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我思故我,在?不在? 返回

我思故我,在?不在?

慈诚罗珠堪布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2017-08-14




那么声音是我自己的,骂我的或者说我坏话的声音是我自己的感受,不是他的声音。但是我认为这个声音就是他说的,这叫做非理作意,是不合理的思维。因为有了不合理的思维,我立即就会生气。如果早就知道他什么都没有说的话,也不需要生这么大的气。但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认为他在说,这叫做非理作意,不合理的作意。这是一个原因,所有烦恼都有这个。


另外一个是,比如说我们产生烦恼的时候,产生烦恼的对象是谁呢?佛经里就讲对境。就是我对他发脾气的那个人,那么这个人存不存在?当然从世俗的角度,从我们感官的层面上,当然在,因为有这样一个人,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所以我的心里就产生烦恼,但是这个人存不存在,我们进一步地去思考的时候,发现所谓的人也是我们感官的一个视觉。真正的人我们去寻找观察的时候,也找不到。


这样以后,产生烦恼的三个原因当中的两个,我们立即就知道是错的,不存在的。从此以后我们的烦恼就开始逐渐减少,理论上知道了,逐渐地去修,就会减少,就是这样的原理,为什么要修无我,原理是这样子。

这三个当中最关键的一个是我们自己的我执,比如说如果真的有人说某一个人的坏话,只要不是我,那我不会生气。即使有一个真实的这么一个人在说坏话,只要不是我的坏话那我不会生气的,所以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自我,是我执。我执是最最关键的。


我执能够破坏的话,那么也可以逐渐地、间接地破坏我执的烦恼的种子,这个也可以。所以我们今天要修“无我”,但是要分开,轮回感官的层面来讲是有我,有众生,有善,有恶,这些都是存在的,但是从另外一个稍微更高一点的层次,更深入一点去讲的时候是没有的。


比如说我们看一个图,距离比较近的地方去看,那么这个图它不是一个人的图像也不是一个风景的图像,看到就是密密麻麻的,但是我们往后退几步去看,就看到这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风景的画。同样的,我们不去观察的时候从远处看,大家都是真实的,有我,有他,都是真实的,但是进一步深入地去看、去观察的时候就真的是找不到的,这并不是说佛让我们这么去思维或者说是佛命令我们一定要去想无我,事实是这样子吗?不是!



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一个自我的话,我们也可以不修“无我”,现在我们就是一个公正公平客观的态度去找,这个“自我”到底存不存在,就是要这样子去修。如果我们最终找到了自我那就是有我,没有找到我那也就是没有。并不是说开始的时候就规定大家一个要认识到无我,大家一定要想到无我,不是这样的,到时候我们能够找到我就有我了;没有找到我就无我了,就是这样子。


那现在我们大家开始打坐,打坐时候身体的姿势,还有就是排除污气,发菩提心,还有祈祷释迦牟尼佛,这些我们已经讲过了,不需要再重复,大家也已经知道了,那我们下次修无我的时候这些都要去做,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身体的姿势,毗卢七法,坐好了以后,开始思考观察。


平时不观察的时候,我、众生这些都是存在的,从来都不怀疑“我”存不存在,没有人这样子怀疑,“我”是存在的,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就认为“我”是存在的,这是先天的,不是后天学来的,那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怀疑有没有“我”,只是我们学了佛的时候,学佛也就是真正学到了佛讲的核心的东西,从此我们开始怀疑这个世界到底是真的是假的,我存在或者不存在。之前都没有。


科学家也不怀疑我存不存在,他存不存在哲学家也不怀疑,西方的哲学家说:我思故我在,因为我在思考所以我当然在,简单的说就是这样的意思。但是佛教不是这样子,佛教就是让我们真正深入地去思考了解一下到底有没有我,所有的烦恼的根源就是这种“我执”。那么这个我执是一个盲目的执着,还是理性的执着,我们要去了解。


观察的时候如果有一个自我的存在的话,那么就是我们的这个身体,或者是精神意识当中应该存在自我,如果这两个当中都找不到自我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在其他地方找到,这两个方面上面都找不到自我的话,其他方面是不可能的。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听,那不是声音……

如何断除我们的烦恼?

书看多了会不会影响禅修?

慈诚罗珠堪布官方法宝平台法宝请购指南

“慧灯育苗“ 赠书长期开放(点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