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恭迎文殊菩萨诞辰 ,祈请智慧加持! 返回

恭迎文殊菩萨诞辰 ,祈请智慧加持!

求学足迹 2021-05-15
文殊菩萨圣诞
农历四月初四

——Manjusri Bodhisattva——

自大圣境五台山

文殊加持入心间

祈祷晋美彭措足

证悟意传求加持




文殊菩萨是谁?


文殊菩萨,梵文Maňjuśrī的音译,略称“文殊”,意为“妙德”“妙吉祥”等,新译“曼殊室利”。文殊菩萨的生日在农历的四月初四,文殊师利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以论述“般若性空”和“般若方便”的理论著称,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专司智慧,与司“理”的右胁侍普贤菩萨并称。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


文殊菩萨的形象为驾青狮、持宝剑,骑狮表威猛,持剑表智慧,是智慧的象征。文殊为相应众生的不同因缘,还会有不同形象的“示现”,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儿文殊等。其中以五字五髻文殊最为常见。


[远离一切过患称之为“文”;具足自他二利功德叫做“殊”;形象恒常稳固、永不衰老,始终是16岁的妙龄童子,即为“童子”;(《亲友书讲记》)]


文殊师利菩萨,也叫妙德菩萨,又叫妙吉祥菩萨。就因为他出生时有十种祥瑞:(一)光明满室。(二)甘露盈庭。(三)地涌七珍。(四)神开伏藏。(五)鸡生凤凰。(六)猪产龙豚(猪生出一条龙)。(七)马产麒麟。(八)牛生白泽。(九)仓变金粟(仓库里头所有的谷子,都变成金子)。(十)象具六牙(象本来是两只长牙,但这头象却生出六只长牙)。有这十种不可思议的妙处,所以叫妙德;又因为他出生的时候有这十种的祥瑞,所以叫妙吉祥。



文殊菩萨降生地






据《五台山志》记载,文殊菩萨降生于五台山的罗睺罗寺。还有一种说法是,大约公元前60年,文殊菩萨在印度一个婆罗门家降生,父亲叫德梵,菩萨由母亲之右胁出生,因为降生时有十种瑞相,所以名为妙吉祥。


按照藏传佛教的观点,文殊菩萨于释迦牟尼佛涅槃44年后降生于五台山,这是非常可靠的。拉萨的藏历中也有释迦牟尼佛涅槃日、文殊菩萨降生日。


——恭录自《入行论广释》26课


我曾研究过藏传和汉传的大量史料,深信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清净刹土,如《六十华严》云:“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


菩提流志翻译的《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也说:“世尊复告金刚密迹主(金刚手)言:我灭度后于南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中国),其国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很多可靠经典都说文殊菩萨住在五台山,藏传佛教中萨迦班智达等高僧大德前往时,也确实见到了文殊菩萨,回来后弘法利生的事业完全不同。

——恭录自《入行论广释》2601课


中唐佛教华严宗四祖澄观大师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中进一步解释:“清凉山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于中现有清凉寺。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表我大圣五智已圆,五眼已净,总五部之真秘,洞五阴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顶分五方之髻,运五乘之要,清五浊之灾矣。”


一切菩萨中,文殊菩萨的加持最大,生生世世不愚



若想开启内心的智慧,明辨所做之事如何取舍,可一心专念文殊心咒“嗡阿RA巴匝那德”。尤其是孩子在读书时,常念文殊心咒,对学业大有助益。


《大忿怒续》中说:“一切菩萨当中,文殊菩萨的加持最大。”


现在有些人智慧不够,为人处事时不辨取舍、不懂分寸,若能经常祈祷文殊菩萨,不仅可以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而且,生生世世都不会变成愚昧众生。


文殊菩萨,是三世诸佛的智慧总集,是一切诸佛的长子。《释尊广传》中记载:纵然是释迦牟尼佛,往昔也在他面前发过菩提心。全知麦彭仁波切说,任何人忆念文殊菩萨,就能开启世间、出世间一切智慧之门。出世间智慧,指证悟空性、无缘大悲等超胜境界;世间智慧,则是取舍因果、待人接物的道理。


《宝积经》十五品的《文殊刹土庄严经》中还说:“念诵千百万佛陀的名号,也不如念文殊菩萨的名号功德大。”


文殊菩萨虽现为菩萨身份,但实乃古佛再来。《宝鬘经》云:“文殊菩萨早已成佛。”《文殊菩萨净土庄严经》中也说:“文殊菩萨以菩萨形象利益众生。”另有经典言:“文殊菩萨于未来成佛。”由此可知,文殊菩萨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


同样是佛,诸佛的功德原本平等无别,但从文殊菩萨不共的愿力而言,若要开启智慧,他这方面的威力,决定超胜其他诸佛。


藏地历代有许多大德,最喜欢念的,就是《文殊真实名经》和文殊心咒。不管是谁,也不管是什么身份,只要修持文殊法门,持诵文殊心咒“嗡阿RA巴扎那德”,那无论是修行佛法,还是为人处世,智慧都必定大大增上。


恭录自索达吉堪布《残酷才是青春》




纵使一刹那间忆念文殊菩萨,功德亦不可思议


《文殊根本续》中说:“纵使一刹那间忆念文殊菩萨,此功德亦不可思议。”现在世间上有些人智慧不够、精力不够,若能经常持念文殊心咒、祈祷文殊菩萨,生生世世都不会变成愚昧无知的众生。


《大忿怒续》中也讲过:“一切菩萨当中,文殊菩萨的加持最大;所有佛母当中,具光佛母的加持最快。”《宝积经》十五品的《文殊刹土庄严经》中还说:“念诵千百万佛陀的名号,都不如念文殊菩萨的名号功德大。”《释尊广传》中亦言:释迦牟尼佛因地时,也在文殊菩萨面前发菩提心。


文殊菩萨是三时诸佛菩萨的智慧总集,是一切诸佛的长子,佛陀经常在佛经中赞叹他。假如经常祈祷文殊菩萨,持诵心咒“嗡阿巴杂那德”,无垢文殊菩萨定会护佑我们,尤其是学习这部论典的人,应该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


所以,大家平时要祈祷文殊菩萨和麦彭仁波切,有了本尊和护法神的加持,自己的所作所为必定如理如法、懂得取舍。


恭录自索达吉堪布《二规教言论》



《文殊礼赞》,让我们知道为何文殊菩萨能让我们通达一切智慧




《文殊礼赞》,藏文当中广说的话是《文殊智慧功德贤赞》。



前面是: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藏文当中有一些不同的,大多数是:炯丹迪滚波将华央拉香擦洛。


我也听到很多上师念诵:喇嘛丹滚波将华央拉香擦洛——上师和怙主文殊师利面前敬礼,也就是南无大智文殊、南无出有坏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也有说:南无上师与文殊师利菩萨。


汉地的译文当中,有些是曼殊师利,有些是文殊师利,玄奘之前和玄奘之后有一些不同。


文殊,“文”指的是精通一切智慧,“殊”就是利益自他,这么一个智慧和悲心积聚的菩萨叫作曼殊师利菩萨。这应该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时候译者加上的译文句,就是翻译之前顶礼文殊菩萨。


《中观庄严论》前面的礼赞句里面说:文殊菩萨已经通达了一切智慧实相,但显现上是十地圆满的十地菩萨。我们以前也讲过,有些经典当中说文殊菩萨很早以前已经现前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已经成佛了;有些经典里面说他现在就在某个刹土当中成佛;有些经典当中说他现在现为佛子菩萨的形象,未来成佛。


当然不同经典的观点没有任何的矛盾,实际上文殊菩萨早已成佛,但显现上他还是菩萨。文殊菩萨传和观音菩萨传是八大菩萨传里面最广的,以后有时间的时候你们可以好好地翻阅,有时间我们也跟大家讲一下,讲完以后,对八大菩萨会更有信心。原来上师也讲过两遍。

Manjusri Bodhisattva

Om A Ra Pa Ca Na Dhih


下面说:


【谁之智慧离二障云,犹如净日极明朗。】


这里讲到了文殊菩萨的智慧。“谁”是一个代词,世间当中谁的智慧已经达到最顶峰,已远离二种障碍的乌云,就像清净的明日、灿烂的日轮一样?这是谁的智慧呢?顾名思义,大家都非常清楚,应该是文殊菩萨的智慧。


当时赞颂的班智达们就用一种代词来表示:在这个世间,谁的智慧能远离对成佛有障碍的所知障、对阿罗汉有障碍的烦恼障?烦恼障和所知障在这里比喻成乌云,乌云依靠什么来遣除呢?


依靠日轮来遣除。同样的道理,这两种障碍依靠谁来遣除呢?是靠智慧遣除。这样的智慧谁具足呢?文殊菩萨具足。直接说的话就是,文殊菩萨的智慧像日轮一样,遣除了二障所有的云雾。那么文殊菩萨的智慧怎么超胜呢?


Manjusri Bodhisattva

Om A Ra Pa Ca Na Dhih


下面讲:


【所有诸义如实观故胸中执持般若函。】


文殊菩萨的智慧能照见所有诸义,世间当中所有的,器世界和有情世界,轮回和涅槃所摄的所有万事万物的法,所有的意义都如实照见。


不像我们是用比量,用各种推理,各种估计、推算,各种推断、猜测等等,有很多的方式,但这些并不是如理如实知道,里面会有一些不如法、不合理的部分。如理如实地现量观见、照见的话,那才是最准确无误的。


所以,文殊菩萨像日轮一样的智慧,它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世间当中所有万事万物的法,都能如理如实地照见。这里的“观”有照见、观看的意思。他已经完全通达世间当中万法的现相和实相——胜义和世俗所摄的一切万法都通达。所以文殊菩萨的胸前拿着莲花,上面有般若经函。


般若就是万法的真正实相,如果我们通达般若,那世俗的法都很容易照见。所以这是文殊菩萨照见的标志。他的胸前——赞颂文当中“胸中”也是一个意思,文殊菩萨的胸前,手持着花瓣,花瓣上面有般若经函,它代表所有的万法。


也就是说,经函里面所摄的内容非常非常广大,普及到所有的万事万物,文殊菩萨的智慧全部都已经精通——胸前持着般若经函,表示通达一切万法。刚才讲的像日轮一般的遣除二障乌云的智慧,可以照见一切万法,为了表示这一点,文殊菩萨手里拿着经函。这是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呢,有了这样的智慧,文殊菩萨并没有自己享受就可以。不像我们现在有些大学生、有些人,自己有了智慧,自己开公司,自己赚很多很多的钱,别人的钱全部拿到自己的包里,最后自己用也用不上,短暂的人生过得很没有意义。


尤其现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确有能力的人,可能把很多人的钱都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而没有能力的人,没有事情做,钱也没有,非常麻烦。如果文殊菩萨赚钱的话,不是这样的。


Manjusri Bodhisattva

Om A Ra Pa Ca Na Dhih


【诸有于此生死牢狱无明暗覆苦所逼。】


文殊菩萨有了智慧之后,他能照见一切万法,他看到在这个世间当中,生死轮回的监狱里面,有很多众生被无明烦恼的黑暗所逼迫,非常非常可怜。


六道轮回相当于是一个监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监狱,都有不同的一些折磨方式,什么水刑、火刑、荆刑……包括现在的监狱当中,有些用鞭子打,有些用镣铐,有些活活饿死……有各种各样的痛苦,而且这些痛苦是不得不承受的,因为已经被关在了监狱里面。


我们轮回当中的众生,在诸佛菩萨的眼里,的确也是很痛苦的。像地狱有寒热的痛苦,饿鬼有饥饿的痛苦,旁生有愚痴和被人役使的痛苦。我们人间是三善趣当中的,算是好的,但其实人有苦苦、行苦、变苦,还有生老死病、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等等很多痛苦,日日夜夜逼迫、折磨着我们。非天阿修罗有战争的痛苦,天人有放逸和死堕的痛苦等等。


六道轮回当中,光是我们人间,每一个人都有很多痛苦。有些人身体不好,有些人心情不好,有些人烦恼特别重,有些人嫉妒心特别强,有些人有吃有穿但什么都看不惯……我们也经常看到,很多人确实很苦的。不熟悉的人也不一定知道,而稍微熟悉一点的话——哦,不哭诉的人几乎没有。只不过也许别人修行特别好,所以可能他不哭诉。


有些人无缘无故自己就烦恼了,痛苦了。所以佛经里面讲,凡夫人会突然出现嗔恨心,突然出现贪欲心,这确实是正确的。我们凡夫人,藏地有一种比喻,叫做是春天的天气——好好的天气,一会儿就开始乌云密布,然后马上降下冰雹等等;我们人的话,尤其是凡夫人,也是这样。稍微有一些佛法境界的人,可能心态就很平稳,即使关在监狱里面,他还是可以用慈悲心来对待众生。


所以,生死牢狱当中的众生,因为无明而痛苦,因为无明产生嗔恨心、嫉妒心、贪心,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烦恼一产生,行为当中可能会打仗、吵架、打架,变成业力、共力、自力的各种各样的显现。


Manjusri Bodhisattva

Om A Ra Pa Ca Na Dhih


【众生海中悲同一子具足六十韵音语。】


受痛苦逼迫的众生特别特别多,像大海一样——一般“多”的比喻,用大海、虚空、万物、草木这些。像大海那样的众生非常痛苦,因此文殊菩萨非常慈悲、同情他们,就像母亲对自己的孩子是非常关爱的,文殊菩萨对所有的众生也产生极大的、同等的、没有什么分别的悲心。有了这样的悲心,要用什么方法来帮助他们呢?唯一就是为他们转法轮。


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也是到印度鹿野苑转法轮。因地的时候,为了现前智慧,他做布施、持戒等六度万行。成佛以后,他并没有用什么其他的方式来让众生快乐,而是次第地转了三次法轮。所以最好的利益众生的方法,唯一是转法轮,用佛法来开导,真正解决痛苦的大问题。


这里,文殊菩萨已经具足了很多经论当中讲到的六十种妙音,并于各个不同的众生面前应机施教,满足大家的所愿,断除他们相续当中贪嗔痴为主的各种烦恼和痛苦。


【如大雷震烦恼睡起业之铁索为解脱。】


文殊菩萨的法音,不论讲空性还是讲其他世俗的法门,就像是非常大的一个雷震,晴天霹雳式的。人或者其他众生沉睡的时候,如果打雷的话,会突然从睡梦当中醒过来。文殊菩萨的六十种妙音,就像雷声一般,震震轰动。


我们有些上师确实也有这种能力,本来有些众生已经在轮回的烦恼当中一直睡眠,始终醒不过来;但是遇到了某个上师,听了他的开示之后开始苏醒——哦,原来是这个样子!马上就醒悟了。文殊菩萨通过智慧来给众生转法轮,让众生从烦恼的睡眠当中苏醒过来,业之铁索也得到解脱。


众生一直在六道轮回里,被业的铁索紧紧扣着、紧紧束缚着。这束缚的唯一因就是业和烦恼,它要用什么解开呢?我们讲苦集灭道的时候,通过道能断除集谛,然后现前灭谛。一样的,轮回中业的铁索,通过六十种妙音的智慧法音来苏醒,然后得到真实的解脱。


为了让众生得到解脱,文殊菩萨持着宝剑。持着宝剑主要表示什么呢?


Manjusri Bodhisattva

Om A Ra Pa Ca Na Dhih


【无明暗除苦之苗芽尽皆为断挥宝剑。】


刚才前面讲的,让众生一直沉溺在轮回当中感受痛苦的唯一因是什么呢?就是不知万法真相的无明。无明的黑暗彻底遣除的话,痛苦的苗芽就从根本上斩断了。


所以如果我们要断除痛苦,一定要从无明断起,从十二缘起的无明下手;如果无明没有斩断,痛苦是永远也不能斩断的。因为这个原因,文殊菩萨拿着宝剑。


《文殊赞》内容很简单,从自己的层面来讲,因为通达万法,所以拿着经函;光通达万法还不行,看到众生特别可怜,所以对他们产生了悲心。


智慧和悲心,悲心也离不开智慧,光有悲心也不行。就像如果母亲没有手,孩子被水冲走的话,她只有哭,除此之外没有办法;我们有些人也很想度众生,但自己没有智慧也是不行的。


文殊菩萨有智慧,他知道众生苦的根本是烦恼,烦恼的根本是无明,无明的根本、苗芽,他全部用智慧宝剑来断除。他的宝剑,可以说是智慧的宝剑,也可以说是慈悲的宝剑。


所以,文殊菩萨的经函是通达万法的标志;光通达万法还不行,要悲愍众生,自他众生很可怜,依靠文殊菩萨的智慧,斩断我们心相续当中的无明黑暗。要把无明黑暗的苗芽从根本上断除,所以文殊菩萨就拿着宝剑。



Manjusri Bodhisattva

Om A Ra Pa Ca Na Dhih



下面讲到:


从本清净究竞十地。


文殊菩萨在我们众生面前显示各种各样的,但实际上他在本来清净的境界当中,己经获得了究竟,从一地到十地所有的功德已经圆满。


《清凉山志》等里面讲,文殊师利菩萨万德圆满,所有功德都已经圆满了;而且,在众生面前他永远都是一种青春美满的十六岁童子的形相。也就是有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这么一个道理。


《华严经》、《文殊陀罗尼经》,我以前写的藏文的《文殊山志》,都讲了很多。尤其很多佛经里面都讲,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华严经》等很多经典里也有授记,当时的文殊菩萨将来降生在汉地的五台山,尤其是清凉山。清凉山当中的那罗延窟,是我们上师如意宝写《文殊大圆满》、《文殊静修仪轨》等很多法的地方。


所以,确确实实现在我们人间的刹土当中,五台山是很重要的。依靠文殊菩萨的智慧,我们很多人的智慧可以在今生当中开启。这一点我自己也觉得确实有不可思议的一些缘起。


尤其是上师如意宝1987年带我们去五台山,到今年刚好是三十年。前段时间,释迦牟尼佛转法轮日那天,虽然我们在五台山那边并没有圆满的特别的时间,因为当时好像来的人也比较多吧,我们到了那边,感觉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来了,我们有点紧张,然后尽快发愿。


我本来想,三十年前的今天,上师对我们,尤其对我本人有个交待,让我给汉地的佛教徒讲一些佛法,因为他这一句话,我坚持了三十年,以后怎么样我也不知道,但不管怎么样,还是在那里做一个回向和交待。本来想对过去做一些总结,对未来做一些展望,但现在都己经忘了,反正大概是这样吧,已经三十年过了,以后再看吧。


五台山确实是万德圆满,虽然还有其他很多地方,但我觉得印度金刚座跟五台山,在我们现在的娑婆世界当中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圣地。虽然可能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从历史上到现在,各个地方都有特别好的一些圣地,都有一定的功德和加持,但最重要的是跟文殊菩萨、释迦牟尼佛相关的这些圣地,有比较特殊的加持和力量。


Manjusri Bodhisattva

Om A Ra Pa Ca Na Dhih


【功德身圆】


所有的功德圆满。形相上是佛子,佛子当中的长子,在所有的这些菩萨当中,他体现的是什么呢?


【佛子最胜体】


最殊胜的身体,就是“胜”的意思。那么,他具有什么呢?


【百一十二相好庄严。】


相好圆满,八十随好和三十二相,两个加起来一百一十二。


【除我心暗敬礼妙吉祥。】


祈祷敬礼妙吉祥,遣除我内心无始以来贪、嗔、痴为主的各种各样的无明黑暗。“妙吉祥”也是文殊师利菩萨的意思。请文殊师利菩萨断除我相续当中的无明黑暗。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广说。总而言之,我们还是很有必要经常祈祷,像有些修行人那样念十万遍可能有一点困难,但我自己,经常早上起来的时候,念几遍《八吉祥》、《大自在祈祷文》、《文殊赞》……一直是这样的。我们传法的时候,包括考试等任何事情的时候,祈祷文殊菩萨是最好的一种方法,迎请他的方法和金刚语还是很有差别的。


所以,可能表面上看这几个字很容易,谁都可能会写。但实际上,我们的语言不是成实语,不是金刚语,而班智达们异口同声造的这种赞诵文是非常有加持力的。我们可能也念了很多年了,但有些人可能没有得过这个传承,或者不知道里面讲的是什么。


所以这次依靠文殊菩萨的加持,依靠这个因缘,给所有与文殊菩萨有缘的、与五台山有缘的、与我有缘的、与这个世界有缘的、与众生有缘的、与智慧有缘的、与悲心有缘的众生,我给大家奉献这个传承——以前我在很多上师那里得到过。


我遇到自己比较有信心的上师,就让他给自己念一遍《文殊赞》。因为《文殊赞》比较容易,如果念一个很长的传承,上师也不一定答应,《文殊赞》的话,很多上师都能背诵。


所以一般以后遇到藏传佛教当中有信心的人,你们也就求一些:上师老人家,可不可以给我念诵个《文殊赞》?如果《文殊赞》他不懂的话,就说“刚洛玛、刚洛玛”,我们藏文当中是刚洛玛。用这个与各个上师结上善缘也是很好的。


依靠文殊菩萨的智慧,我们的相续当中一定会生起悲心,有了悲心和智慧,做什么事情应该都很容易,发生什么事情也不会特别去执著。对世间的各种事,我们不要特别地去展望,也不要特别地去希求,应该用一种淡定的智慧来对待、迎接,这样的话,自己的生活是很有意义的。


今天就讲这么多,我们一起与文殊菩萨结上善缘。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UC开示》


关于文殊菩萨不可思议的故事




《未生怨王除罪经》中专门讲过,释迦牟尼佛最初也得受过文殊菩萨的法恩。有一次佛陀在灵鹫山说法,文殊菩萨携二十五位菩萨从须弥山来到佛陀跟前。当时两百天子对大乘退失信心,准备发小乘声闻缘觉之心,佛陀为了救护他们,化现出一位施主,对佛陀供养一钵斋饭。这个时候,文殊菩萨忽然说:“你钵盂里的饭分我一点吧,不给的话,说明你不报故恩。”


舍利子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佛陀还要对文殊菩萨报恩。佛陀为了遣除舍利子等声闻罗汉的怀疑,也为了使两百天子对大乘重生正信,于是示现神通,将那钵饭扔到地下,没入地后越过恒河沙数世界,到了光明王如来的刹土,钵悬浮在虚空中。佛陀让舍利子去捡钵,舍利子依靠罗汉的神变,经过一万个刹土也没发现钵的踪影,于是无功而返。佛陀又派其他罗汉去找钵,结果他们用尽了神通仍徒劳无获。


须菩提对弥勒菩萨说:“您是十地菩萨、佛之补处,您屈尊去找,应该找得到吧?”弥勒菩萨说:“我也有困难。要找此钵,须入不共的三摩地,而这种三摩地,只有文殊菩萨才有,你去求求他吧!”须菩提又跑去求文殊菩萨:“您可不可以去找佛陀的钵盂?”于是文殊菩萨示现微妙神通,右手一直伸出去,一边发光一边越过下方无量世界……依靠佛陀和文殊菩萨的加持,在场眷属皆看得清清楚楚。最后到了光明王如来的刹土,大放光明,现出千百瑞象。


此刹土的菩萨均感稀有,纷纷到光明王如来前询问。如来说:“此乃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为了利益众生,让他的眷属文殊菩萨所示现的神变。”这个时候很多眷属祈求:“我们也想看一看娑婆世界!”光明王如来就加持他们,如愿看到了娑婆世界。


有一个叫光吉祥的菩萨(光英菩萨),看到娑婆世界的污浊情景后,忍不住哭了起来,觉得释迦牟尼佛和众菩萨就像如意宝落进泥坑里一样可惜。光明王如来说:“你不要这样认为!我们佛土十劫中精进修禅的善根,不如娑婆世界一晌午修慈心的功德大。”(娑婆世界表面上看来,人人长得难看、穿得不好,烦恼也特别多,到处充斥的都是五欲六尘,肮脏不堪。然而这里可以修厌离心、菩提心,其功德远远超过清净刹土。上师如意宝讲《八大菩萨传》时也说过,娑婆世界还是有一些优越性的。)


文殊菩萨把钵盂拿回来之后,大家都叹为稀有,认为文殊菩萨很了不起。这时舍利子的怀疑还没有遣除,佛陀就告诉他:“我之所以有这样的神通功德力,离不开文殊菩萨过去所赐的法恩。久远以前,无敌幢如来(莫能胜幢如来)出世转法轮,有位比丘叫智幢(慧王),他到城市里化缘时,得到一些饮食。有一个商主之子叫无垢军(离垢臂),他看见智幢比丘钵盂里的斋饭,特别想吃,就跑过来要。智幢比丘给了他,但他一直不肯走,跟着比丘来到如来面前。比丘又给他一些斋饭,让他供养如来,以他的善根力,如来及眷属们享用后,七天内饭食如故毫无损减,无垢军踊跃欢喜,遂生起善心。当时的智幢比丘,即是文殊菩萨;当时的无垢军,即是现在的我。”


恭录自《亲友书讲记》第一课


为何文殊菩萨智慧如此了不起



文殊菩萨是三世诸佛的智慧总集和本尊,我们若有缘分随时面见,这是最好不过的了。但如果没有这种缘分,即使在梦中请教法义,也是非常殊胜的。


我们一定要对智慧有希求心,智慧的本尊就是文殊菩萨,故应经常念诵文殊心咒,同时也要用这个偈子来祈祷。在藏地,这个偈子可谓脍炙人口,家里送孩子去寺院出家,上师给他剃度时,一般都会用这个偈子加持,希望他学文字时不太吃力,修行时能面见文殊菩萨。


这位依怙智慧主尊,是三世诸佛唯一无分别智慧身,他以菩萨相尽虚空遍法界安住,在有些众生面前示现为功德圆满无余的佛陀,在有些众生面前示现为如来的长子,在有些众生前现为功德尚未圆满的学道者,在有些众生前以普通人的形象,通过各种作为,行持一切佛陀及佛子尽所有的事业,入于尽所有的众生界。


《首楞严三昧经》中说,他先前就已成佛;《利指鬘经》中说他是现在佛,如今正在住世;《文殊刹土功德庄严经》中说他在未来无数劫后示现成佛,佛号怙主普见。尽管他如此展示佛菩萨的种种事业相,但实际上永远无尽无增,依靠如虚空般的智慧身,行持等同众生际的各种事业。


如《文殊密续》云:“三世前我生,诸佛前我生,三世后我生,三世今我生。”又云:“我是三世身,诸法隐没时,我之教法现,寂静所化前,我现文静身,忿怒所化前,我现威猛身。”为此,(作者我)将摘录于堪为正量的佛经中有关文殊童子的一些神奇幻化,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地加以叙述。文殊菩萨传


《文殊菩萨传》


法王如意宝关于文殊菩萨的开示集锦



堪布寄语

之所以顶礼文殊菩萨,因为他是诸佛菩萨的智慧总集。


《中观庄严论释》说过,哪怕一瞬间忆念文殊教言,也能遣除相续中的无明黑暗。


文殊菩萨的功德不可思议,我们平时应该多祈祷,念诵他的咒语和仪轨。经典中说,念文殊菩萨的名号或心咒,超过持诵十方三世诸佛的名号。


文殊菩萨心咒



Om A Ra Pa Ca Na Dhih (梵文)

 Om A ra Pa Za Na Di (藏文)

嗡ōng 阿ā 喇rā 巴bā 札zhā 那nà 谛dǐ




常持此咒可得聪明才智。可得大智慧,可破除烦恼与障碍。

修习文殊法能开发自己的潜能也能长智慧,坚固记忆、开启智能,了解诸法之真实意义,亦能消除语业、消除愚痴业障,得诸佛菩萨之般若智慧。



                 
在这个殊胜的日子里,为了遣除无始以来一切众生的无明和黑暗,或得究竟智慧和光明,你愿意加入我们一起来念诵至少三遍 《妙吉祥智慧贤赞》 和108遍文殊心咒吗?愿意请文末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