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讲堂 >> 【今日课程指南】你若光明,世界不再黑暗 返回

【今日课程指南】你若光明,世界不再黑暗



闻法之财富 世间最第一

多财不知义 智者说贫穷


8月19日(今晚),北京时间19:30-21:30,堪布将传授佛学经典《维摩诘经》。道友们可以通过试用平台以及新浪、YY等平台闻法(详情请关注《今日课程》)。


 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访问以下链接 

http://zblive.ml

闻法二维码


1

温故知新



你若光明,世界不再黑暗


维摩诘居士问舍利弗:“你是怎么想的?日光和黑暗会不会在一起?”舍利弗回答:“不会的,当日光出现的时候,黑暗定会荡然无存。”他可能还不知道维摩诘居士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维摩诘居士又问:“如果黑暗和阳光不可能同时出现的话,那么为什么太阳要带着光芒来到我们赡部洲、并且照耀着我们这个阎浮提的世界呢?这是为什么?”


舍利弗回答:“这个我知道,太阳应该是有着它的目的的。什么目的呢?一个是照耀世界、予以明照,让整个大地万物都能展现;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之除冥,也就是遣除世间当中漆黑一片的这种景象,要遣除黑暗。”


然后维摩诘居士就说:“那菩萨也是一样的!我也不是无缘无故来到这里的。” (其实这句话很重要的。菩萨虽然生于不清净的赡部洲,或者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但是他们和日光一样,也是带着使命、带着目标,为度化众生而来。)


维摩诘居士接着对舍利弗用太阳的比喻来说明:“我虽然来到这个世界,但并不是跟愚昧的黑暗合为一体、同流合污的。灭度众生的烦恼黑暗就是我的责任。”


这段话非常重要,我们都应该把这句话牢记在心。这一品当中我们都发了大乘菩提心,对吧?因此,将来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只贪图自己享受。就像维摩诘居士,他本来在现喜刹土,那里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像我们这里一样,待遇应该很不错的。但是就像太阳来到这个世界照耀万物一样,维摩诘居士也是带着度化众生的目的来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


同样,我们作为菩萨有时候为了度化众生,可能要去一些非常偏僻、黑暗的地方,或者说是没有佛法、没有善行的地方。那么会不会因为去了这些地方,这些地方的各种烦恼就会染污我呢?不可能的。或者说对这些地方的烦恼我就置之不理呢?也不是。我一定会通过我自身的这种光芒来遣除他们的黑暗,成熟他们的相续。就像《实相般若波罗蜜多》的经典当中说是:“在于生死世,世法不能染,如莲华妙色,尘垢所不污。”菩萨虽然流转在轮回当中,但是不会被世法所染,就像非常美丽的莲花,虽然出生于淤泥当中,但从来也是不会被淤泥尘垢染污的。


所以,我们发了大乘菩提心的菩萨,应该反观自己:我们每个人来到这里,应该是有责任、有使命的,并不是为了吃吃喝喝。现在很多人只为挣钱让自己活下去就可以了,就像我们前面引用过的,这种心态就像禽兽之心,说得难听一点的话,这种人的价值观跟动物没有很大的差别,来到这个世界只是为自己而活,为家人而活,这种目标非常狭隘。我们至少也要为周围的人而活。如果我们不能变成太阳,也不能变成月亮,那么我们能不能变成一盏小小的明灯?哪怕是一盏小小的明灯,也会给周围带来光芒。



2


本课相关经文



 【法供养品第十三】


尔时,释提桓因于大众中白佛言:“世尊!我虽从佛及文殊师利闻百千经,未曾闻此不可思议,自在神通,决定实相经典。如我解佛所说义趣,若有众生闻是经法,信解受持读诵之者,必得是法不疑,何况如说修行?斯人即为闭众恶趣,开诸善门,常为诸佛之所护念;降伏外学,摧灭魔怨;修治菩提,安处道场,履践如来所行之迹。世尊!若有受持读诵如说修行者,我当与诸眷属供养给事。所在聚落城邑,山林旷野,有是经处,我亦与诸眷属,听受法故共到其所,其未信者,当令生信,其已信者,当为作护。”


佛言:“善哉,善哉!天帝!如汝所说,吾助尔喜。此经广说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不可思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天帝!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供养是经者,即为供养去来今佛。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如来满中,譬如甘蔗竹届,稻麻丛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一劫,或减一劫,恭敬尊重,赞叹供养,奉诸所安。至诸佛灭后,以一一全身舍利起七宝塔,纵广一四天下,高至梵天,表剎庄严,以一切华香璎珞,幢幡伎乐,微妙第一,若一劫,若减一劫,而供养之。于天帝意云何,其人植福,宁为多不?”

释提桓因言:“多矣,世尊!彼之福德,若以百千亿劫,说不能尽。”


佛告天帝:“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闻是不可思议解脱经典,信解受持,读诵修行,福多于彼。所以者何?诸佛菩提皆从是生,菩提之相不可限量,以是因缘福不可量。”


佛告天帝:“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时世有佛,号曰药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大庄严,劫曰庄严,佛寿二十小劫。其声闻僧三十六亿那由他,菩萨僧有十二亿。天帝!是时有转轮圣王,名曰宝盖,七宝具足,主四天下。王有千子,端正勇健,能伏怨敌。尔时,宝盖与其眷属供养药王如来,施诸所安,至满五劫。过五劫已,告其千子:‘汝等亦当如我,以深心供养于佛。’于是千子受父王命,供养药王如来,复满五劫,一切施安。


“其王一子,名曰月盖,独坐思惟:‘宁有供养殊过此者?’


“以佛神力,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养胜诸供养。’


“即问:‘何谓法之供养?’


“天曰:‘汝可往问药王如来,当广为汝说法之供养。’


“即时月盖王子行诣药王如来,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诸供养中,法供养胜。云何为法供养?’


“佛言:‘善男子!法供养者,诸佛所说深经,一切世间难信难受,微妙难见,清净无染,非但分别思惟之所能得。菩萨法藏所摄,陀罗尼印印之,至不退转,成就六度;善分别义,顺菩提法;众经之上。入大慈悲,离众魔事,及诸邪见。顺因缘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空无相无作无起。能令众生坐于道场,而转法轮。诸天龙神,乾闼婆等,所共叹誉。能令众生入佛法藏,摄诸贤圣一切智慧。说众菩萨所行之道,依于诸法实相之义,明宣无常苦空无我,寂灭之法。能救一切毁禁众生。诸魔外道及贪著者,能使怖畏。诸佛贤圣所共称叹,背生死苦,示涅槃乐,十方三世诸佛所说。


‘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是名法之供养。又于诸法如说修行,随顺十二因缘,离诸邪见,得无生忍,决定无我无有众生,而于因缘果报无违无诤,离诸我所。依于义,不依语;依于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于法,不依人。随顺法相,无所入,无所归。无明毕竟灭故,诸行亦毕竟灭;乃至生毕竟灭故,老死亦毕竟灭。作如是观十二因缘,无有尽相,不复起见。是名最上法之供养。’”


佛告天帝:“王子月盖从药王佛闻如是法,得柔顺忍。即解宝衣严身之具,以供养佛,白佛言:‘世尊!如来灭后,我当行法供养,守护正法。愿以威神加哀建立,令我得降魔怨,修菩萨行。’佛知其深心所念,而记之曰:‘汝于末后,守护法城。’


“天帝!时王子月盖,见法清净,闻佛授记,以信出家,修集善法。精进不久,得五神通,逮菩萨道,得陀罗尼,无断辩才。于佛灭后,以其所得神通总持辩才之力,满十小劫,药王如来所转法轮随而分布。月盖比丘以守护法,勤行精进,即于此身,化百万亿人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转。十四那由他人,深发声闻辟支佛心。无量众生得生天上。


“天帝!时王宝盖岂异人乎?今现得佛,号宝炎如来。其王千子,即贤劫中千佛是也。从迦罗鸠孙駄为始得佛,最后如来号曰楼至。月盖比丘,即我身是。如是,天帝!当知此要,以法供养,于诸供养为上为最,第一无比。是故,天帝!当以法之供养,供养于佛。”


【本品终】



3

下期课程预告



北京时间:8月20日 周二 19:30-21:30

内容:《维摩诘经》


了解课程最新信息和指南敬请关注


公众号:zhibeitb

【智悲同步教学】

公众号:zhibei_jt

【智悲讲堂】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