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音声海FM >> 明白了,做到了,自然成了 返回

明白了,做到了,自然成了

文/圆潮 音声海FM 2019-11-09



从马云的退休

说起


 文● 圆潮







RETIRE

of Jack Ma



朗读&配乐:如一



阿里巴巴001号员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终于退休了,他说要继续换个江湖折腾。不管是激流勇退也好,还是换个江湖继续做公益事业也好,马云先生这次的举动,确实是石破惊天,在江湖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他说因他看懂了天道。


天道深远,大道至简,我们无法知晓马云的真正悟道境界,但就从其一系列如梦如幻的表相上,来领受些许修行的感悟,坚定我们修行的目标。



看明白高际必堕,世间万物没有完美和永远


马云退休,不一定感染了很多人,但是一定惊动了不少人。如今刚刚55岁的他,年富力强。此时的阿里巴巴,可以说处于历史发展中最好的时候,不论是出于被迫无奈,还是心甘情愿,最终马云选择了激流勇退,这需要能放下的莫大勇气。


如果马云继续端坐董事局主席之位执掌阿里,相信也没人会有异议。相较于很多江湖大佬最后跌下难看的样子,马云的从容飘落,不仅没有减少一丝一毫身处云端的万人瞩目,相反落到地面后,被更多人所瞩目。


关于他退休,有媒体解读这个决定看似高明,实则可能无奈;也有说作为董事局主席,现在退休,实在是对阿里巴巴不够负责。不过,对于马云来说,对这一手创建带大的阿里巴巴,真能顿悟放下吗?这无从知晓。从台前转入幕后,为了阿里的未来疆土开拓更大的实验地,这倒也不是没有可能。对比最近一段时间媒体曝出,有关某知名地产企业85%的裁员,各种投资产业几近腰斩回资等等新闻看来,为了阿里巴巴人员的稳固,为了阿里巴巴的长远发展,仅以自己一人笑傲江湖的尝试而不撼动阿里巴巴的根基,倒是很睿智的决断。


就此事件来说,如佛在《贤愚经》中云:聚际必散,积际必尽,生际必死,高际必堕。当财富积累到最多的时候有可能瞬间化为乌有;每个生命都是向死而生,没有谁能逃避死亡;人生如波浪,最高峰的时候的后面一定就是跌落。马云此时选择退休离开,换个江湖,于公于私都好,保护了大家在舞台上的光芒形象,而不是跌相难看的那种。


而对于我们修行人来说,人生中同样经历着很多跌宕起伏。在没有足够的智慧能把握进退的节点时,至少在面对高处跌落时的彷徨,还可以做到淡然处之。




■■■ 



懂得聚际必散,世间万物没有恒常不变的


马云有才,有大才!率领当年的十八罗汉创业至今,坐拥了4500多亿美金股值,折合人民币2万多亿的资产。但这不是马云一个人创造的,是十八罗汉和所有管理层、投资人以及所有阿里巴巴的员工创造的。马云一直说感谢所有阿里人,他是真诚的,因为确实是大家创造了今天的阿里奇迹,没有高管团队,没有资本方,成就不了今天的马云,阿里巴巴也不会如此强大,所以阿里是大家的,是所有相关人的福报显现,是大家的共业。


但这个共业也是无常的,时间一到,因缘聚集变化,或许由马云继续管理,则阿里将会进入另一个状态,而如他出让管理权,让比他更合适的人来领导阿里,这个人可能会让阿里再次聚集各种因缘,让阿里再迈入一段旅程。对于聚际必散这一层,马云似乎很明白,所以在阿里的成长过程中,他也一直在建设自己的人设,随时准备迎接这一天到来。


用“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释迦牟尼发现的宇宙真理来解释就是:一切皆无常,善业恶业自有因果报应,万贯家财可能瞬间化为乌有,只是因果业报显现而已。《佛说无常经》曰:“未尝有一事不被无常吞。”每个人每天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经历着无常。无常一旦到来,你我号称在修学佛法,但真正做好了准备吗?





■■■ 



做到了,世间万物皆随福报显现


远在退休之前,马云和李连杰成立“太极禅国际发展公司”,李连杰任CEO,公司定位于文化体育事业。


马云说:“在太极里,我最欣赏的三个字是定、随、舍。定即是看清自己和将来的趋势,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都要镇定面对;随,只有自己有实力的时候,才能懂得怎么去跟随别人;舍,能让人看清自己,只有知道自己要什么,才能知道要放弃什么。”


可是如何看清自己?需要禅悟,如何做到禅悟,需要戒定慧,这就是持戒,入定,修慧。戒定慧三学,也称三无漏学,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原则,即三项训练,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修戒——完善道德品行;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修慧——培育智慧。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所以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其中戒是入门,定是枢纽,慧是成就。


如果再细分,禅定乃佛教菩萨六度修行之法之五,六度分别为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忍辱,四曰精进,五曰禅定,六曰智慧。此六者,谓之六波罗蜜。“波罗蜜”意思是到彼岸,与渡义同。故译曰度。


由此可揣度,马云的成功与他背后的修行分不开。其修证功夫到底多高,虽不知晓。但对世间一般人来说,马云道出了修行——做到的重要性。可常人只看到他获得的成就和富可敌国的财富,令人艳羡的光环。却没有思考过,马云能成就如此的广大事业的真正原因:他不仅能学习,思考看明白,重要的还能做到!


其实这样的福报,如果你前世在佛菩萨前虔诚地多磕几个头,就会获得国王般的福报。佛经中就有说过,有个麻风病女,只是把乞讨来的唯一的稀粥供养给佛祖,就获得了转生为天女的福报,比马云今生显现的福报要多无数无数倍。


当然,马云应该也深知这点,他也很有善心和功德,利用财富做了很多有意义有福报的事情,比如成立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支持教育、公益、环保事业。这三方面,他帮助了很多人,比如教育改变很多孩子的一生,公益方面让所有的人都去做善事,环保改善了大环境,他在做着利益众生的事业,他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应该也知道自己做这些事情的福报会很大。可能这也是他为什么财富越来越多的原因吧。


另外,提前退休的马云也懂得一个深刻的道理,财富再多,也要散出去,俗话讲“财散人聚,财聚人散”。除了公益事业,除了股东,他还应该让更多的人一起赚钱。佛教讲的更深刻更透彻,佛陀在《杂譬喻经》说:财是五家之分,盗贼水火县官恶子。五家忽至,一旦便尽。《大庄严论经》也说“家中有财宝,五家之所共”,与此相通。所谓“五家”,即大水、大火、盗贼、贪官污吏及不肖儿女。即使拥有再多财物,遇到一场大火,可以将你家当焚烧成灰;遇到大水,财产也会流失净尽;盗贼、贪官污吏之流,也来抢走财产;子女不肖,骄奢淫逸,则将家财挥霍荡尽。一个人无法主宰自己的财物,因为财物为“五家”所共有。《法华义疏》:“世间之财,五家共有,不名己利。出世之宝,但属行人,故名己利。”只有出世学佛,证悟佛性,才拥有真正的财富。





■■■ 


生死轮回,最好的福报就是解脱


马云先生德行很好,做了很多公益事业,立言也多,创业语录激励了很多年轻人去勇敢地创业。马云的精彩用佛法来说,其实就是因果,没有人能复制他的成功,因为这是马云自己的福报。


但是不论多么精彩的人生,也要面临落幕,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即便马云的退休暗合了天道智慧,他也睿智的决择好了人生转折,可是否做好了最终解脱的准备呢?


《无量寿经》云:“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寂天论师也说过:“因吾不了知,死时舍一切。”“命绝诸苦痛,唯吾一人受。”纵然拥有南瞻部洲一切财产的主人,也终究无法带走一针一线;即便拥有多庞大的商业帝国,最终也带不走一砖一瓦,就连自己最为珍爱、精心保护的身体,也必然要舍弃。“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至此,马云的精彩依然激励着无数有梦想的人。


可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我们是否拥有马云这般的福报?


更值得我们清醒认识的!无论世间事业有多广大,或者有多微不足道,我们最好的福报——能究竟的解脱!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