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颗钻石的约定‖149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8月18日 佛历2564年
མདོ་ལས།གཟུགས་ནི་དབུ་བ་རྡོས་པ་འདྲ།།ཚོར་བ་ཆུ་ཡི་ཆུ་བུར་བཞིན།།འདུ་ཤེས་རྨིག་རྒྱུ་ལྟ་བུ་སྟེ།།འདུ་བྱེད་ཆུ་ཤིང་སྡོང་པོ་འདྲ།།རྣམ་ཤེས་སྒྱུ་མ་ལྟ་བུ་ཞེས།།ཉི་མའི་གཉེན་གྱིས་བཀའ་བསྩལ་ཏོ།ཞེས་གསུངས།
《阿含经》:
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最胜所说。
按照佛教观点,万法在胜义中不生不灭、远离一切戏论,而在世俗中,蕴是由无明、业、爱等相互联合产生的。这种蕴聚假合不是自性实有的“我”,月称论师也说:“经说依止诸蕴立,故唯蕴聚非是我。”
因缘聚合的时候,“我”和五蕴可以现前,而一旦因缘不具足,由于胜义中一切皆空,世俗中无因也就不能起现,《入行论》亦云:“缘合见诸物,无因则不见。
因此,大家要清楚,五蕴并不是像外道承认的由常法所造,而是以十二缘起所产生的。就像没有损害的种子埋在土中,经过灌溉、施肥,苗芽可以萌发。同样,被无明覆盖的业,通过爱的滋润之后,众生的五蕴也可以现前,这就是十二缘起。
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细致阐述了十二缘起,它是佛教中最重要的一环。《中论》也有这方面的教言,如颂云:“众生痴所覆,为后起三行,以起是行故,随行入六趣。”意思是说,众生因无明愚痴所覆,为后世造下善业、不善业、不动业,以此缘故,随业入于六趣,像水车一样在轮回中不停流转。
一切万法均依因缘而生,这种因缘可分为外因缘和内因缘,外因缘就如同种子可以产生苗芽,内因缘则是十二缘起,依靠因缘聚合,器世界和有情世界方得以形成。这个道理非常甚深,没有智慧的人根本无法了知。
有些人认为色法是无因生,有些人认为是常因生,这些说法都不合理,除了因缘聚合的假象以外,根本没有实有的本体。
因此,龙猛菩萨说:“无因而有色,是事终不然,是故有智者,不应分别色。”认为无因而产生色法,这无论如何也不能成立,只要是具有智慧的人,就不应该耽著这些本体无实的色法。
《维摩诘经》云:“法无形相,如虚空故;法无戏论,毕竟空故。”
法王如意宝也经常引用第一世敦珠法王的教言说:“眼前的虚空,就是一切万法的本性。如果我们有一定的境界,不管眼前出现什么显现,人也好、器世界也好,应始终处于虚空般的境界中,这样一来,别人对你百般挖苦或者不悦意的对境现前,你的心也不会随之动摇。”
——节选自《亲友书讲记》
回向偈
索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苦海诸有情
约好一起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