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颗钻石的约定‖318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为度化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2 月 03 日 佛 历 2565 年
སྒྱུ་འཕྲུལ་ལས།སངས་རྒྱངས་མྱ་ངན་ཡོངས་མི་འདའ།།ཆོས་ཀྱང་ནུབ་པར་མི་འགྱུར་ཏེ།།མ་རིག་སྨིན་མཛད་འདུལ་བའི་ཕྱིར།།བྱུང་ནས་མྱ་ངན་འདའ་བར་སྟོན།།ཞེས་གསུངས།
《幻化网续》
佛陀不涅槃,佛法不隐没,
为调无明众,示现生灭相。
所谓“本来常有相续轮”,是密宗不共法语,意为永不间断。《妙法莲华经》中有一句话是:“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槃,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释迦牟尼佛示现涅槃,只是度化众生的方便,而实际上佛陀永不涅槃,恒时住于世间说法。
藏文《妙法莲华经》中也说:“佛陀无涅槃,正法无隐没。”(以前法王朝拜灵鹫山时,在山下说:“六世达赖喇嘛来到此处时,见到此山堆满了经书,我现在所看见的一切都是光明,真正现前了佛经中所说的‘佛陀无涅槃,佛教无隐没’的境界。”)
从显宗的角度讲,释迦牟尼佛已示现涅槃,佛法住世五千年之后,终有一天会隐没消失。但从密宗的角度而言,其实佛陀没有出世与涅槃,正法也没有兴盛与隐没,一切都是恒时存在,这就叫“本来常有相续轮”。
这样的道理,只有在密宗中可以解释。希望大家听法的时候,要好好地思维、体会。这次也是一个机会,没有让你们灌顶就传授密法,你们应该生起欢喜心。
本来我不能讲得太广,但因为以前学得比较多,这边漏一点、那边漏一点,还是说了一些,不过没讲特别深的修法。无论如何,你们理应懂得密宗的殊胜性,这一点十分重要!
--《前行广释》第4课
在此贤劫中,将会出世一千尊佛,以往已出世了包括释迦牟尼佛在内的四佛,在此之前还出世了胜观佛、宝髻佛等佛陀44,每一尊佛不可能单独降世,其周围均会有不可胜数的声闻、缘觉、菩萨等众眷属围绕。
这些佛来到世间,都曾以三乘法饶益无量所化众生。可现在,只剩下释迦牟尼佛的教法,除此之外的诸佛都已趋入涅槃,其教法也依次隐没。
比如宝髻佛,大家都会念他的名号,但他当时是怎么转法轮的,文字上都没有。如今只有释迦牟尼佛的《大藏经》,其他佛的《大藏经》闻所未闻,只不过在某些经典中,偶尔会有古佛留下的偈颂,此外根本没见过他们的教法。
而在现今这一教法中,尤其是果法期时,五百阿罗汉、无数大菩萨等眷属众,纷纷现身于世,这从《毗奈耶经》、《阿含经》等中也看得出来。但他们也同样依次于法界中趋入无余涅槃。
例如,众生主母大爱道比丘尼,有一次见佛陀示现打喷嚏,就祈请道:“佛陀长久住世!”
佛陀说:“你不应该这样说,应该说佛法长久住世。佛陀如果长久住世,执著常有的众生就不会生起厌离心。”
如是教诲之后,大爱道比丘尼为了忏悔,便与五百位比丘尼一起示现涅槃。(我原来讲历史时也说过,如果是凡夫,这相当于自杀,但因为是阿罗汉,生死自在,所以想走就走了。)
以此缘起,佛陀最终也示现涅槃——大爱道比丘尼示现的有些缘起不太好,刚开始出家时,对佛教住世就有影响,最后示现涅槃时也是如此。
大爱道比丘尼涅槃之后,过了几天,目犍连、舍利子到饿鬼和地狱界去,看见外道本师在那里受苦。
外道本师求他们回人间时,转告自己的弟子要舍弃自宗,随学释迦佛的教法。二位尊者回去后,舍利子先向外道转告这番话,但因为没有前世业缘,外道徒没有听见。于是目犍连又去转达,外道听后怒不可遏,把他打得皮开肉绽、奄奄一息。
事后,舍利子用法衣将目犍连的法体包好,背到祇陀园,悲伤地说:“对我好友目犍连死去的消息,我听也不愿意听,何况是亲眼见到了?”于是他与八万阿罗汉先行趣入涅槃。紧接着,目犍连也与七万阿罗汉一起入灭了。
之后,佛陀示现涅槃。有些书里说,当时随佛陀涅槃的,有八千万阿罗汉。此时,按照共同乘的观点,佛陀及其圣者眷属已纷纷隐没,佛法犹如火燃尽后的烟一样,无人传授,受到众天人的讥毁,随后三藏开始逐渐结集。由此可见,无常是谁也逃脱不了的。
佛陀获得了圆满证悟,断除了一切障碍,最终仍要显示涅槃;“神通第一”、“智慧第一”的圣者,尚且抵抗不住无常冲击,更何况是我们脆弱如蚂蚁般的凡夫人了。
上师如意宝在《无常道歌·瀑布妙音》中也说:“断证圆满能仁与佛子,虽曾示现如空群星般,正因揭示无常而涅槃,回想此意深知皆无常。”
意思是,在此娑婆世界,曾出现过大量断证圆满的佛与佛子,其数多如夜空繁星,然而为了向有常执的众生显示无常,他们皆一一示现涅槃。
细思此义便会深深了知:一切万法皆是无常的本性,任谁也无法改变。
--《前行广释》第30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