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见诸有情 逼切在众苦
随起勤精进 勇猛而济拔
7月30日(今晚),北京时间19:30-21:30,上师仁波切将传授佛学经典《维摩诘经》。道友们可以通过试用平台以及新浪、YY等平台闻法(详情请关注《今日课程》)。
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访问以下链接
http://zblive.ml
闻法二维码
温故知新
不尽有为,做有深度的修行人
最后一句“行如此法,是名菩萨不尽有为”。这个“不尽有为”也是很重要的,僧肇大师《注维摩诘经》中说了:“修如上法, 自行化彼。”意思就是说,上面所讲总共有四十七个法,如果我们修行这四十七个法,那就有能力度化众生,而且自己的功德也是蒸蒸日上,这就叫做“不尽有为”。
否则,光是修一些有为法的善法,很容易失毁,如果没有很好地去修持,就会日日耗尽。就像我们在银行里存的钱,你不再往上面存,只是一直用用用,到最后存折上面,只有十元钱了,然后就没有了,就没办法了;如果你先存了一部分,然后再不断地存的话,那确实是将来用之不尽的。
所以在这里面“有为法”,还有“不尽有为”,有很甚深的意义。我们一定不要舍弃世俗的善法,不然的话,用到最后就没有了。现在有些人,汉地有些禅宗的人也好、藏地有些学中观学密法的人也好,他们觉得一切都是空,什么都不用。这种人没有“不尽有为”的功德,他是把有为的善根全部都忽略、放弃,这样非常不好。
以上讲的内容,在我们日常修行中特别有必要,道友们今天光听了一遍还不够,我希望还要反反复复地再次去看。不知道我们这边有没有重播,虽然这边的发心人员很辛苦,但是第二天有个重播的话,有些道友第一次如果没有听懂,还可以听第二次。我看大家对有些重播,都特别认真,第一天大家可能因为工作,以及一些特殊的情况影响闻法,第二天如果有重播——当然我也不敢说,发心人员们特别辛苦,每次都是这样特别辛苦地做的话,也不忍心。但是一般来说,有些精进的人,确实对法非常重视,我们在设置的时候,给他们提供一些方便的话,也很好。当然这个是自愿的,不是要求,更不是规定,只是看看,我们现在这么好的机缘,尽可能让很多人学的深一些。
我今天再三强调的“深修善法,所行转胜”这句话也很重要。虽然这句话藏文中不是很明显,但是其他有几个译本当中,比较明显,内容还是很好的。包括汉地的大德们也在注释的时候说:我们光是精进地行持善法还不够的,一定要深度地去修行。的确是这样的,现在有些人修行特别成功,有些人虽然花了很多时间修行,最后仍然不成功,为什么呢?就是有没有深度的原因。如果有深度的话,我前段时间也讲过,有些人短短的时间当中,确实已经挖掘出最深的教义,然后自己在一生当中,乃至生生世世不会有任何改变。为什么会有改变呢?因为我们的心没有融入法。如果心融入法的话,不会舍弃、退失、退转。
最后,我们学了《维摩诘经》,其他什么忘了都可以,只有四个字“不尽有为”不能忘,走路的时候也是“不尽有为”,看到一些牦牛也是“不尽有为懂不懂?”,开玩笑!这个“不尽有为”是《维摩诘经》中非常重要的教言,永远不要忘记,也不要舍弃。当前很多修行人,就是好高骛远,放弃了“不尽有为”最关键的意义,大家一定要再三地牢记!
若为利故施
此利必当得
若为乐故施
后必得快乐
——《四分律》
佛法贵在行持
不取一期口辩
如虫食木
偶得成文
——《万善同归集》
2
本课相关经文
【菩萨行品第十一】
(续前)
“何谓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寂灭,而不永灭;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观正法位,而不随小乘;观诸法虚妄,无牢无人,无主无相,本愿未满,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慧。修如此法,是名菩萨不住无为。
“又具福德故,不住无为;具智慧故,不尽有为。大慈悲故,不住无为;满本愿故,不尽有为。集法药故,不住无为;随授药故,不尽有为。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诸正士菩萨以修此法,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是名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
尔时,彼诸菩萨闻说是法,皆大欢喜,以众妙华,若干种色,若干种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此经法,并诸菩萨已,稽首佛足,叹未曾有,言:“释迦牟尼佛乃能于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现,还到彼国。
【本品终】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尔时,世尊问维摩诘:“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
维摩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不观受想行识,不观识如,不观识性。非四大起,同于虚空。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不在三界,三垢已离,顺三脱门,具足三明,与无明等。不一相,不异相;不自相,不他相;非无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众生。观于寂灭,亦不永灭。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无晦无明,无名无相,无强无弱,非净非秽。不在方,不离方,非有为,非无为。无示无说,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进不怠,不定不乱,不智不愚,不诚不欺,不来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语道断。非福田,非不福田,非应供养,非不应供养;非取非舍,非有相,非无相,同真际,等法性。不可称,不可量,过诸称量。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离众结缚。等诸智,同众生,于诸法无分别。一切无失,无浊无恼,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畏无忧,无喜无厌无著。无已有,无当有,无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世尊!如来身为若此,作如是观。以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3
下期课程预告
北京时间:7月31日 周三 19:30-21:30
内容:《上师教言》
了解课程最新信息和指南敬请关注
公众号:zhibeitb
【智悲同步教学】
公众号:zhibei_jt
【智悲讲堂】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