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 科学与佛学系列之 027--佛教是真正的科学(05) 返回

科学与佛学系列之 027--佛教是真正的科学(05)

 

 

科学一直希望研究客观的、符合实际情况的东西,所以,实事求是就是科学的崇高精神。我们可以把这叫做“真的”,但它是不是“对的”呢?真的东西不一定是对的!

 

 

                     佛教是真正的科学(5)

‍                                    

江柯 美国田纳西大学环境微生物学博士

 

                            总结

 

物质和心的四种关系,我们可以亲身体会。科学一直强调的就是实践,要做实验。很多人都认为佛教大多数都是理论,实际上,佛教不仅仅讲理论,而是有众多的实践和实验结果的。

 

比如,很多机构研究前生后世,我的一个对航空航天极其着迷的美国佛友,就是读了弗吉尼亚大学的Dr. Ian Pretyman Stevenson研究组收集的大量对前世今生的真实个案,才开始相信前世今生的。所以,前后世不仅仅是一种让我们相信的理论,而是事实。又比如,从古至今,印度、藏地、汉地,乃至其他很多国家,都出现过特别了不起的大成就者,如我们所熟悉的米拉日巴尊者。现代藏地也有很多虹身成就者。这些成就者,都是实践佛教理论知识,用自己的心来做实验,最后证明了将佛陀所讲的调伏心的方法,踏踏实实地用在自己的心上后,真的可以获得成就,获得解脱。他们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心,而不像我们现在总是被情绪所控,丧失自主。

 

所以,佛教的研究对象就是我们自己的心。理论基础就是佛陀的教育。我们做科研的时候,都会提出每一个项目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还有需要测试的假设和测试每个假设的具体方法。佛教的总目标就是让心得到远离痛苦的永恒安乐。当然,这里视心量的大小,有大小乘之别。具体会在修行过程中设定次第性的目标,比如修出离心、菩提心等等。假设就是,如果按照佛陀教给我们的理论去学习,把我们听来和思考所得的这些见解,在我们自己的心上做实验,就会让我们的心获得解脱,获得永远的安乐。而佛教的具体方法很简单,就是不断地让这个心熟练,通过听受和思维而获得见解。

 

作为一个学习佛法和做科研都有10多年的科学工作者,我真诚地希望刚才所讲的这些,没有偏堕在某一方。

 

最后,在座从事科学研究的智者,不要认为我想说我们所做的科学研究一无是处。因为从暂时的角度看,我们也是科学研究成果的受益者,它为我们基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了很多的方便。我只是想说明,佛法的研究对象是心,是和我们的苦乐息息相关的直接因素;研究的目标是让我们离开痛苦获得快乐,也是我们人类、动物,乃至所有生命形态最希望获得的。而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目标是物质,即使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暂时的快乐,也是间接的。因为我们的快乐还是心里的快乐,对物质真实情况的了知,或者拥有更完善的物质享受,都必须先作用在我们的心上,才会让我们感到快乐。

 

也许有人会说,科学研究也是为了让我们快乐啊!从某些角度说,这一点也没有错。但是,比如我们说为了快乐而挣钱,可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最后变成为了挣钱而挣钱。所以,如果仅仅把目标定在物质上,科学的未来是难以超越现有的局限的。比如,我们打游戏,科学研究的是游戏里面的规则,研究得再透彻,都是游戏里面的规则。而佛法呢,也研究一些游戏规则,但是它的重点还是为了让人们从游戏里面出来,超越游戏。不过,虽然科学研究的目标有问题,但是研究的手段和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如果调整好目标,我们还可以利用我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做一些对终极目标有意义的事。

 

感恩您的关注,敬请继续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