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课脉络 

识别上图小程序码查看或下载
本课科判 

本课重点 
本课难点 
本课脉络 
忏悔失毁密宗誓言罪。
密宗十四条根本戒。
密宗八条支分戒。
忏悔破密宗誓言罪。
脉络展开 
一.忏悔失毁密宗誓言罪。
十四根本八粗支,
发露忏破誓言罪。
1.释义。
密宗有十四条根本戒和八条支分戒,作为密宗行者,如果曾经违犯过这些学处,应该在阿弥陀佛及其眷属面前发露忏悔。
2.应学之理。
①学密宗前应该知道密宗戒律。
②受戒前要了解戒条的目的。
A.受戒后不会后悔。
B.能如法守戒。
a.【事例】阿底峡尊者别解脱戒一尘不染,菩萨戒有过一两次过失,违犯金刚乘学处不计其数。b.具有正知正念的圣者尚且犯密乘戒,不懂戒的过患很大。②首先一定要认真学习教理,打好基础后再精进修持,这样才有解脱的机会。①一致公认的密宗的誓言是十四条根本戒和八条支分戒。③首先应清楚犯密乘戒的界限,才明白什么情况下是犯密乘戒。二.密宗十四条根本戒。
b. 具足这三种法恩、两种法恩或者一种法恩的上师。a.世间法方面:说上师人品不好、为人处世不妥、没有学问、相貌不佳等。b.出世间法方面:声称上师戒律不清净、禅定不稳固、智慧不殊胜,对上师的戒定慧或者修行境界进行诽谤。和金刚上师或金刚道友有严重矛盾的人不能参加灌顶、听闻密法。B.【教证1】《狮子妙力圆满续》:“其他罪业通过忏悔有清净的机会,而上师是一切坛城的主尊,所以如果毁谤了上师,这种罪业无法得以清净。”C.【教证2】《密集金刚》:“世人虽犯无间等,堕落性之种种罪,若已趣入金刚乘,修持此道得成就,一心诋毁上师者,修亦不可得成就。”A.弟子心里对上师产生邪见,口中说出诽谤之辞,就是毁谤上师。B.对传过灌顶、密续或者窍诀的上师不认可并毁谤的弟子是破誓言者。C.密宗师徒关系不同于世间合作关系,必须如理如法依止。B.自己明知违犯了戒律,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觉得违犯也没有什么问题。A.【教证】《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经》:“造业时的心态非常关键,如果有轻毁心,很多轻罪都会变成重罪。”D.密金刚道友:同一位上师摄受的“一父之道友”或者同一坛城中得灌顶的“一母之道友”。①大乘行者发愿利益一切众生,愿他们获得圆满正等觉的佛果,如果密宗行人舍弃这样的愿心就会犯密乘戒。②不管对一切众生还是对某一个众生产生舍弃之心,都会犯本条密乘戒。A.一旦产生舍弃众生的恶念,不用在语言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相续中就会出现破戒的阴影。C.和别人发生冲突时仅产生一些嗔心,并不会破本条密乘戒,如果产生了舍弃对方的心才会破戒。①密宗有秘密灌顶和智慧灌顶,这两种灌顶都需要出精,有时候是采用真实出精,有时候采用表示法。A.在古代,灌顶采用真实出精。根机不成熟弟子,对秘密灌顶的行为产生厌恶从而舍弃了作为誓言物的精液,或者得受智慧灌顶后在非为开许的情况下故意出精,这样都会犯本条密乘戒。B.如果认为密宗的要求没有实义,以邪见或者轻毁心故意出精就会犯密乘戒。C.没有闻思密法、对密宗甚深道理不理解,并不破密乘戒。D.因为贪心现前、没有正知正念而在无意中漏精,这些并不算破密乘戒。④阿底峡尊者入藏后,不再采用真实誓言物做灌顶,秘密灌顶和智慧灌顶都采用表示法。⑤续部其他观点:第四条根本戒是舍弃慈心,即舍弃让众生获得快乐的心,第五条根本戒是舍弃菩提心,即舍弃利益众生的心。A.佛陀所说的人天乘、声闻乘以及菩萨乘等法都是根据不同众生的根机宣说的,不能认为只有密宗的见修行果才是至高无上的,而显宗和外道都是很低劣的,也不能对这些宗派进行诋毁。B.如果执著自己的法是即生成佛的胜法,而别人的法是三个阿僧祇劫才能成佛的劣法,产生这样的分别念是有过失的。A.要观清净心,凡是对众生有利的法都要赞叹,不应该排斥。B.为了弘扬自宗,可以赞叹密宗能即生成就,密宗在方便、智慧等方面有很多超胜之处。②由于密宗道理极其深奥,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所以有必要对根器不成熟的人暂时保密,只有真正的法器方可接受。A.不能随便公开密宗的甚深见解、行为以及誓言物,否则会有泄密的过失。B.如果能保守秘密而修持,不仅自己能迅速获得密法的加持,别人也不容易产生邪见。C.随便公开密法,许多人反而不珍惜,密法的加持力就会消失。A.【教证】麦彭仁波切在《大幻化网释》中,以教证、理证系统地阐述了五蕴的本性是五部如来。①基道果所摄的诸法自性本来清净,都是如来藏光明分的显现。一切众生都是本自清净的,一切器世界也是本自清净的,万法的本性是明空无二的清净法界。①密宗有十种应当诛灭的怨敌,有能力的瑜伽士应降服而不降服,就犯此戒。②十种应诛:毁灭佛教者、摧残三宝者、劫夺僧财者、谩骂大乘者、坑害上师者、挑拨金刚兄弟者、障难修行者、绝无慈悲者、背弃誓戒者、颠倒业果者。a.不要对他们生嗔心,也不能舍弃他们,要对他们修悲心,因为他们毕竟也是众生。b.行为上要敬而远之,不要和他们交谈,也不要一起吃饭睡觉。①以因明等世间分别念对远离四边八戏的大空性进行衡量、观察。B.认定法性是分别念可及的一个有相之法,或者认定法性就是单空。对密法有信心、有意乐的弟子前来求法,非但不传法,还以各种方式令其退失信心,最终不得不离开,这样就犯了此戒。A.外誓言物:铃、杵、手鼓、托巴等法器以及衣饰、璎珞等资具。B.内誓言物:一些特别修法需要享用的五肉、五甘露。B.心里认为女众和男众有很大差别,所有女性都是低劣的,然后说出诋毁之辞,就会犯此条密乘戒。①学密者一定要遵守这十四条根本戒,否则不可能依靠密宗获得成就。B.犯了根本戒后,要立即忏悔,最好不要让罪业过夜,时间拖得越长,罪业越难以清净,超过三年就再也没有办法清净了。【教证】《誓言庄严续》 “如果弟子和金刚上师发生了矛盾,在三年内可以忏悔,罪业有清净的机会。如果超过三年还没有忏悔,就根本没有清净的机会了。即使在上师面前忏悔,上师也不能接受忏悔,否则师徒都会下金刚地狱,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③得密宗的灌顶后,如果对誓言一点都不在乎,很难获得今生来世的安乐。
三.密宗八条支分戒。
1.依止不合格的明妃。
2.会供时进行争吵。
3.依自力(风力或禅定力)从不符合续部所说法相的明妃体内摄取甘露。
4.对堪为法器者不宣说密法。
5.对以信心求法者宣说他法。
6.于不信密宗者中住七日。
犯戒条件:
①在不信密宗、诽谤密宗的声闻、外道等群体中安住。
②行持和他们一样的行为。
③超过七日。
7.无有证悟的智慧而自诩为密咒士。
8.对非法器宣说密法。
1.忏悔的必要性。
①很多人都犯过这些誓言。
②有的人甚至不知道这些誓言,犯过多少次就更说不清。
2.忏悔的方式。
①在阿弥陀佛及其眷属面前发露忏悔。
②念诵金刚萨埵心咒、百字明。
3.忏悔的功德:清净一切破誓言的罪业才有解脱的希望。


明日死谁知 今日当精进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