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 愿解如来义,一念入诸劫|《普贤行愿品讲记》/ 连载023 返回

愿解如来义,一念入诸劫|《普贤行愿品讲记》/ 连载023

索达吉堪布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2017-03-03


“三世所有一切劫 为一念际我皆入”





普贤行愿品讲记

No.023







愿解如来义

一念入诸劫



戊三、趣入佛法愿:

 

三世一切诸如来,

于彼无尽语言海,

恒转理趣妙法轮,

我深智力普能入。

 

三世一切如来以无尽语言海恒时转动妙法轮,愿我以甚深智慧力能普遍深入这些妙法。


智慧非常重要,有了智慧才可以趣入诸佛所说之法,否则很难趣入佛说之法。甚至幼儿园老师“转法轮”时,智力太差的孩子都听不懂。所以我们要发愿:当诸佛为众生广转法轮时,自己要以甚深的智慧趣入佛说之法。


当然,要趣入诸佛所说之法,除了需要甚深的智慧,还需要强烈的信心。为什么呢?因为佛法是如来的境界,它是甚深不可思议的,如《大乘密严经》云:“呜呼大乘法,微妙不思议”。所以,凡夫人以自己的智慧很难趣入微妙不思议的佛法。但如果有了强烈的信心,虽然佛法甚深不可思议,还是有趣入的机会。如《佛说华手经》云:“诸佛难思议,法亦难思议,若能信此者,报亦难思议。”


《普贤行愿品》中讲了很多不可思议的境界,要接受这些境界是需要信心的。我经常想,只有纯粹的大乘佛教徒,尤其是根机比较好的人,才可以接受《普贤行愿品》。如果是一般的烧香拜佛者或者对大乘佛法半信半疑者,恐怕连读都不愿意读这样的经典,即使勉强去读也很难接受里面的甚深境界。


当年释迦牟尼佛初中后三转法轮时,我们没有缘分亲自听闻,但现在我们有机会学习世尊的教法,还算是非常幸运的。在此过程中,如果暂时不能通达佛法的意义,就要发愿早日获得圣者的果位,那时就能趣入佛法的甚深境界了。如果现在我们天天依靠《普贤行愿品》发愿,总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心愿。就像小孩子天天念《弟子规》、《千字文》,长大以后就会明白:原来我天天念诵这些典籍,这对我的成长确实是有利的。同样,将来我们登地以后,一回忆就会知道:原来我在一个经堂里天天念《普贤行愿品》,这对我成就菩萨果位确实是有帮助的。所以,大家现在应该不断地按照《普贤行愿品》发愿。 这个科判显示了三地菩萨的境界。三地菩萨圆满了安忍波罗蜜多,他们通达诸佛所说之法的甚深意义,能以智慧日光遣除众生的无明黑暗,所以叫做发光地。



□■

戊四、一念入于诸劫愿:

 

我能深入于未来,

尽一切劫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

为一念际我皆入。

 

愿我能一念间深入未来一切劫,未来一切劫都于一念间显现,愿我能一念间深入三世所有一切劫。


所谓入于未来一切劫,意思就是趣入未来一切诸佛的行境。未来有弥勒佛、胜解佛等无量诸佛出世,我们要发愿于一念顷深入这些如来的行境。入于现在、过去一切劫也应如是理解。对于这个道理,印度某大德的《普贤行愿品释》说得非常清楚:“所谓深入未来一切劫,不是单单入于未来的时间,在未来一切劫中有无数如来、菩萨、声闻,这些圣者具有不可思议的等持、智慧等功德,在未来一切劫中还有无数六道众生,这些众生具有不可思议的烦恼和业障,对于净与不净刹土或者上至佛陀下至地狱众生的所有行境,我们要发愿于一念间趣入。为什么要发愿趣入清净圣者的行境呢? 是为了听闻佛法,获得诸佛菩萨的加持,最终现前智慧、方便等出世间功德。为什么要发愿趣入不清净众生的行境呢?是为了以佛法饶益这些众生。”


这个偈颂其实是发愿现前圣者的境界。凡夫人不可能一刹那中行持无量善法,但是登地的菩萨却可以做到。《入中论》中说,一地菩萨具有十二种百功德,如一刹那震动一百个世界,一刹那度化一百个众生,一刹那示现百种法门,等等。如果我们实现了一念入于无量劫的发愿,就能在一刹那中行持无量善法了。


《华严经》云:“无量无数劫,能作一念顷,非长亦非短,解脱人所行。”(无量劫能容纳于一念顷,而一念顷没有变长,无量劫也没有变短,这就是解脱者的行境。)对凡夫来说,一念顷就是一念顷,无量劫就是无量劫,二者根本无法互融。而对解脱者来说,不仅念劫可以互融,并且一可以变成多,多可以变成一,有可以变成无,无可以变成有,什么样的境界都可以示现。


虽然现在我们做不到一念入于一切劫,甚至一天入于一万年都很困难,但只要自己不断地积累资粮、行持善法,经常发愿获得这种境界,将来总有一天会登地,那时就能于一念深入一切劫了。


这个偈颂讲了第四地的境界。四地菩萨圆满了精进度的修行, 此地菩萨以大精进遣除了懈怠,现前了智慧的光芒,所以叫做焰慧地。


现在我们念诵《普贤行愿品》时,对于其中的很多境界是无法想象的,就像按照成人的智慧标准给两三岁的孩子讲课,孩子根本接受不了一样,因为小孩子耽著的只是玩具,他们只能理解 1、2、3。不过,虽然我们暂时没有《普贤行愿品》的境界,但是当我们证悟了万法在胜义中离一切戏论、在世俗中如梦如幻时,就可以现前这些境界,所以大家应该努力培养空性智慧。


通达空性特别重要。凡夫人对我和我所特别执著,对亲友和怨敌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要求他们平等对待亲友和怨敌,这是绝对做不到的。他们会想:敌人就是敌人,亲人就是亲人,怎么可能平等呢?但是,很多佛教徒通过修行却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将亲怨完全视为平等。以此类推,虽然现在我们无法现前一念入于一切劫的境界,但只要证悟了空性,就会现前这种境界。


在《大乘止观法门》中,以做梦、醒觉之间的对比,阐述了时间无有真实长短之理。以前你们学过《醒梦辩论歌》,那里面对这个道理也有详尽宣说。大家应该看看这些论典,这能增进对于时间无自性的认识。




 注:标题为编者自拟添加



- 未完待续 -




译/唐罽宾国三藏般若

释讲/索达吉堪布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

开放|包容|求真|利他


官方网站

http://www.wybuddhist.com 

•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u/3573842014

• 脸书账号

www.facebook.com/wybs2011

• 联系我们

wybuddhis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