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 【共同学习】能断 033:通达甚深空性,既是安忍,也是布施(十四品)
返回
【共同学习】能断 033:通达甚深空性,既是安忍,也是布施(十四品)
不管是布施还是安忍,菩萨都应安住于三轮体空的境界。但在名言中,为了利益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菩萨还是要作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
——索达吉堪布
第十四品:离相寂灭 之十六
通达甚深空性,既是安忍,也是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所以,诸佛在般若经中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在这里,释迦牟尼佛引用教证来说明这个问题——菩萨真正的布施,不会对色法起执著,是三轮体空的圆满布施。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须菩提,菩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也应以三轮体空的方式进行布施。
不管是布施还是安忍,菩萨都应安住于三轮体空的境界。但在名言中,为了利益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菩萨还是要作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
当然,无畏布施包括对甚深空性的安忍,否则,不仔细观察的话,有人就会认为“前面正在讲安忍,突然又讲起布施来,这是怎么回事?”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
如来说,世上一切相,都不是真实的相。
六度中无论是安忍的相、还是布施的相,名言中可以有如幻如梦的显现,但以胜义智慧来观察,这些都不是真实的相。
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如来又说,世上一切众生,都不是真实的众生。
在没有观察时,茫茫轮回苦海中有无量众生,但如果真正去观察,一切众生并不是众生,众生的本性与佛无二无别。
《入行论》也说:“众生如梦幻,究时同芭蕉。涅槃不涅槃,其性悉无别。”意思是说,世间上的一切众生,以胜义理来观察,本体不生不灭,一切了不可得,犹如芭蕉树般无实。既然如此,那众生无论涅槃或不涅槃,其本性皆无有任何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