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 >> 新书抢先读:《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 01 返回

新书抢先读:《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 01

慈诚罗珠堪布 慈诚罗珠堪布 2019-04-25


 前   言


《胜道宝鬘论》的作者冈波巴大师,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者。他是噶举派的上师,也是米拉日巴尊者的大弟子。


他撰写的《胜道宝鬘论》,是犹如宝鬘一般绚烂夺目的宣说殊胜之道的论典。其中有一部分是阿底峡尊者的诀窍,也即噶当派的诀窍。另外一部分,是大手印的诀窍。其中既有深奥的大手印境界,也有浅显的基础法门。


从佛教徒的现状来看,基础法门学修得很扎实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目前绝大多数佛教徒最需要的,就是基础的知识和基础的修法。


下面,我将为读者一一介绍此论所讲的二十八条内容。





1

人生十大遗憾


 

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中,会有很多的遗憾。比如,从世俗的角度来讲,错过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错过了良好的商机、错过了高薪工作的好时机等等,都可以算是遗憾。但这些遗憾还算不上是很大的问题,人生真正的遗憾,是以下所讲的十大遗憾。


在懂得什么是真正值得遗憾的事情以后,我们就不要再错过机会,不要在走到人生最后一步的时候,回顾自己的一生,禁不住悔恨交加,但那时已经无法弥补,最终只能抱憾而去。趁着现在还有机会,我们要尽量让自己做到死而无憾。


 


一,难得的这个清净人身,造不善罪业,委实可惜。




所谓“清净人身”,即懂得断恶行善并具备断恶行善条件的人身。


今生能获得如此清净的人身,没有投生到地狱、饿鬼、旁生等其他道,是非常不容易的。其前提,是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如果没有这三个条件,我们绝不可能获得今天这样的人身:

 

第一,是受持清净的戒律。出家人受持出家人的戒律,在家人受持居士五戒或五戒中的一部分。如果一条戒都没有受,则即使做了很多善事,其果报充其量就是下一世变成稍微快乐一点的动物或饿鬼,却不可能获得人和天人之身。所以,戒律非常重要。


第二,是除了持戒以外,还要尽量地行善。如果只有持戒,却没有行善,那也不能得人身。


第三,时时刻刻都要发愿。最终极的心愿,是早日解脱或成佛。但在没有成佛之前,要发愿生生世世获得暇满人身,以便努力修行,快速成就。



有了这三个条件,才可以获得人身。其中一个条件不具备,就不能获得人身,所以人身是很难得的。





我们可以看看,全世界这么多的人当中,持戒的人有多少?在持戒的基础上行善的人有多少?在前二者的基础上发愿下一世能够获得人身的人又有多少?我们又怎能不为今天所拥有的人身而深感幸运呢?


修行的第一个功课,就是修人身难得。


修人身难得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明白人身的来之不易,故而充分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在茫茫无边的生命历程中,能有幸获得这样的人身,能有机会学佛、修行,寻找解脱的道路,这岂是世间的物质享受所能比拟的?


但如果获得了如此珍贵的人身,却不但不持戒、不行善、不闻思修行,反而造作了数之不尽的杀盗淫妄等身语意之罪业,这就是人生当中最大的遗憾之一了。




修行的第一个功课,就是修人身难得。修人身难得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明白人身的来之不易,故而充分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  慈诚罗珠堪布

 








Tobe continue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