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思维有情世界而修无常 返回

思维有情世界而修无常


思维有情世界而修无常




六道轮回中的所有众生叫做“有情”,有情世界也是无常的。以人为例,如果仅用肉眼观察,就很难看出人瞬间的生灭。我们经常觉得“我”存在,周遭的其他人也存在。凡夫的想法就是这么简单。但实际上这些是怎样存在的呢?




细微角度




通过推理可以知道,人的肉体内外,包括心识,全都是一刹那一刹那地生灭。一刹那有多长?它不是一分钟、一秒钟,而是整个世界的时间概念中最小的单位。即使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人依然在生灭。从诞生到现在这一刹那之前的一系列刹那都已经过去了、不存在了。比如五岁时、十岁时、二十岁时的“我”的身体现在何处?即使时间可以倒流,也不可能再找到那时的“我”,因为它已经彻底消失了。而现在这一刹那之后,未来的那些刹那还没有产生。那么,所谓的我、所谓的物质是什么?仅仅是一刹那。当下的一刹那叫做世界、叫做我。实际上,一刹那会不会是我?会不会是一幢房子?以我们的想法,这是不可能的,但事实就是如此。在此基础上,可以看到无常、看到空性、看到无我、看到很多很多,这些是以后的课程。现在通过这样的观察,我们要明白物质世界也好,有情世界也好,其中没有一个是不生灭的,都在一刹那一刹那地变化,这是从细微的角度来说。




粗大角度




从粗大的角度讲,人出生后,从嗷嗷待哺的婴儿长成天真可爱的小孩,又发育成朝气蓬勃的青年,再经由中年步入老年,最后是死亡,这期间发生了极其巨大的变化。可是,通常我们只会简单地认为从出生到死亡,“我”始终是同一个人。实际上,不要说一生当中,就是一分钟里第一秒钟的“我”与第六十秒的“我”也有很多不同。我们总觉得现在的“我”就是出生时的那个人,老年时的“我”还是那个人,然而此时的你与未来年老体衰的你完全是两回事。之所以现在我们没有这样的概念,正是因为有无明。而这些修法告诉我们,一切内外的人、物都在一刹那一刹那地生灭,都是无常,其中没有一个靠得住,全部是靠不住的生灭之法。

 

现在我们投生为人,住在这样的一幢房子里,向外可以眺望城市的景象。请设想,如果我们即刻换一个身体,成为地狱众生或者饿鬼众生,会是怎样的情景。例如:刚刚还是一个非常健康的人,遇到一些死缘便突然去世,如果生前造了很多严重罪业,便可能立即投生为饿鬼;几秒钟后再看现在的城市,已经面目全非,环境完全不是以前的环境,自身及身外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本不是先前的模样。


思维有情无常


总之,无论从微观还是从宏观来看,一切都在变化当中。一切物质,不论身外或身内的,都不离变化。所谓的身体、生命,随时都可能毁灭,只是我们自己不这样认为。如果没有这样的变化,人身就有可能常住不灭,但它随时随地都在变。当它的第一个刹那过去以后,要有许多因缘,第二刹那才能够继续;如果这些因缘中缺少任何一个,生命都无法延续,当下便会结束。

 

所以,我们要知道身体是变化的,生命也是变化的,随时都可能停止。知道这些有何用处?这就是修行的动力。“哦!人身是这样难得,得了以后又是那么容易丢失,我已经有了这样的人身,可以做到很多事情,那么我现在一定要去做!如果不做的话,明天、后天、下个月或者明年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谁都没有把握。趁有能力的时候,要做的事就马上去做。”我们会有这样的念头。除非是对现世非常贪恋或非常愚蠢的人,才会对这些无动于衷。他只要吃得饱、穿得暖、玩得好,便别无所求,其他的他都觉得无所谓,然而事到临头的时候,他就不会无所谓了,到那时却一点儿办法都没有。有智慧的人看到未来将要面临的痛苦,会先做准备,否则将来怎样去面对呢?如果没有面对之法,就只有束手待毙,要是有办法,现在为什么不做呢?









例如,有些中年人想多挣点儿的目的,就是因为考虑到有能力时不存钱,老了孩子们又不照顾,晚年时就会面临很多困难,所以现在要多攒点儿钱,为未来做一些准备。既然为了今生的下半辈子都有这样的想法,我们为什么不为下一世做准备呢?这也是应该的呀!虽然晚年还未到来,可是我们知道它迟早会来,所以现在就要做准备;同理,后世、后世的后世也一定会来,既然会来,为什么不事先为它做好准备?这是非常重要的。



扫码关注我们

学佛之路

从此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