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生死是可畏处故应远离业因【每日一颂】《四百论》(第七品)
# 160
第七品 明人远离贪著欲财方便品
戊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分三:一、思维轮回过患;二、明远离引发轮回之因——有漏业;三、明永断业的必要。
己一、(思维轮回过患)分二:一、思维轮回的总过患;二、别明远离于乐趣生爱。
己二、(明远离引发轮回之因——有漏业)分三:一、总示远离能引后有的业;二、必须远离能引后有业的理由;三、正明如何远离之理。
庚二、(必须远离能引后有业的理由)分四:一、生死是可畏处故应远离业因;二、思维业果而修怖畏;三、思维业的本体之后应当励力断除;四、不应由业是乐因而起贪著。
辛一、生死是可畏处故应远离业因:
问曰:轮回究竟有何怖畏,为什么要努力断除有漏业呢?
若时随一果,初因不可见,
一果见多因,谁能不生畏。
——《中观四百论》
如果任何时候随举一果法,它的最初生因谁亦不能现见,从一个果法亦能现见众多因缘,以此谁能对业因不生怖畏呢?
若从生死业因方面观察,有智慧者一定会生起怖畏,以轮回世间的种种果法,随时去观察其中一个,无论色法还是心法,皆无法追溯到其最初的生因。比如说两个人之间发生了某件事,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呢?从发生之时往过去观察,一直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要牵涉无数因缘,这些事不用说凡夫,就是阿罗汉也无法全部了知清楚,这在《百业经》等诸多经典中皆有记载。有情堕入轮回的时间无有起端,在如是无有边际的时间中,一直流转不息,以此其宿业因缘错综复杂,无有穷尽,无论从现在的哪一个果法,皆可推测出众多昔因,乃至无穷的过去因缘,有智者谁能对此不生起怖畏厌离心呢?因为这些完全可以说明,自己堕入的轮回世间广大漫长无有边际,而且自己的业惑相续错综交织,遍满整个三界恐怖丛林,若不努力断尽,将会由这些无量的无明业因所牵而流转于三界,永无止境。生死轮回如同无边旷野,遍满痛苦的荆棘丛林与恐怖的恶趣猛兽,若由无明业因而漂泊于此,谁能不生畏惧呢?
譬如说,随便拿一个瓷瓶观察,它的生因有水、泥、陶匠、工具等,而这些又各有前因,各前因复有昔日的因缘,如是观察,其生起因缘遍满三界,除遍智外,谁亦无法举出其最初的因缘;同样道理,每一个有情堕轮回的业因也无法穷其根源,月称菩萨说:“因时无边故,众生无初始,是故谁能知,众生之开端。”因此,诸有智者,理应为自己无边的苦因苦果而恐惧,转而应依善知识的教言,精勤断除轮回业因。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记
忆
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