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今日当精进 >> 《极乐愿文大疏释》87 * 甘露丸 返回

《极乐愿文大疏释》87 * 甘露丸


行持善法后的回向方法 


行持善法后,可以进行两种回向:一、愿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即以智慧缘佛果和以大悲缘众生来回向;二、愿不等到来世,善根今生就成熟,获得暂时的圆满

如果这样回向,依靠三宝的加持力、自己的发愿力以及善法的功德力,各种因缘具足后,即生就可以获得长寿、健康、财富等圆满。




为什么回向获得暂时圆满? 


菩萨的目的就是利他,为了不等到来世、依靠此身成办自他二利,菩萨也需要拥有世间的圆满,所以可以回向善根在今生迅速成熟于自身

有些人做了念诵、供养三宝等善法后,不想等到来世,想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心愿也是可以的。一个画家想画老虎也可以,想画大象也可以;同样,你回向时,愿善根来世成熟也可以,愿即生成熟也可以,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意愿。就像在银行存款,有些人爱存定期,一段时间后可以提款,有些人不爱存定期,那可以存活期,随时都可以取用。只要精进行持善法,依靠三宝的加持,自己就能拥有这些圆满

如果不具足世间圆满,也会成为修行和利他事业的违缘。如果你的寿命很短,也许修行还没成功就夭折了。如果你身体不好,天天吃药、输液,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了,不但医生对你生厌烦心,自己也觉得特别痛苦,这也是修行的违缘。很多修行人发愿:既不转生于太富裕之家,也不转生于太贫穷之家,要转生于中等之家,生活基本上能解决,这也是修行的一种顺缘

修行人有里里外外的许多违缘,有些是家庭的违缘,有些是身体的违缘,有些是内心的违缘,如果能一心祈祷三宝、如理如法地发愿,这些违缘都可以遣除。




回向暂时圆满要适度


虽然我们可以回向长寿、发财、美貌等目标,但就大乘而言,这些并不是究竟的目标,所以大家在回向暂时圆满时要适度

《入行论》中说:“积护耗尽苦,应知财多祸,贪金涣散人,脱苦遥无期。”钱财的积累、保护、耗尽过程中充满了痛苦,钱财就是这一切痛苦的根源,它能让人们身心散乱,深陷轮回中,不得解脱。因此大家要发愿:依靠三宝的加持,不要让我有过分积累、守护、增长财产的散乱,也不要有欢喜天子魔等正法的障碍,能够远离修行的一切违缘

我们还要发愿:但愿我不要对宿业感召的怨敌、强盗产生嗔心。有些人因为前世的业债没有还清,即生中有很多怨家债主威胁、损害自己,给自己带来许多痛苦,也不应该对此类怨敌产生恶心。

此外,还可以发愿:依靠自己的善根力以及三宝的加持力,愿我能够不加勤作、自由自在地享受正法。这是修行人最重要的希求。现在许多人有听闻佛法的机会,还有做弘法利生事业的机会,这在末法时代非常难得,这应该是善愿成熟的果报

多修行人发愿:既不转生于太富裕之家,也不转生于太贫穷之家,要转生于中等之家,生活基本上能解决,这也是修行的一种顺缘

为了保证修行和利他事业的成功,大家可以发愿获得暂时的圆满。例如,我们可以发愿将来拥有财富,能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那样上供下施。菩萨拥有财富和凡夫拥有财富不同:菩萨会把财富用来布施,以四摄法广利有情;凡夫的财富要么享用,要么造恶业。而菩萨接受供养一方面是和众生结缘,一方面会把得到的供养用来做善法,并将善法的功德回向给众生,最终令与自己结缘的众生获得巨大的功德

因此我们要像菩萨那样回向,一切发愿都要符合正法,最后通过善法的力量,令自己的一切所愿毫无障碍、称心如意地实现

尤其是要依照《普贤行愿品》、《俱舍论》所说的那样,依靠善法的功德,发愿在有生之年受持教法与证法




为什么祈祷佛菩萨没效果?


不过有的人发愿回向后,即生不一定现前果报。这个原因在于,众生的业有两种:一种是不定的,一种是决定的。如果是不定的业,祈祷三宝或者作回向后,即生就能成熟果报,若没有祈祷、回向,则即生不会现前果报;如果是决定的业,即使祈祷三宝、作回向,即生也不会成熟

我们不能认为祈祷三宝后百分之百有用,也不能认为祈祷三宝一点都没用。现实中的事情非常复杂,牵涉到许多因缘,不能一概而论。

现在很多人的见解和行为经常堕入一边:有的人认为只要祈祷佛菩萨,什么问题都能摆平,对别人也说:“没事,只要念药师佛,你的病几天之内绝对会好的。”这样讲了以后,如果对方的病几天之内没有好,他肯定会对佛法生邪见。还有的人说:“你这样祈祷佛菩萨没什么用,反正众生要承担自己的业,还是不要祈祷了。”这种观点也是不合理的。不懂佛法的人说话做事很容易走极端,大家在这方面要把握好分寸。

在现实中,很多人祈祷三宝后,即生中甚至当下就现前了果报。所以只要具足因缘,有些人的善愿也会立即成熟




行持善法的加持力


《诸法集要经》云:“若乐修福业,众人所尊奉,身离诸逼迫,其心常安静。”如果一个人乐于修持善法,他会得到众人的尊敬,身体能离开一切逼迫,内心始终处于宁静快乐的状态

如果一个人内心有慈悲、信心、智慧、清净观等境界,这个人会散发出无形的加持力,人们都会欢喜他,他的身语也会如理如法,直接间接能饶益许多众生。我经常想:学习佛法的确是世界上最快乐、最有意义的事情。在其他资料中,有些心理学家和医学家也认为,佛教修行者普遍拥有内心的平静和快乐。因此,佛教的殊胜并非佛教徒自吹自擂,很多世间人对修行者的微妙境界也都有所了知。




以佛法利益有情


佛法是利益有情的根本,通过讲修佛法可以成办暂时和究竟的广大利益,由此也可使自己的珍宝人身不虚度而具有大义。如果擦拭如意宝并虔诚祈祷,它会赐予人们财富;佛法也是利益众生的如意宝,如果我们好好运用佛法,也会对众生的利乐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地藏十轮经》中也说:“如如意宝珠,随所愿皆满,如是三乘法,能满众生愿。”就像如意宝能随心满足人们的所愿一样,佛陀宣讲的三乘妙法也能满足众生的一切心愿

要让众生得到真正的快乐,外在的物质只能起到部分的作用。纵观人类历史,没有任何时代像现在这样经济发达,虽然人类在物质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但仅此能否满足人类内心的需求呢?不能。现在人类的痛苦、不安、寂寞感反而越来越强烈。如果没有佛法的妙药,仅仅依赖外在的物质,人们除了更加忙碌、奔波以外将一无所获,根本解除不了内心的忧愁和痛苦。通过我们自身的经验也可以看出,唯有佛法才能满足众生的精神需求。

快乐是在于财富的多少,还是在于内心的满足?大家应该不难看出。前面之所以说佛法是利乐有情的如意宝,原因也在于此。如果我们能以佛法来利益众生,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




真正的佛法唯有教法和证法


《俱舍论》中说:“佛之妙法有二种,教法证法之体性,持教法者唯讲经,持证法者唯修行。”佛陀的妙法有两种——教法和证法,受持教法者唯一讲经说法,受持证法者唯一修行。这里的“唯”字是强调的意思,即除此以外别无其他。不管是弘扬佛法者还是修行佛法者,都要据此观察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受持佛法的人?

唯有通过传讲、听闻才可受持教法,唯有通过修行、领悟才可受持证法,这才是佛教徒最主要应该做的事情。这两者是有次第的,首先要学习教法——通过讲闻通达教理,然后才能修持证法——通过修行体会佛教的真义。

大家要明白,除了教法和证法以外,诸如寺院建设、规章制度、资具福分、敲鼓吹螺等,这些无论多么完善和丰富,也不是真正的佛教。有些人惊叹:他们诵经特别好听,维那师的声音非常宏亮,僧众排队多么整齐,寺院修得太壮观了……这些固然也很好,但只是佛法的一部分,真正的佛法就是教法和证法。




唯有法供养最殊胜


《安乐集》中说:“有二种人得福无量无边,何等为二?一者乐说法人,一者乐听法人。”因此,我们平时讲课或者辅导,讲闻双方都能获得无量的功德。虽然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要忙,但我一直把讲闻佛法放在首要位置,一堂课都舍不得中断,原因就在于此。不仅是我,历代传承上师对讲闻佛法也都特别重视。

在一切供养中,也唯有法供养才是最殊胜的供养。《佛说华手经》中说:“如来坐道场,所得微妙法,若人能修学,是真供诸佛。”如果有人能学习、修行如来的正法,这就是对佛陀最好的供养。至于供养花、果、灯、香,这些不算最殊胜的供养。有些人每天买花作供养,这当然也是一种供养,但通过闻思修行得到正法的利益才是最殊胜的供养,也是诸佛菩萨最欢喜的供养

这些窍诀我讲得再清楚不过了,但愿大家不仅耳边听到,内心也要有所领悟,这对你们的修行非常重要




弘法利生是每个人的责任


如果我们不顾自己的安危,努力护持佛法,这将有极大的功德。佛法进入再弘期后,法王如意宝目睹佛法衰微的状况,发起了伟大的护教之心,整顿佛教、树立法幢、培养僧才,为佛法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每一个关心佛教的人都应该随学他老人家。

《地藏十轮经》云:“为佛僧造寺,量等十四洲,彼所获福聚,不如护佛法。”如果造一座一万平方米、两万平方米的经堂,人们都会认为功德特别大,可是根据这个教证,即使造量等许多大洲的寺院,也不如护持佛法的功德。因此,不管居士还是出家人,当佛法处于衰微之时,都应该以清净心弘扬佛法或者帮助高僧大德弘扬佛法。

一般来说,承担佛法讲修大业的人主要是诸位法太子,即高僧大德和善知识们,但普通人也不是完全没有弘法的责任。大家不能认为:弘扬佛法是高僧大德的事,我只要听一点课、吃一点饭就可以了,除此以外就没什么事了。凡是佛陀的后学者,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受持佛法、弘扬佛法

从广义而言,听受一句法、了知一句法义也算教法,生起一刹那善心也算证法。例如,仅仅懂得“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就是教法,懂得其意义后,生起一念悲心或信心就是证法。这样看来,教法和证法在每个人的相续中都能生起,每个人都能受持佛法,都能弘扬佛法

其实应该这样想:依靠佛陀的加持,我懂得了佛法的道理,相续中生起了善念,这是多么荣幸啊!《入行论》中说,生起闪电般的善念在百千万劫中都很难得,如今我产生了许多善念,应该满足了。

在这个佛法濒临隐没的时代,仅仅以此来弘法利生,也将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意义。我经常这样想:末法时代,能让一个众生种下善根,或者让一个人皈依佛门,我来到世界也算有意义了。所以大家应该对自己弘法利生有信心。

在家男女不要认为:我们怎么能承担起弘法的重任呢?在家人不可能弘法利生,这是你们出家人的事情。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无论什么身份的人都有弘扬佛法的责任

藏族有一句谚语:凡子降生后,当做佛法事。人来到世上不是为了吃饭、穿衣,应该对佛教和众生做一些贡献,即使自己做不到广弘佛法,也要成为弘法的顺缘。比如,你可以劝别人学习经论,为求学、闭关者提供口粮,设法让别人听闻一堂佛法,承事、供养、协助讲经说法的上师,同时自己也诚信佛法、断恶行善。这些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在《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中,世尊要求在家菩萨先作财布施,然后行法布施,并没有说法布施唯一是出家人的事。因此,有能力的在家人完全有资格弘扬佛法,这样可以获得极大的功德。《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中云:“若善男子善女子,从师闻法,一句一义。展转教化,乃至一人,未信令信,未解令解。如是功德,无量无边,非是凡夫所能知也。”

对于大乘修行人来说,如果有弘法利生的机会却不去做,这也是有过失的。《梵网经》中说,菩萨如果有因缘,却没有教化众生,这会犯轻罪。因此,希望居士们以各种方式弘扬佛法,就像前面讲的那样,甚至帮助上师弘法利生,或者给修行人提供顺缘,这些都应该积极去做。

弘扬佛法是每一个佛教徒的分内之事,如果大家没有负起这个责任,要依靠一两个人把佛法弘扬到全世界是非常困难的。这么好的佛法传到自己手中,我们有义务把它继续传下去。即便能让一个人得到佛法,这个功德也是无量的。要牢记这个教证:“乃至一人,未信令信,未解令解。如是功德,无量无边。”总之,大家要想一切办法度化众生,甚至乘班车时也要度化身边的乘客。一旦有度化众生的机缘,就要牢牢抓住,不可轻易放过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往期推荐

《极乐愿文大疏释》86 * 甘露丸

《极乐愿文大疏释》85 * 甘露丸

《极乐愿文大疏释》84* 甘露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