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 于是中分别,有漏及无漏。【每日一颂】《中论》
“破暂时缚解”分三:一、破轮回之本体 —— 观缚解品;二、破彼能立之因果——观业品;三、宣说趋入真如之方便——观我法品。其中第一部分已经宣讲完毕,今天开始讲第二部分“破彼能立之因果——观业品”。
十七 观业品
辛二(破彼能立之因果——观业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壬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宣说业果自性成立之宗;二、对此进行观察而遮破。
癸一(宣说业果自性成立之宗)分二:一、业之安立;二、对此断除常断之理。
子二(对此断除常断之理)分二:一、对方发出常断之太过;二、对此回答而剖析。
丑二(对此回答而剖析)分二: 一、说经部宗观点;二、说有部宗观点。
寅二(说有部宗观点)分二:一、对经部观点进行破斥;二、承许不失坏法远离常断过患。
卯二(承许不失坏法远离常断过患)分三: 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辰二(广说)分二: 一、以比喻说明不失坏法;二、抉择不失坏法的自性。
巳二(抉择不失坏法的自性)分五:一、不失坏法的本体与分类;二、如何断除不失坏法;三、如何生起不失坏法;四、如何灭尽不失坏法;五、归纳分类。
午五(归纳分类):
于是中分别,有漏及无漏。
如果对不失坏法再进行归纳分类,则可以分为有漏与无漏两种。
前面观待欲界、色界、无色界、无漏界的差别,把不失坏法分成四类。如果对不失坏法再归纳分类,则可分为有漏和无漏两种。圣者相续中的不失坏法,称为无漏的不失坏法;凡夫相续中的不失坏法,是有漏的不失坏法。
麦彭仁波切的《中论释》中认为,不失坏法的本性是无记,不属于有漏,也不属于无漏。所谓有漏和无漏,应该是从补特伽罗相续角度讲的。补特伽罗的相续有两种,一种是圣者,一种是凡夫。圣者相续中的不失坏法,叫做无漏的不失坏法;凡夫相续中的不失坏法,叫有漏的不失坏法。
以上宣讲了有部宗安立因果的方法。虽然有部认为业果之间存在一种不失坏法,并对其做了种种安立,但实际上,这些观点并不合理。
下节课我们会宣讲中观宗业无自性的观点:详细观察时,诸法在业果两边都显现为因缘生,中间没有丝毫本体;虽然无本体,但在名言中因缘聚合时却会无欺显现,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如同火具有热性一样。
如果想明白今生造业,多年之后乃至来世感果的道理,用刚才传真的比喻也可以帮助理解。比如,我从中国往美国发传真,虽然中美之间隔着浩瀚的太平洋,彼此之间也有很长的时间差,但文字依然可以传过去,在美国可以一字不漏地接收到。
同样的道理,虽然某业是由我今生所造,但在几十年、几百世乃至无数劫之后,因缘具足时,该业果在我的相续中依然会成熟。所以,在名言中当因缘具足时,诸法即使不接触也可以显现。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新版讲解
记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