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佛网 >> 文殊礼赞略讲 2 返回

文殊礼赞略讲 2

这个《文殊礼赞》我好像没有讲过。翻译方面,汉传佛教当中有些法师翻译过,比如法尊法师也有翻译,好像观空法师也有翻译,我们现在经常用的是能海上师翻译的版本。刚开始我也想了一下要不要重新翻译,后来想能海上师是汉传佛教的大德,后来和藏传佛教结上善缘,而且他的有些翻译与后来法尊法师相比较,他的翻译是直译,也比较难懂。但是他还是很了不起的一位大德,再加上他的主要道场在五台山。刚开始我们编念诵集的时候,我想能海上师在文殊道场当中呆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他应该获得了一些文殊菩萨的直接加持,所我们就用能海上师翻译的《文殊礼赞》。这是我们《文殊礼赞》的一个缘起吧。

那么,这次也没有特别的缘起。因为昨天我想讲一个课,教务处和教务科的法师们集中讨论讲什么课,有人想到:前段时间你去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那么这次讲文殊赞好不好?我说也可以,因为刚刚去那里发过愿。当然也不是我主动发起的,因为以前我们学会当中很多道友也说要和我一起去,我们学院当中有些道友也有这种想法。但是这次是因为我们弘法部在五年前有一些计划,但后来发心五年的人比较少,发心两年以上的道友就去五台山发愿,后来突然决定邀请我和一些堪布、堪姆。本来世青会那边时间特别特别紧,再加上我们这边课程也很紧,但后来我也觉得他们比较辛苦,不好拒绝,然后也就参加了一两天。

但是参加的过程当中也很累,本来想告诉他们不要告诉任何人,我悄悄地来,念一个《普贤行愿品》就跑(众笑)。 结果到了以后,那里对佛教的一些活动管得比较严格。有一次我们在一个地方念《普贤行愿品》,还没念完时,他们说:“时间到了,你们必须离开。”我说:“再念十分钟可不可以?”有一个老和尚说:“不行不行,一分钟都不行。”后来,我说:“那我过去,你们就继续念吧。”然后我就跟着老和尚出去,因为我没有发愿,他很开心。然后他们把《普贤行愿品》念完了。我也理解老和尚,如果真的我们念完《普贤行愿品》的话,可能他也很麻烦或者是什么。我后来想,也许是文殊菩萨的化现,那么厉害,但是好像文殊菩萨也不会那么凶,因为“文”的话,一般是比较寂静的。

前一段时间,我去了两次五台山。以前上师去的时候,我们呆了一百天,时间比较宽裕,当时上师也带了很多人。我没有想要带什么弟子,如果带的话,这个带那个不带,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和想法,也不太好。确实也是,我们这边有些发心人员特别特别辛苦,我对他们也特别感谢,然后对他们的发愿,我也尽量支持,就是这么一回事。

之后又去泰国,人也比较多。从泰国回来以后,又去参加我们这边的西部助学,去玉树、炉霍参加了一些法会和佛事活动。每次人都比较多,有点累。今天上午和下午都有好多好多会议、事情。这些我就简单汇报一下。

虽然我前一段时间从五台山回来,但是也没有给大家带什么东西。以前一般我都会带点东西给大家,比如去印度的时候,买很多东西给每个人,或者给比较重要的人。后来觉得这样特别特别累,带东西的话,谁都不满意。比如,我辛辛苦苦买一个东西给他,他不但不感谢,反而说:“这个很不好用,这个很不好。”(众笑)后来我就发了一个大的愿:以后出去不带东西。(众大笑)

今天在字面上简单地给大家过一下,内容大家应该都知道。但是,确实三十多年以来,我自己有课时在上课时会念,没有课时早上晚上,因为对文殊菩萨很有信心,习惯性地经常会念我刚才给你们念的这个偈颂,还有麦彭仁波切其他几个偈颂,以及乔美仁波切和麦彭仁波切其他的文殊语狮子的一些修法吧。

我觉得文殊菩萨对我们来讲确实很重要,因此如果经常祈祷会开智慧。一旦有了智慧,不管是做世间和出世间的任何事情,都很容易。而且自己要获得成就,一定要打开智慧,否则要成佛和菩萨都很难。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多念文殊心咒。

我并没有要求大家一定要念一亿。以前上师如意宝发心力特别大,要求在家人都必须念一亿遍。但我也希望大家经常念文殊心咒。这次出去没有带什么东西,但是念这样一个文殊菩萨赞颂的传承、作一个简单讲解,也许对于对三宝和文殊菩萨有信心的人来讲,比买个什么东西要更好,我也方便,直接讲就可以了,也不违背我以前的发愿,你们也能真正得到文殊菩萨的传承、智慧、加持,而且很多人心也比较平衡。

因为我们人有时候,本来没有资格的认为自己有资格。我原来说过,其实原来去五台山的时候,我本来很想发心给上师做饭,但是上师并没有要,我就没有算在上师内部的几个人之中,当时心里也有点不平衡。因为1987年的时候,我们内部几个人真正是上师的侍者一样,在去五台山的时候,虽然我去翻译,很多这些事情是我在做,但是没有做饭,所以我当时心里也有一点……但后来我想,在上师身边不能小心眼,还是应该什么都能接受,这很重要。

尤其是我前一段时间遇到一个很了不起的上师的弟子,在西部助学时我们也聊天。他说所接触到的我们这边包括学会的人,好像没有发现拉帮结派,非常团结。我说不一定是这样的,其实有些很不团结的,你没有看到,你呆的时间太短了。他说:也许可能有,但是和有些人的弟子相比还是好很多,有些人的弟子,比如上海派的人和我说话,那么北京派、广州派、美国派、加拿大派等等马上不满,这种情况很明显。我说那这样的话很不好。确实,如果把上师当作各派各宗的私有财产,我对此非常反对。

不管是哪个上师的弟子,最好不要想我是这帮人、你是那帮人。当然可以有不同观点,比如说我是修行派的、我是学术派的,我是开放派的、我是保守派的。包括我们佛学院开一些理事会或共同商量的时候,有不同派别,这都是可以的。但是真正互相有矛盾,因自己内心的矛盾引起,故意对对方做一些不公平的事情,我们要完全抵制。

我希望我们学会也好、学院也好、各个发心部门也好,我们可以拥有不同观点,但是不能有任何矛盾,而且这种矛盾可能表面上看来很平和,实际上很深,这样非常不合理。

因此,我说我们这边还可以,但是我觉得只要人存在的地方,完全没有一点矛盾是不可能的,但是不能因为矛盾,在做事过程当中故意加害别人。我有一次发微博的时候也说过,具体怎么讲的我现在忘了,大意是,做一个没有任何信仰、心地善良的人可以,但是不能做一个心地很恶毒的宗教徒,这样很不好。(宁愿躺在温热的沙漠上,也不想坐在有荆棘的花丛里。宁愿成为心地善良的无信仰者,也不要成为心肠恶毒的宗教徒。)

所以,希望我们的发心团队也好,各个班的堪布、堪姆手下的这些道友也好,在培养的过程中,首先内在一定要和谐,这很重要。还有一点,在听别人的一些判断和评论时也要注意,有些人只会讲一些负面信息,不会讲正面信息。虽然人确实是有时可能会有一些烦恼,这是正常的;但是我们也要分析,任何一个人也一定会有功德,如果将他的负面或过失的部分全部集中在一起宣扬,也不太好。因此,我们在听别人一些语言时,如果别人全是负面的话,我们还是要注意。这几点,我今天在上课当中给大家提醒一下。

下面我们讲偈颂。这个偈颂很短,字面上跟大家简单地过一下。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文殊礼赞》,藏文当中广说的话是《文殊智慧功德贤赞》。前面是: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藏文当中有一些不同的,大多数是:炯丹迪滚波将华央拉香擦洛。我也听到很多上师念诵:喇嘛丹滚波将华央拉香擦洛——上师和怙主文殊师利面前敬礼,也就是南无大智文殊、南无出有坏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也有说:南无上师与文殊师利菩萨。汉地的译文当中,有些是曼殊师利,有些是文殊师利,玄奘之前和玄奘之后有一些不同。

文殊,“文”指的是精通一切智慧,“殊”就是利益自他,这么一个智慧和悲心积聚的菩萨叫作曼殊师利菩萨。这应该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时候译者加上的译文句,就是翻译之前顶礼文殊菩萨。《中观庄严论》前面的礼赞句里面说:文殊菩萨已经通达了一切智慧实相,但显现上是十地圆满的十地菩萨。我们以前也讲过,有些经典当中说文殊菩萨很早以前已经现前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已经成佛了;有些经典里面说他现在就在某个刹土当中成佛;有些经典当中说他现在现为佛子菩萨的形象,未来成佛。当然不同经典的观点没有任何的矛盾,实际上文殊菩萨早已成佛,但显现上他还是菩萨。文殊菩萨传和观音菩萨传是八大菩萨传里面最广的,以后有时间的时候你们可以好好地翻阅,有时间我们也跟大家讲一下,讲完以后,对八大菩萨会更有信心。原来上师也讲过两遍。

谁之智慧 离二障云,犹如净日极明朗

下面说:谁之智慧 离二障云,犹如净日极明朗。这里讲到了文殊菩萨的智慧。“谁”是一个代词,世间当中谁的智慧已经达到最顶峰,已远离二种障碍的乌云,就像清净的明日、灿烂的日轮一样?这是谁的智慧呢?顾名思义,大家都非常清楚,应该是文殊菩萨的智慧。当时赞颂的班智达们就用一种代词来表示:在这个世间,谁的智慧能远离对成佛有障碍的所知障、对阿罗汉有障碍的烦恼障?烦恼障和所知障在这里比喻成乌云,乌云依靠什么来遣除呢?依靠日轮来遣除。同样的道理,这两种障碍依靠谁来遣除呢?是靠智慧遣除。这样的智慧谁具足呢?文殊菩萨具足。直接说的话就是,文殊菩萨的智慧像日轮一样,遣除了二障所有的云雾。那么文殊菩萨的智慧怎么超胜呢?

所有诸义 如实观故 胸中执持般若函

下面讲:所有诸义 如实观故 胸中执持般若函。文殊菩萨的智慧能照见所有诸义,世间当中所有的,器世界和有情世界,轮回和涅槃所摄的所有万事万物的法,所有的意义都如实照见。不像我们是用比量,用各种推理,各种估计、推算,各种推断、猜测等等,有很多的方式,但这些并不是如理如实知道,里面会有一些不如法、不合理的部分。如理如实地现量观见、照见的话,那才是最准确无误的。所以,文殊菩萨像日轮一样的智慧,它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世间当中所有万事万物的法,都能如理如实地照见。这里的“观”有照见、观看的意思。他已经完全通达世间当中万法的现相和实相——胜义和世俗所摄的一切万法都通达。所以文殊菩萨的胸前拿着莲花,上面有般若经函。

般若就是万法的真正实相,如果我们通达般若,那世俗的法都很容易照见。所以这是文殊菩萨照见的标志。他的胸前——赞颂文当中“胸中”也是一个意思,文殊菩萨的胸前,手持着花瓣,花瓣上面有般若经函,它代表所有的万法。也就是说,经函里面所摄的内容非常非常广大,普及到所有的万事万物,文殊菩萨的智慧全部都已经精通——胸前持着般若经函,表示通达一切万法。刚才讲的像日轮一般的遣除二障乌云的智慧,可以照见一切万法,为了表示这一点,文殊菩萨手里拿着经函。这是第一层意思。

推荐阅读:文殊礼赞略讲 1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