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三怙主的三个面向 返回

三怙主的三个面向

慈诚罗珠堪布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2021-02-26

点击↖关注平台

回复“血脉论

获得已连载合集


 

我们学佛,一定要学佛的智慧。如果不学佛,选择其他的宗教,或者是不想有任何的宗教信仰,都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但如果选择佛教,就一定要学佛的智慧,不要停留在烧香拜佛、求佛保佑的层面上。


我们并不是否定烧香拜佛的作用,当然可以烧香拜佛,我们需要的时候也可以求佛陀保佑,但这些都不是重点,不要以为这就是佛法。学佛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是要学到佛的智慧,另外一个要有慈悲心。


菩萨当中有三怙主,怙主是保护所有众生的救星,其中一个是观世音菩萨,她象征所有诸佛菩萨的慈悲心,这是特别重要的,我们第一个要学这个。


然后是文殊菩萨,象征十方三世所有的佛菩萨的智慧,如果我们没有智慧,尤其是没有超凡的智慧,我们就根本推翻不了人类本身就有的不正确的观点。


如果推翻不了的话,在这些不正确的观念上面,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推翻它,就需要智慧。不可能用烧香来推翻,也不是磕头、修路补桥这种方法来推翻。虽然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各种各样的慈善活动,都是佛教徒应该做的,也是六波罗蜜多当中的一种。



但是这些善事谁都可以去做。佛教可以做,外道也可以做,或者根本没有宗教信仰的也可以做。它不能推翻我们的愚昧无知,唯一能够推翻无明的就是智慧。所以,智慧是我们要学的第二个。


第三个怙主就是金刚手菩萨,金刚手菩萨象征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的能力。比如说你有智慧、有慈悲心,但如果缺乏能力,实际上也起不了什么作用。这三个不仅仅是佛教需要,任何教育都必须要这三个。


比如说一个系统的教育当中,只有智慧、知识,没有慈悲心和能力,能力就是实际的操作。那么即使知识非常丰富,但没有爱心,什么能力都没有,这知识有什么用呢?如果没有知识,有慈悲心也是没有用的;这两个都有了,但没有能力,那么也不会起到什么作用。如果有能力,没有智慧、慈悲,那怎么去发挥这个能力呢?能发挥什么作用呢?能用到什么地方呢?也就不知道了。


所以佛教就提倡这三个:第一个要学智慧,第二个要学慈悲心,第三个要有能力。光有慈悲心和智慧不行,慈悲心和智慧要怎么样发挥它的作用?比如说我们从身边的父母儿女开始,用我们学到的智慧,来让他们更加地幸福快乐,用我们学到的慈悲心,来让家庭更加地和睦。就需要有这个能力。


我们学了很多知识,学了很多的慈悲心,但实际上要用的时候,连自己的父母儿女、亲人,都没有办法让他们快乐幸福。我们度不了他们,也帮不了他们。因此,怎么样去用慈悲心,怎么样去用智慧,这个就是能力。所以佛教认为这三个非常重要。


佛教的这三位菩萨就象征智慧、慈悲、能力,如果我们有了这些,那么佛教说的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就完全不是空谈了,只不过我们现在完成不了而已,实际上是可以做到的。



大家一定要学这三个,相当于学了八万四千法门的核心。我们也发现,很多人也有智慧,虽然说不上很高,但比不学佛的人要高一个级别;有慈悲,谈不上很了不起,但和很自私的人来比,那也有一点慈悲。但是慈悲跟智慧,我们就没办法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没办法用到自己的家庭当中,没办法用到自己身边人的身上,这就是缺乏能力,不知道怎么去用。



所以这三个是非常地重要,只要有这三个,就可以度众生、可以利益众生、可以自利利他。如果我们学到了这三个,我们完全可以过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人生。我们的生活当中虽然有很多的坎坷,但是当我们面对坎坷、挫折时,内心就不怎么痛苦了。


事情照样会发生的,并不是我们不想发生就不发生,因为有很多很多复杂的因素,所以,生老病死照样会发生在我们的身上。但是我们的内心因为有慈悲、智慧、能力,所以这个时候,不仅仅能帮助别人,也可以帮助自己。有这个能力,无论是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可以过一个比较轻松自在的人生。所以一定要学这些。


那怎么学呢?就是我们学佛的人之间相互学习,递相劝勉。第一个我们相互之间劝导、鼓励。比如说过河的时候,没有桥、没有船,那么就可以手拉手过河。因为一个人过河很容易被冲走,但是几个人、十几个人,手拉手过河,完全没问题。


所以,我们要渡过这个轮回的时候,相互劝导、相互鼓励、相互帮助,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人不行,需要更多的人相互帮助,才能够渡过生死轮回。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佛教徒生活应有的两个原则

道友之间一定要团结友善

圣者在轮回以各种形象度化众生,自由自在