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23课
脉络梳理
课前引导
1、 若要让难得具足的十八暇满不为逆缘所转,我们还需要注意无垢光尊者所宣讲的十六种无暇,上节课宣讲了修法中暂时或偶尔出现的修法违缘——“暂生缘八无暇”的特点及对治法。
2、 本节课继续宣讲十六种无暇中的“断缘心八无暇”,从特点、过患及对治法几个角度详细进行了宣说。
课前开示
1
总说断缘心八无暇
1. 断缘心的过患:断了修行的因缘,三菩提的苗芽会凋谢,以至于离开解脱种姓
2. 对治:观察自相续,依靠对治来断除违缘,同时祈祷上师三宝加持
2
分别阐述断缘心八无暇
1. 为今束缚:被今世世间法所束缚,没有时间修法;或偶有修法的念头,也被外境所转,不能付诸于行动
A. 过患:
a) 一辈子在他人控制下,没有修行的真实机缘。麦彭仁波切教言
b) 甚至会为微薄利益而丧命
B. 原因:人们对虚假幻象执迷不悟
C. 对治:看破今世,了解轮回的过患,生起出离心
a) 看破今生,修行必定会成功
b) 反之,既是表面修行特别好,也不一定有大收获
2. 人格恶劣:性情恶劣,没有些许善良人格,言行举止没有丝毫可信度,所作所为始终不长进
A. 过患:很难成为一个好的修行人
a) 很难通过教育,令其本性长久转变
b) 即便智慧超群,也不会被上师接纳
c) 即使遇到如佛陀般的善知识,也难以获得一点一滴的加持
B. 对治:
a) 理性地观察自己是不是个好人
b) 求法过程中,在上师和道友面前改正自己的过失
3. 无出离心:对三恶趣众生和世间的痛苦,生不起一丝一毫的畏惧感
A. 过患:没有趋入佛法的机会,断了解脱的因缘
B. 原因:
a) 贪著所拥有的美好,不明白一切有为法皆为痛苦的道理
b) 缺乏因果正见
C. 出离心的重要性:
a) 出离心是佛法的基础,没有很难生起更高的境界
b) 确定了学法的方向——从轮回中脱离
D. 对治:
a) 对《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每个教言都记在心里,深入体会
b) 对佛法闻思修长期不间断的熏习
4. 无有正信:对佛陀的教法、证法及传讲上师没有丝毫信心
A. 过患:封闭了佛法之门,不能踏上解脱正道
B. 信心的重要性
a) 以信心来趋入法门,推动智慧来通达万法实相,《中观宝鬘论》
b) 有信心,即便没有智慧,在佛法光明中也不退转
C. 对治:
a) 有坚强的忍耐心,不离开上师,不离开法
b) 对依止的法门和宗派长期依止,一门深入
5. 喜爱恶行:喜爱不如法的恶行
A. 过患:拒正法于千里之外
B. 原因:与自己的业力有关
a) 对善法没兴趣,对恶法兴致勃勃,这种习气很难对治
b) 纵然身居寂静处,性格也无法调柔
c) 缺少善根,对善法毫无希求心,离解脱极其遥远
C. 对治:多少佛陀或者善知识也难以救度。这种人无以对治,很难调伏
6. 心离正法:对闻思修、放生、听经等正法毫无兴趣
A. 过患:自相续生不起功德
B. 表现:
a) 即便得到法本,也毫无感觉
b) 每天浑浑噩噩,毫无实义,不知寻求解脱
C. 对治
a) 观察自心,想方设法对诸佛菩萨和上师功德产生兴趣,至少也要对法产生“很了不起”的感觉
b) 多翻阅上师们的传记,多了解前辈大德的行为
7. 毁坏律仪:失坏了别解脱戒,或者菩萨仪律
A. 过患:破戒之人今生来世都痛苦,且对将来获得佛果有障碍
B. 表现:
a) 受戒后,没尽力维护,自相续与恶法相应
b) 毁坏戒律后,没有好好忏悔、重新恢复
C. 对治:破了戒律,一定要如理加以忏悔
a) 从未失坏戒律的人
b) 失毁戒律,但如理忏悔者
8. 失毁誓言:接受密乘灌顶之后,破了三昧耶戒
A. 过患:
a) 自食其果
b) 殃及他众
c) 断了成就的缘分
B. 表现:
a) 教言说:对事物执为自相实有即是破誓言
b) 法王如意宝为主的上师说:对密宗的金刚上师有严重矛盾,或者金刚道友间相互抵触,但没有忏悔
C. 对治:与金刚道友的矛盾,过夜前必须及时忏悔,否则不能共同闻受密法
3
总结
A. 若具足断缘心八无暇,则没有解脱的希望
B. 仔细观察自相续,对邪行加以对治
C. 令法与心相应,获得今生、来世的快乐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