不管你有没有信仰,是不是都有一份使命、一份责任呢?
要弘扬真理,首先要学习真理。真理是让人清醒的,佛教的真理也好、其他思想中的真理也好,学了之后你会看到,我们身边竟然有那么多人一直生活在不合理甚至颠倒的价值观、审美观、世界观和人生观里,可谓千千万万,这时候你就知道该做什么了:传递正见,并用善的引导转变他们。
富贵的本质不是别的,就是无常。
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财富虽然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但这是暂时的、无常的,终将被他人享用;而且,钱财总是让人心思散乱、心神不宁。
因缘聚合了,生;因缘离散了,灭。
佛教的十善——不杀、不偷、不邪淫,不说妄语、粗语、绮语、离间语,不生嗔心、贪心、邪见,也是人类基本的道德底线,是在任何国家、社会或文化背景下生存的人,都需要的价值理念。


修心窍诀《当日教言》中所说:我们不是以主人的身份生存于世,我们只是生命的过客。
我们不要以为皈依只是一种形式,有也可、无也可,如果是这样,我曾开玩笑说过:“那你们不用结婚办证了,结婚也是形式,心里有爱就可以。”但事实是,结了婚才有法律效力,同样的,皈依后才会有皈依的功德。
我们只有抛弃旧的、不合理的思想,才能进入一个遍布慈悲能量、清净而纯洁的世界。
“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在家利他也方便,你学了佛,有菩提心,这时候要多想着去帮助他人、社会和国家,乃至为整个世间的所有生命做些奉献。不要老想着自己的痛苦,烦恼都是从自私自利心起的,眼泪都是为自己掉的,谁真的为别人哭了?很少很少。记住这两天法师们的话,多为别人想,人就快乐。
要有满足感、欢喜感,这样活着才有意义。
印度伟大佛学家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曾经说过,当我们心里生起善念,即使如夜晚虚空划过的一道闪电,转瞬即逝,也要相信这是三宝的加持和馈赠。善念的确是很难起的,尤其是在五浊恶世,生个善念不容易,生了善念,跟随它行善更不容易。这时我们要从当下开始,不要拖延,一拖延,到明天善念还在不在,就不好说了。相反,如果生了恶念,想去造恶,那尽量拖一拖。

注:相关景点介绍,引自“百度百科”词条和网页,图片来自“花瓣网”侵权即删。






 旅游打卡:

1、阅读后留言写出自己的心灵感受或者智慧分享,连续打卡10个地方以上,同时被选中精选留言者,送出一份精美礼物;
2、根据老师的智慧雨露,分享一篇文章,经采用,送出一份珍贵礼物,可以发到邮箱:qiuxuezuji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