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业时语讲记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著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新年伊始[1],我们重温法王晚年的教言《怀业时语》,有很深的意义。

当时,在因缘上已经到了以怀业方便展开弘法利生事业以及摄持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时期。从法王智慧境界里自然显现了这篇教言,因此称为“怀业时语”。

一、初善;
二、中善;
甲一、初善分二:
一、礼敬文殊祈求加持众生;
乙一、礼敬文殊祈求加持众生
心间不坏明点虹宫中,
安住本智明空之文殊,
加持甘露雨流利乐宴,
愿多注入众生吉祥海。

胜义明点指如来藏光明,也是我们本有的心性,它是大无为法。“无为”是指这不是由因缘造出来的。因缘造作的法叫做有为法。原先没有,后来以因缘和合而出现了它,显然这是随因缘而转的:因缘变,它变;因缘减,它减;因缘消失,它消失。

心性本自元成,不是母亲生的,也不是靠四大的养料养出来的,也不是用种种科技发明、生产出来的。这是生命的本源、万法的本体,也是我们要寻找的真正的自己。它是本自元成、本来如此,不是由因缘新造成的。它没有新生的起点,没有断灭的终点,叫做无始无终。它从不会有所损减,也不会有所增长,所以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

《宝性论》里讲到:如来藏的妙体不会因为处在老病死等痛苦折磨中,就变得消瘦了、损减了、功能退失了,或者从妙体变成无妙体,或者就消失了。

这怎么可能消失呢?怎么可能以虚妄的“梦境”让它消失呢?即使出现地震、火灾、洪水,乃至劫末水、火、风三灾使三千大千世界全部毁灭,它也不会毁灭。所以这样的法是永远不会坏的,时时都有,因此叫“不坏明点”。

这里不要以自己的分别加上很多色彩,好像是什么样的宫殿,里面又坐了什么样的人……真实文殊不是指众生心前幻变的手持经函、十六岁青春童子相的文殊,而是指本具的真实智慧、明空无别的本心。

一般的众生都要取相,因此就显现一种跟人类相应的文殊菩萨相,所现的相有它所表示的意义。十六岁的青春童子,表示无生无灭、妙力无穷,他不会衰老,这并不是指色身上的问题,而是指自然智慧永无衰老。举剑持函也表示智慧,剑表示智慧锐利,能断除虚妄分别;函就是由智慧流现的教法文字。

你的本心就是妙吉祥,因为这心即使在烦恼中也是本来清净的,所以是“妙”;这心上具足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或者三身四智等的无量功德,所以是“吉祥”。这心本来就是明、就是空、就是明空无别,本来具有无量无数的妙德。

在心间不坏明点的宫殿中,安住着“本智明空之文殊”。本具的智慧,是明的体性,而且它本来空寂,没有任何虚妄的相。所以说“明空之文殊”,区别于一般理解的有形相的文殊。


从外到内到密,有身礼、语礼、意礼,意礼又有取相和不取相的礼。身礼是五体投地,用自己最尊的头部去礼对境最卑的双足。意礼,这没有身体的动作,没有语言,是以自己的心忆念所礼境的功德。因为一切功德都是从它出来的,所以意礼到究竟时就是无离无合自住本性。这就是无上的礼敬。真正的文殊是没有形相的,所谓的礼敬“本智明空之文殊”,就是与文殊心心相印。

这样愿以文殊加持的甘露雨流多多注入众生心海,让众生得到利益安乐。

乙二、劝请道友谛听教言
三学如意树藤顶开敷,
三信百叶妙花善缘友,
请听净心乳海所流出,
年迈大恩老父此心语。

具足戒定慧的功德,就能如愿获得一切暂时和究竟的利益,因此称之为“如意树”。

由戒定慧三学开出三信百叶妙花,“三信”指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百叶”指信心充分开启。

具体而言,经由修持戒、定、慧三学认识佛法,对佛法僧三宝的功德,有以清净心引发的信心,这就是清净信。

通过修持戒定慧三学,对于佛法的体会越来越深时,确实对轮回的状况看得很明白,对众生的苦难非常了解。所以对这个世间一心希求出离,有一种日日夜夜想超出轮回的心,这就是出离心。

同时,如果对涅槃有所认识,无论是寂灭轮回苦和苦因的涅槃,或者连微细迁流之苦都远离、具有常乐我净四波罗蜜的究竟涅槃,当你知道这些意义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应当寻求什么,要一心贯注在什么上来实现大义,就是要使一切众生都“同圆种智”。

这不是为自己求庸俗的五欲乐、生天乐或者小乘涅槃,而是为了让一切众生都还归法界、证得一切种智,这就是自心一心欢喜欲求的事、发心尽未来际精进去做的事。

所谓胜解信,胜解是指很强的理解,强到任何外缘都动摇不了、转移不了。

这是指我们对于世俗、胜义的真相有以理抉择、断定的认识,这样生起来的理解不是人云亦云,不是偶尔的猜想,这是依据圣教和正理对万法作抉择时获得的定解。比如,对于“有为法是刹那灭的自性”已经断然决定、绝不会改变。这样生起胜解信的话,无论现在出现什么样的学说,人们在谈论什么样的新思想、新主义,绝对不会移动自己的信心。

像这样对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等的每一个真相都生起胜解,从此就会成为坚定的佛法信仰者。

原先自己的心是被封闭住的,处在无知、邪知、疑惑的黑暗中。以圣教日光的启示,自己心里生起了抉择智慧,这时虽然还做不到像圣者一样亲见实相,但抉择的眼睛是睁开了,内在以教理认定的理解是生出来了,所以也等于得到了法眼。再看万法,或者有漏、无漏法,或者有为法、无为法,这几大主题全部从内心认定了,那就真正成了无迷惑的人。

这样三信的妙花一旦盛开,就成为具善缘的道友,那就非常有缘分了。这个有缘不是外在做什么方便使关系拉拢一点,真正内在出现了三种信心,才是有缘的人,因为心里已经对佛法生起很深的信心。不是世间的邪道,而是善道;不是人天有漏的善道,而是随顺解脱的善道;不是个人趋向解脱的善道,而是发心救度法界一切众生的善道。


这是没有自私自利的动机、没有贪嗔烦恼夹杂、没有小乘自利发心等的清净发心。“乳海”,就是流露的法语如同乳汁,能滋润人心,长养慧命,是这样的心里话。
[1]新年伊始:指2013年年初,作者再次译讲《怀业时语》。



↓↓↓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不离》专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