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德育 >> 古人非常重视的一个字 返回

古人非常重视的一个字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在任何场合中说话,一定要诚实讲信用,这是最重要的人格基础。一个人要想得到信任,首先就要诚实,否则会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印象,从此在社会中难有立身之地。

“信”字,在字形结构上是“人”从“言”,即主要指语言的诚实性,言由心出,表里一致,真实的语言才有意义,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倘若语言不可靠、不真实,不但生活中无法取信于人,佛法的修行更谈不上成就。

有些人可能是性格所致,常用虚伪、狡诈的语言来欺骗他人,这非常不好。其实语言是与人沟通的桥梁,所讲出来的话,要以诚信为第一,假如讲的话都欺诈不实,那做的事就更不用说了。

佛陀为什么是世间上唯一的量士夫?就是因为佛已断除了妄语之因,根本不会讲不实的语言。世间人常说:“这个人不可靠,因为他说话虚假,不实在。”可见,语言是评价人品的重要因素。也正因为如此,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中专门讲了“语言品”。

在古代,不管藏地还是汉地,大德先贤对言语都非常重视,凡事不会轻易开口,一旦已承诺下来,则会“言出必行,行之必果”,绝对不会半途而废。不像现在有些人,口头上说得天花乱坠,答应得也非常爽快,结果真正去实行时,却掺有很多“水分”,甚至什么也做不了,这种行为是值得羞愧的。孔子在《论语》中云:“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即古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说出来却做不到为可耻。所以,我们平时说话要再三观察,看看有没有夸大的成分,否则,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就不好改了。

……

 


古人对“信”字非常重视,只要说了就不容易改变。诚如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中所言:“直士自己所述语,虽无大义亦不舍,若具大义或发誓,永不违越何须说。”正直、有智慧的人,凡是自己所承诺的,就算没有大意义,只是一件区区小事,也不会出尔反尔,那么具有重大意义的承诺,或在严厉对境前所发的誓言,更是纵遇生命危险也不会违越。

因此,我们无论承诺什么,大事也好、小事也好,尽量都不要改变。以前我在建学校时,有个人很想资助我,但不巧的是,他之前已答应了另一位上师,两边同时资助有一定困难。他跟我讲:“我想放下对那位上师的资助,先帮助您。”我说:“千万不要!我这边你帮不上也不要紧,既然那边都已承诺了,就不要随意改变,否则,这不符合做人的原则。”他反复思考之后,觉得也有道理,就没有改变初衷。而对我这边的承诺,我给他免了一部分,后来自己又另想办法。

所以,不管遇到私人的事,还是公家的事,只要是自己答应过的,就应像石头上刻字一样不能随便变动。否则,你最初说要发心五年,结果不到五天就无踪无影;或者,在诸佛菩萨面前承诺做某件事,但过不了两天,又随不同因缘退失信心了……这都是不好的现象。自己承诺过的一定要认真去做,这一点非常重要!




作者:索达吉堪布

来源:《弟子规另解》第十二课

注:单独的段落“……”处,表示对原文进行了删减。


推荐阅读

得失从缘

水珠里的花朵

生命的真正意义

爱、财富与成功

西风吹鹤到人间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