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夏日午后】分享三个小故事~ 返回

【夏日午后】分享三个小故事~

无垢虚空 2022-07-11




summer time





Vol.01

汉地《续藏经》之《指月录》中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宋朝有位法师叫文通慧,他小时候在河南开封府白云寺当沙弥,负责掌管盥盆等事。一次,有个卖鱼的人在寺院的盆里洗手,他见后非常生气,争执之中,不慎把他打死了。他因此畏罪逃走,到了五台山的总持寺,在那里呆了二十年,通过苦修而有所证悟,成了该寺的大方丈。


有一天,他突然跟下面的弟子说:“你们勿动勿言,看老僧了结二十年前的一桩公案。”众人皆问是什么事,他回答:“到了中午,自知分晓。”然后就结跏趺坐,一直在那里等。


等到中午,一位将军带着军队进入寺院。其中一个小兵看见法师,莫名其妙地特别气愤,拉弓准备要射他。


法师合掌说:“我已恭候多时了。”


小兵吃惊地问:“我和法师素不相识,何以一见面就嗔心顿起,很想杀你呢?”


法师说:“你是两世人,自然不记得,我是一世人,怎么会忘记?欠债还钱,欠命偿命,请你下手,不必迟疑。”于是将从前之事告诉了他。


小兵听后心有所悟,忽然大声吟偈道:“冤冤相报何时了,劫劫相缠岂偶然?不若与师俱解释,如今立地往西天。”意即冤冤相报何时才能了,劫劫相缠并非一时偶然,倒不如跟法师化解冤仇,今天我就在此立地而化,往生西方。说完之后,他手持弓箭屹然立化。


文通慧法师下座为他剃发,更衣入龛。做完以后,索要文房四宝,写了一首偈颂:“三十三年飘荡,做了几番模样,谁知今日相逢,却是在前变障。”随后,他放下笔也坐化了。


从这个公案可以看出,因果业报如影随形,这是真实不虚的。有些人即生没做过对不起别人的事,但经常无缘无故遭人陷害、侮辱,这应该都跟前世有关。既然你前世欠了别人的,今生就只有忍了。




Vol.02


《阿琼堪布仁波切密传》中讲述的一个故事:


那时,一个猎人有次在我们住处附近开枪打死了一只香獐,大家为此对猎人诵修了《心经》回遮法(以惩罚他),同时还甩动法衣试图将他降服。(修法结束,)人群散去后,我去见上师,他问道:“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我就一五一十地给他做了汇报。听完我的话后,他十分伤感地说:“唉,你们这种做法叫颠倒的慈悲,被杀的生灵承受了恶果,由此还清了业债;而杀生者却因此造下了痛苦之因。从现在开始,他会为此堕入地狱中感受痛苦,而且还将于五百世中连续遭杀,以此来偿还命债,其实他比被杀者更可怜!如果要发慈悲心的话,也应对他发心才是。原先我以为你们对佛法有一定的认识,(而实际上,)你们对慈悲心的理解竟是如此肤浅。那么对于甚深地道之理解(程度),我就更得表示怀疑了。”


Vol.03


师2021.1.13微博:


从前,华智仁波切的弟子若萨华给有一个心爱的银碗。后来,一个觊觎银碗的人想抢走它。华给生起了无法控制的愤怒,捡起一块大石头要与他拼命。此时,华智仁波切发现了,淡淡地提醒他:“安忍,安忍……”华给听后,止住了他的怒气,慢慢将那块大石头放下,并扔到了地上。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只要被严重的嗔心所控制,情绪就会完全失控,与疯狂的人无二无别,所做的事可能自己也无法想象。


因此,嗔恨在佛教中被称为“毒”,它可以侵骨蚀髓,让你变得面目全非。而要想治愈它,最好的妙药就是安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