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上师开示】我们不要好高骛远 返回

【上师开示】我们不要好高骛远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7-05-30


发愿欲促成,自他众功德,

成此一一德,须修一劫海。

昨天讲了,要净除一个过患,需要修习很长时间。同样,发了菩提心以后,要成就如来的一分功德,也需要修习很长时间。

 

最初我们在诸佛菩萨面前发愿,为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努力令自他成就圆满的佛果。然而,想得到佛陀如海般的功德,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世间上的事业做得圆满成功,不下一番工夫都不能实现,何况佛陀不可思议的功德海,自然是更需要多生累劫的积累资粮。

 

《中观宝鬘论》是这样讲的:积聚世间所有的凡夫、声闻等有学无学圣者福德的十倍,仅仅能感召佛的一毛孔相;成就所有毛孔相的百倍福德,才能感召佛陀八十随好中的一种随好;出生一切随好的百倍福德,才能感召佛陀三十二相中的一种相;成就三十二相的千倍福德,方能感召佛陀的眉间白毫相;出生眉间白毫的十万倍福德,方能感召其无见顶相(佛的肉髻)。可见,佛陀令人见而生喜的无见顶相,要积聚无量劫的福德才能现前,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产生的。

 

不要说佛陀的一个功德,就连天眼通、宿命通等世间神通,也需要漫长时间的勤奋努力。任何功德都不会无缘无故出生,高僧大德们的悲心和智慧,也是多生累劫修出来的。如佛陀时代马胜尊者的威仪、须菩提的空性见解,有关佛经中记载,均与他们多世的习气有关。所以,我们不要好高骛远,想在短暂的时间中马上成就,获得如何如何的超世间功德。

 

当然,若是独觉或者最后有者,可能会突然感召这些功德,或者遇到特别殊胜的对境时,自己的发心若极为强烈,也能迅速获得成就。藏传佛教就有这样一个公案:两位僧人去朝圣,途中经过一条湍急的河流,岸边有位麻风病女人,求他们帮她渡过这条河。第一位僧人觉得她很讨厌,急忙撩起僧袍,自顾自地过河去了。另一位僧人为她的无助感到难过,自然产生悲悯,背起她,奋力踏入激流中。(麻风病是传染的,一般谁都不敢接触,但他的慈悲心非常强烈,就像无著菩萨的有些经历一样。)到了河中央时,水流特别急,非常危险。突然僧人觉得背后没有重量了,他大吃一惊,以为女人掉到河里了,急忙回头,没有人了。只见前面的虚空中出现了本尊金刚瑜伽母,她伸出手,把他直接引到了空行刹土。第一个僧人可怜巴巴地站在对岸,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后悔万分……

 

这个故事在《藏密佛教史》也有,它不是一种传说,而是真人真事,就像《钦则益西多吉密传》 中的公案一样。上师以前也讲过:“假如遇到极其殊胜的大成就者,自己的心极为纯洁,大悲心也相当强烈,在这种情况下,会有一种超规律的成就。”禅宗也有许多这样的公案,本来按修行次第来讲,不一定证悟那么高的境界,但通过自己的发心和殊胜的对境,依靠直指心性的不共方便,马上即可获得开悟。但我们是不是这样的利根者呢?自己应该心里有数。假如对佛法的信心和希求心不够,恐怕也不能抱太大的希望!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入菩萨行论》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今天端午节,祝福大家吉祥、喜乐!在这几天节假日中,放松的不仅仅是身体,还应该有自己的心。试着禅修一下吧,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的心灵收获。 


-- 索达吉堪布

2017金刚萨埵心咒 微博点赞共修报名 

微博链接(请复制粘贴)https://weibo.cn/suodj?rand=278602

报名截止2017年6月6日

点击这里获得金刚萨埵法如意宝珠仪轨                                               



(向上滑动启阅)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 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报名澳洲菩提学会加微信号:zhengtaoyua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