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读物|《残酷才是青春》第六章(17~18)|索吉达堪布|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残酷才是青春》
索达吉堪布
第六章 17~18
为什么你事事不如人"人一旦想到自己,心胸就会变得很狭窄,在这狭窄的空间里,即便是小问题,也会变得很大。然而,只要你开始想到别人,心中的视野就会变得宽阔,你自己的问题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人生贵在开悟
宋代的荼陵郁禅师开悟时说∶"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那么,你的"明珠"呢?
人人都有本具的佛性,但因被无明烦恼所覆,故而无法现见。若能依靠佛法的窍诀遣除障碍,当下就会通达"佛性在凡夫时不减、在成佛时不增"之理。
汉地禅宗有一位著名的大德,叫智闲禅师。他最开始依止百丈禅师,什么经论一学就会,总能讲得头头是道,但却没有明心见性。
百丈禅师圆寂以后,他转投到师兄涡山灵佑门下,被涡山一句"父母生前,如何是你的本来面目"问得无言以对,纵将平时看过的经论都搬出来,从头到尾仔细翻阅,也找不到能应对的答案。
他几次去找为山,求他告诉自己,但都遭到了拒绝。为山说∶"如果我给你说破,你以后会骂我的。我说的,终是我证的,跟你没有任何关系。"绝望之余,智闲挥泪告别为山,发誓以后不再学禅,只是当个混饭的和尚。
图|千年古刹香严寺
后来,他来到南阳慧忠禅师的旧址———香严寺,觉得这个地方不错,决定住下来终老于此。
一日,他在田中清除杂草,锄头碰到了一块瓦片。他捡起来随手一扔,瓦片击打在田边的竹子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击竹之声入耳,智闲一下子愣在那里,由此而大悟。
他忙回屋沐浴焚香,遥遥地礼拜为山,赞道∶"和尚大慈大悲,恩德超过父母。倘若你当日为我说破,岂会有今日之事?"
他还作了一个偈子∶"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意思是什么呢?听到瓦片击竹子的声音,能取、所取当下忘得一干二净,从此不需要借助外相上的修行,行住坐卧都是佛菩萨的生活,不会再堕入名相里头了。
香严寺
我看到这个故事时,心里非常向往,觉得听一个声音就开悟了,这多让人羡慕啊!
如今这个世界可谓苦多乐少,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压力,若能达到开悟的境界,那什么烦恼都会荡然无存的。
不要像小虫一样
"生时无人知,死时无人问"
我们的人生中,能用得上的时间特别少!年幼时代少不更事,年老时代身心衰退,这期间都做不了什么;而青社年时代就算有体力、有能力,时间也多被忙碌、散乱、睡眠占据了,剩下来留给自己的、可谓寥寥无几。所以,我们应该把握当下、不要虞耗时光,人活了一辈子、至少要做一件让自己感觉有意义的事!
有些智慧浅薄的人,由于没有以正知正念摄持身心,从出生至死亡,犹如一日所经历的一样。他每天虽然忙忙碌碌,无有任何空闲,但实际上不管是个人的修行,还是为他人造福,从没有做过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最好是对众生有点利益,如果实在没能力,起码也要发愿修行,为来世做好准备。否则,"生时无人知,死时无人问",一生就像小虫一样庸庸碌碌,最多是搞一些破坏,这样活着没有任何实义。
当然,如果搞的破坏非常厉害,像某些恐怖分子一样,那可能在国际上比较出名,但也没必要出这种名!毕竟生前的荣誉名声、金奖银奖,死时一样也带不走。只有笃信因果、行持善法,对今生来世才有帮助。
图|香严寺
有些人整天在一个小圈子里转,他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也不知道他。曾有一位色尔坝的老喇嘛,前去拜访霍西的曲恰堪布,堪布在大众中说∶"今天来的这位老喇嘛,人都这么老了,谁也不认识。如果是与他同龄的某某大德来,全体僧众早就出去迎接了。人与人之间还是差别很大啊!"
当然,曲恰堪布的意思,并不是说一个人出名很重要,而是说人生在世,还是要做些对大众有意义的事,不然一辈子就白活了!
- 未完待续 -
—— 动物乐传心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编辑|鹅仔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学习内容:《你在忙什么》、《八万四千问》、《修行百颂》等著作
我们的希望:每位参加学习的小伙伴在学完一本书后,能够发表2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
我们的奖励:参加阅读3本书及以上者,奖励精美佛像一尊。参加阅读1-2本书者,奖励平安结或金刚结一个。以上加持品均会请高僧大德进行加持
大家可邀朋友一起参加,加持品有限,请快快行动哟
每天学习一点点,为自己的心灵充充电、减减压。
參與的朋友可以聯繫紫瑩老師
随喜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