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大圆满心性休息30 | 先知道人生是苦,也就有了面对的勇气 返回

大圆满心性休息30 | 先知道人生是苦,也就有了面对的勇气

求学之足迹 求学足迹 2021-03-28




传讲时间:2014.12.22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祈祷遍知无垢光尊者:
刚热托噶仁钦年布格    托嘎雪山宝藏颈
云丹根作嘎威杰察德    圆诸功德喜乐园
多尼酿波威比纳玖瓦    二义精藏瑜伽士
龙钦饶将桑波所瓦得    祈祷龙钦绕绛贤
祈祷全知麦彭仁波切:
玛威桑给钦热酿拉夏    心显文殊师利智
根德桑布门蓝纳巴央    勤学普贤行愿义
这吉嘉威春蕾怎匝巴    持佛佛子事业者
将央拉弥雅拉所瓦得    祈祷文殊上师足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劝众听法偈:
拉耶嘎当勒当诺因嘎    天龙夜叉鸠槃荼
哲温达当摩耶嘎南当    乃至人与非人等
卓瓦根杰扎南杰赞巴    所有一切众生语
檀嘉嘎德达给丘丹多    悉以诸音而说法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前面已经讲了地狱、饿鬼、旁生三趣当中的痛苦,今天开始讲人类的痛苦。

丙四(人类之苦)分三:一、总说受八苦之理;二、别说八支分苦;三、劝诫为摆脱人间痛苦勤修正法。

丁一、总说受八苦之理:





人类亦无安乐时,悲伤苦恼烦乱等,
一苦未消一苦至,食用杂毒食变苦,
衣食行过患病等,生后痛苦为行苦,
即是三大根本苦,生老病死怨憎会,
爱别离与求不得,近取八分苦无量。





总的来讲,我们人类有很多痛苦,但最根本的是八大痛苦。如果对这些痛苦一一分析,每个人都会感觉到,人生中的苦是比较多的。宋朝文学家、词人辛弃疾也曾说过:“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如果将人生中的苦和乐分为十份,那么痛苦就占了八九份,而安乐只剩下一两份了。但有些人可能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人生中明明有很多快乐,佛教却说人生是痛苦的,这种说法不符合事实。

前段时间,我在美国洛杉矶的南加州大学,他们让我讲“苦才是人生”。他们有些人可能有些怀疑:人生当中有苦也有乐,为什么说“苦才是人生”,而不说“乐才是人生”呢?我当时讲了人生的八种痛苦,其实按照佛经来讲“苦才是人生”非常容易,但如果让我讲“乐才是人生”,我可能会胆战心惊,因为这需要很多包装。虽然生活暂时可以说是幸福、安乐、美好的——现在广告里把生活宣传得就像极乐世界一样,表面看起来特别快乐,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我们说“人生是痛苦的”,并不是因为佛教特别消极,故意抹杀、掩盖人生当中本来无比快乐的一面,反而把苦的东西特意挖出来,不是这样的;而是人生的诸多痛苦,我们真的非常有必要去了解。

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从小就经常看电影、电视、广告,但其中大多数内容对人生的赞美多一点,并没有直接描述苦的一面。当他们在真实生活中遇到苦的时候,就会发现理想和现实并不一致。他们原来认为:“人生应该很快乐,我以后要过美满的生活……”可真实的生活中,不管是有钱人没钱人、年轻人老年人,每个人都有很多痛苦。

我们可以很公正地分析一下人类之苦,也不用站在佛教的角度说:“因为我是佛教徒,所以一定要说苦才是人生的主要部分。”而是要站在非常合理、客观的角度,看看人生中是不是的确有很多痛苦。

“人类亦无安乐时,悲伤苦恼烦乱等,一苦未消一苦至,”人类比三恶趣是好一点,但也没有很多快乐,经常会有悲伤、苦恼、烦乱等痛苦,而且一个痛苦还没有消失,另一个痛苦就接踵而至。

俗话说“祸不单行”,也说明了人生有很多苦。比如我先感冒了,然后又头痛,某件事又不顺利了。很多电影中也有这样的情节:家人出车祸,刚送医院就接到电话,说父母又晕过去了,把父母接到医院后,又收到被单位开除的通知等等。可见,人在一生当中,经常会同时感受很多痛苦,这就是所谓的“苦苦”——一个苦还没有消,另一个苦就出现了。

有时一个人需要承受很多身体和心灵上的痛苦:贫穷、疾病、寒冷,以及别人的侮辱和许许多多的担忧等。我有时会感叹:佛陀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如此细致地分析了人生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确实非常合理!

这以上讲了苦苦:一个苦还没有消之前就出现了另一个苦。

“食用杂毒食变苦,”有些人原本很快乐,却因为不注意,食用了有毒的食物;有些人正在愉快地工作,却得知以前的贪污东窗事发。所以,突然出现的一些事情,会让原本快乐的生活瞬间就充满痛苦。

就像米拉日巴家族的故事一样,当米拉日巴的伯父一家人正沉浸在快乐中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事情,就让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世间当中出现变苦的例子也非常多,有些人本来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饭,因为一句话没有说对,马上就打架了、杀人了。两个朋友本来在一起很开心,一句话好像没有对头,就马上成了冤家。听说有两个人到海边旅游,玩得特别开心,结果一个人掉进了海里,另一个人就很痛苦地回去了。类似的痛苦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叫做变苦,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经常出现。

通过这样的学习,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变苦的时候,即使不用理论来讲,反观自身也会明白:“噢,佛教中讲这叫变苦。”

“衣食行过患病等,生后痛苦为行苦,”有些行为暂时看不出是苦,比如穿衣、吃饭等行为,但它却种下了一颗祸患的种子,最后就变成了痛苦,这就是行苦。

那天我们在美国谈到转基因问题,他们对此也比较重视。美国那边的非转基因食品相对较少,而且价格昂贵。而转基因食物的危害,现在可能看不出来,但是很有可能再过几十年、几百年,会在后代人的身体中显发出来。

还有各种含防腐剂的食物,现在也看不出是否有危害。我今天监考的时候喝了饮料,有些法师说“不要喝”,但那是他们自己发的,所以我还是喝了(众笑)。我当时想:“现在喝的时候还是很好的,但这可能是行苦,过段时间我的身体会不会不好?但不管怎么样,现在还比较不错。”

所以,我们很多的饮食和行为都是行苦。有些人看起来过得很开心,但他们的行为有些违背因果,有些可能违反法律,所以他们可能会在来世或下半生感受痛苦。这些都是行为和饮食上的苦,叫做行苦——表面看起来好像很好,没有什么痛苦,实际却是后来产生痛苦的因。这在世间也非常多见。

“即是三大根本苦,”这就是人类的三大根本苦(苦苦、变苦、行苦),这三种苦实际上逼迫着三界一切众生,而人类更没有离开这三大痛苦。

“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与求不得,近取八分苦无量。”在此基础上,还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近取五蕴苦,总共有八种苦,下面会具体讲述。

丁二(别说八支分苦)分八: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怨憎会苦;六、爱别离苦;七、求不得苦;八、近取蕴苦。

下面分别讲这八种支分苦。首先讲生老病死之苦当中的生苦。人类虽经历生老病死,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生”是那么痛苦,大多数母亲和孩子经历“生”的时候都非常痛苦,但很多执迷不悟者受传统习惯的影响,都觉得那是非常快乐的。

戊一、生苦:





痴识风心明点聚,凝酪膜疱及血肉,
坚肉支节鱼龟形,经七七日渐成身。
母稍受累饥渴寒,热等亦觉苦无量,
需受黑暗狭畏臭,蜷曲难忍之痛苦。





“痴识风心明点聚,”最初,中阴身的意识趋入父母的白红明点之间。这在《佛为难陀说出家入胎经》中讲得比较清楚,你们可以参考一下,有义净法师和菩提流志等翻译的不同译本。经中说,刚开始难陀贪恋妻子,不愿意舍俗出家,后来即使出家了也没有出离心,佛陀就带他到天界、地狱等处,给他宣讲了生老死病的痛苦,并着重讲了生苦、病苦和老苦,又详细讲了人出胎七日后所生的八万尸虫的名字。

现在医学界也非常惊讶,佛陀在那么早的时候就对入胎、住胎的整个过程描述得如此细致。所以,东西方医学界在进行胚胎等方面的研究时,都把这部经当作非常重要的参考书。

颂词中说,刚开始众生有个中阴身,这是一种心识,他在寻找后世时看到父母交媾的行为,就在风心聚合后进入了母胎。

“凝酪膜疱及血肉,坚肉支节鱼龟形,经七七日渐成身。”进入母胎后,最初的七天就像一滴水,看起来不是特别明显,这叫做凝酪;第二个七天,就像鼻涕一样的,整个身体还没有成形,这叫做膜疱;第三个七天叫血肉,形成拇指般很小的形体;第四个七天叫坚肉,形状有点像鸡蛋;第五个七天叫支节,就像莲花一样,稍微出现了一点头等不同部位的形状;第六个七天像鱼的形状,第七个七天像乌龟的形状。七七四十九天(一个多月)之后,人的身体就基本形成了。

我问过一些这方面的专科医生和老师,发现借助现代医学仪器和科学手段来观察、剖析的结果,与佛经所说住胎头四十九天的情形完全相合。

“母稍受累饥渴寒,热等亦觉苦无量,”人们可能会认为,孩子在胎中应该很快乐,因为他没有什么担忧,也没有生活压力。但实际上,他还是很痛苦的。他在母胎中逐渐长大,身体被母亲的五脏六腑压迫着,母亲稍微感受一点劳累、饥渴、寒冷、酷热等时,他就会感受无量痛苦。就像《前行》中所讲:母亲吃得稍微多一点,他就像夹在山崖间一样痛苦;母亲喝了热的东西,就好像开水烫着他的身体一样;母亲受凉时,他就像感受寒地狱一般的痛苦……所以住胎时也是有很多痛苦。

拓展内容

《前行引导文》:“当母亲吃热的饮食时,胎儿会像置身火里烧灼一样的痛苦;母亲食用凉的饮食又会给他带来浸在冷水中一样的痛苦;母亲睡觉之际,他感到如同被大山压着一样的痛苦;母亲饱足的时候,他又觉得像夹在山崖间一样痛苦;母亲饥饿的时候,他会有如堕入万丈深渊般的痛苦;母亲在行住活动的时候,他也觉得像被狂风席卷一样的痛苦。”


“需受黑暗狭畏臭,蜷曲难忍之痛苦。”而且胎中特别漆黑狭窄,让胎儿感到畏惧并且特别难受,虽然没有真正的臭气,但是也有一种令人特别难受的味道,而且胎儿的整个身体也无法展开,需要感受这些难忍的痛苦。有些道友听课的时候,一个小时都坐不住,不断把脚伸出去,又收回来,一直在锻炼他的膝盖。而在母胎当中,胎儿好几个月都是一种动作,肯定很痛苦,这是通过推理也能知道的。

这就是住胎最初七个七天所感受的痛苦。





七至廿六七日间,形成根肢汗毛等,
乃至三十六七日,体力增大且能动,
后束缚于骨穴中,业风所感倒头生,
险死苦如众合狱,生后接触如剥皮,
倘若为之作沐浴,则如宝剑刺肉瘤。





“七至廿六七日间,形成根肢汗毛等,”到了第二十六个七日的时候(住胎一百八十二天,六个多月),全身的汗毛、眼根、肢体等都形成了。

“乃至三十六七日,体力增大且能动,”到第三十六个七日之间,胎儿体力增长(二百五十二天,八个多月),而且能在母体内活动。一般胎儿在母胎中住九个月零十天,《阿难入胎经》中说是三十八个七日,即二百六十六天。现在,通过医学检查也能提前发现胎儿是否有残疾。

“后束缚于骨穴中,业风所感倒头生,”后来,胎儿以业风所感在母胎中头足颠倒,被夹在骨穴中间而降生。本来住胎时是头朝上,到了快降生时,凡夫人会变成头朝下,最后颠倒出世,而一些圣者则是无倒而出世,很多圣者的传记中都有相关记载。

“险死苦如众合狱,”此时如莲花生大士所说,母子两者都接近中阴身,非常痛苦。胎儿也会感受众合地狱般的痛苦。

拓展内容

《前行引导文》:莲花生大士曾经形象地说:“母子二人中阴迈半步,母除颌骨余骨皆分裂。”


那天有些人说:“人生应该是快乐的。”我说:“如果人生是快乐的,那孩子降生时为什么不哈哈大笑呢?”我问过很多人,包括非洲、美洲等四大洲的人都问过,我说:“你们那里的孩子是不是哭着降生的?我们东方的孩子一般都是哭着来的。”结果没有一个人说他们的孩子是笑着来的。这说明人生是痛苦的,因为人来到世界的第一个声音就是哭。如果人生是很快乐的,那第一个声音为什么是哭呢?应该是笑。

以前我看过一个片子叫《玄奘之路》。我当时想:“这位大德的出生肯定与众不同!”可一开始播放,就听到他降生时“哇哇”的哭声——原来高僧大德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也是“哇哇”地哭。

也许高僧大德只是示现的,但不管怎么样,人生确实是痛苦的,这方面也有很多真实的证据。我们虽然想不起自己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的,但如果采访一些有经验的老年人,他们都会说人是痛哭而来的。

“生后接触如剥皮,倘若为之作沐浴,则如宝剑刺肉瘤。”因为胎儿在母体内住胎时是以比较特殊的方式存活,所以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接触任何东西都像被剥皮一样痛苦。为他沐浴时,他也感到像被宝剑割肉一样,特别痛苦。这也是人生痛苦的明显实例。

因此,当我们深深思维佛陀所讲的这些道理时,会发觉人生确实是痛苦的。人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是痛苦的,后来在成长、读书、成家、立业的过程中也有非常多的痛苦,最后老的时候心里也很痛苦,死的时候也是很痛苦。这样一来,人生中的苦确实占大多数,这是毫不夸张、非常合理的。

如果很多人刚开始就知道这些,那么面对人生痛苦的时候就会非常容易,至少也不会选择自杀。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得抑郁症甚至自杀?因为缺少正面的教育。如果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人的时候,有个很好的交代的话,就能预防这些情况的发生,因为人们也并不是很愚笨的。

但我们实际上受到的教育并不是这样,大多数都是“生活是很快乐的,感情是非常美好的,世界是多么地辉煌,我将来肯定是很快乐的”。比如很多学生们都盼着早点毕业,认为那时自己肯定很开心,但实际上也不是这样的。

所以,从根本上了解生老死病的痛苦,对认识人生真相会有非常大的帮助。比如人老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好痛苦的,这是一个自然规律,你哭也没有用的。人生病时,再痛苦也要自己承受。同样,自己或他人死的时候也都没有必要痛苦。世间还有很多分离和不如意的事,这些都是人生中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这些真实情况后,反而会有很多的勇气和机会。所以我觉得,佛教教育对现代社会的确非常重要。

 

颂词背诵打卡



人类亦无安乐时,悲伤苦恼烦乱等,
一苦未消一苦至,食用杂毒食变苦,
衣食行过患病等,生后痛苦为行苦,
即是三大根本苦,生老病死怨憎会,
爱别离与求不得,近取八分苦无量。
痴识风心明点聚,凝酪膜疱及血肉,
坚肉支节鱼龟形,经七七日渐成身。
母稍受累饥渴寒,热等亦觉苦无量,
需受黑暗狭畏臭,蜷曲难忍之痛苦。
七至廿六七日间,形成根肢汗毛等,
乃至三十六七日,体力增大且能动,
后束缚于骨穴中,业风所感倒头生,
险死苦如众合狱,生后接触如剥皮,
倘若为之作沐浴,则如宝剑刺肉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